谈鹌鹑十三种病防治技术

时间:2022-11-11 10:54:10 来源:网络 浏览:178次
威胁着鹑业发展的疾病笔者深入调查主要有13种。分述如下:1、白痢病。这是一种烈性细菌性传染病。沙门氏杆菌为病原体。带菌的雌鹑产的蛋内有沙门氏杆菌,可使幼鹑患先天性白痢,孵化中若消毒不严,会使白痢传播延续,不能根绝,病鹑虚弱,怕冷聚堆,闭目垂头,两腿叉不开,双翅下垂,食欲大减,拉白色稀粪,肛门周围羽毛被白色稠粪糊住,初生4-8日龄鹑发病死亡多,有的变慢性,死亡率不高,影响产蛋。防治:最好病鹑全部捕杀,可彻底除根,引种时要严格检疫。对病鹑可选用下法治疗:⑴肌肉注射青霉素,每只每次1万单位,早、晚各1次。⑵链霉素2克,加水4000毫升,连饮25天。⑶饲料中拌入0.4%的土霉素粉剂,连喂5-7天。⑷每天每只鹑用6毫克全霉素拌料喂服。⑸饲料中拌入0.2%-0.3%的痢特灵,连用7天。2、溃疡性肠炎。病源是一种产气荚膜梭菌。主要是消化道传染,4-12周龄的鹌鹑易感,苍蝇是本病主要传染媒介。饲喂不清洁、变质腐败的饲料,鹑舍潮湿,会促成本病发生。病鹑食欲不振,下痢,频频饮水,羽毛污秽,精神萎糜、拱背、缩颈、眼时睁时闭,动作迟缓,先期排白色稀粪,后期转为绿色,病程超过一周,极度消瘦,死亡率很高。防治:发病后要及时清扫粪便,消毒笼具,将病鹑隔离治疗,其方法为:⑴链霉素2克,加水4000毫升,连饮25天。⑵每5公斤料中加入链霉素0.6克或氯霉素5克。⑶每只病鹑每日注射链霉素2万单位。⑷由于荚膜梭菌形成芽孢,造成连续发病,必须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消灭病源。3、支原体病。其病原体是败血性支原体,带菌鹑和种蛋是主要传染源。饲料质量低劣,饲养密度过大,卫生条件不好,舍空气不洁,也是诱发的病因。病鹑流鼻液、流泪、咳嗽,羽毛松乱,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喉中有"咕噜、咕噜"的声音。鼻腔充满液体,眼睑肿胀,最后眼球突出,引起一侧或两侧眼清发炎,甚至失明。死亡率不高,但影响生长发育,蔓延全群,危害极大。防治:要消灭病原。捕杀病鹑,注意环境卫生及鹑舍通风。治疗方药:⑴口服四环素或土霉素,每只每日0.2克,拌在饲料中,连服7天。⑵每只每日注射链霉素2万单位,分两次注射,连续2-3日。4、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空气传染力较强,鹌鹑发病后5个月排出病毒。本病潜伏期可长达数十天,病程长,外部症状不明显,不易引起重视,实际上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病鹑被感染后数十天后发病,消瘦、产蛋率下降,严重时脚瘫痪,胫部着地行走,站不起来,常被误诊为维生素B1缺乏症,最后拉绿色稀粪,衰竭而死。剖检可发现:外周神经发生淋巴样细胞浸润和肿大,肝脏、肾脏、卵巢等有肿瘤,有时表现为内脏型,有时呈神经型,有时同时会有此两型症状。防治:引种时应从马立克氏病群中引进,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初生鹑每只皮下注射0.2毫升疫苗。5、鹑痘。由鹑痘病毒引起,与其它禽痘病毒不同,主要发生在青年鹑,通过皮肤粘膜伤口传染。皮肤型在体表无毛部位脸部、眼皮发生一种疣肉状结节,眼睑内充满干酪样渗出物。