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肉种鸡性成熟

时间:2024-06-26 08:16:24 来源:网络 浏览:83次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肉鸡事业的发展,生产规模越来越大,限饲等技术应用也越来越成熟。但近二年在技术服务中发现许多种鸡场遇到了种鸡性成熟延迟且发育不均,不能及时开产的问题。尤其是那些7月份后开产,