粘膜型,咽喉部粘膜上出现白色不透明突起小结,增大黄色干酪样,坏死物呈假膜状态,形成白色伪膜,还有多量粘液,呼吸困难,出现呼吸杂音,影响采食,最后死亡。防治:在鹑群中应根绝此病,发现病鹑立即深埋,目前我国尚无鹑痘疫苗,也没有好的治疗方法。6、支气管炎。是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病。由鹌鹑支气管炎病毒引起,通过接触传染,亦可空气传染,人工感染潜伏期2-7天,主要在8周龄内感染,病鹑咳嗽,打喷嚏,有支气管罗音,结膜发炎,流泪,有神经症状,病程1-3周,发病率达100%,传染速度和疾病严重程度在成年鹑中显著降低。此病无特效药物治疗,在暴发期间加强饲养管理,提高舍内温度,加强通风。7、白喉。由嗜血杆菌、芽胞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侵入鼻腔、口腔、咽喉、眼睑等部位引起,开始病鹑眼肿,流血样鼻涕,流眼泪,打喷嚏,食欲减退,体弱气衰,眼内充满黄色眼屎,口腔粘膜出现黄色斑点,白喉在群中一旦发生,蔓延很快。防治:保持清洁卫生的环境,有病立即隔离,按0.2%的比例将多种维生素和土霉素拌入饲料或水中喂病鹑,把病鹑的头置于0.5%的高锰酸钾液中,洗涤消毒,重症者要淘汰。8、厌食与食滞病。因多食和吃了变质、不好消化的饲料所致。病鹑食欲废绝,有的嗉囔肿胀,触摸有硬块,行动迟缓,羽毛倒立,常痛苦的叫唤,发出尖而长的声音。防治:要注意饮食,幼鹑应喂给易消化的食物,不喂腐烂发霉的饲料,嗉囔中食物挤出,用2%的食盐水灌洗1-2次,可喂乳酶生,每日25克,吃完为止。9、便秘。鹌鹑是在较高温下饲养,易发生便秘,缺少维生素和沙,饮水少是发病的主因。病鹑排粪困难,粪便干燥呈粒状。防治:经常喂青绿饲料或保证饲料中有足够的维生素,经常供给清洁的饮水,给些沙子。病鹑可灌服蓖麻油或石蜡3-5毫升或喂少许焦化饲料(用文火将精料焙焦黄,用鸡内金焙焦黄喂更好)。10、脱毛病。多发生于产蛋鹑,因营养不良而脱毛。还有的是相互啄而脱毛。鹑的背毛脱光,有的头部、腹部,甚至尾部毛都脱光,只看到少许毛锥。防治:增加饲料中动物性蛋白,注意各种必需氨基酸,特别胱氨酸、蛋氨酸的供给。11、产软壳蛋病。饲料中缺乏钙和维生素D,雌鹑输卵管发炎,引起内分泌紊乱,受外界刺激而早产,蛋壳未形成就排出,即为软蛋。防治:饲料中应有充足的钙、磷和维生素D,产蛋期要有足够的光照。病鹑增加骨粉及贝壳粉含量,喂少量鱼肝油,若属输卵管发炎或产蛋已超过一年的雌鹑,就予淘汰,还有因其它疾病引起产软壳蛋,要弄清原因,采取措施,加以防治。12、灰脚病。这是一种寄生螨类,常在鹑的脚部、皮肤下产卵,而引起发病。病鹑脚外好像附着一层石灰,可引起关节或趾骨变形,行走困难,生长受影响,产蛋率下降。防治:用4%的硫磺软膏涂抹,每天2次,连用3-5天。用温水洗去痂皮,用3%敌百虫溶液浸泡5分钟,杀死虫体。有的用油或汽油浸泡,也可杀死螨。13、羽虱病。环境污染,潮湿易生虱,与鸡同喂时,可由鸡传播,虱吸食血液,损害皮肤,病鹑发痒不安,严重时停止产蛋,瘦弱,羽毛粗乱,脱毛,在靠丰肤处可看到虱子。防治:搞好环境卫生,防潮湿,对发生虱的鹑群喷洒除虫菊粉,或用除虫菊粉与硫磺少许,拌入沙内,让鹌鹑沙浴,可杀灭,也可用烟叶水(烟叶加水烧煮,浓一点更佳)擦洗,效果不错,且安全。
评论
评论
发 布

《谈鹌鹑十三种病防治技术》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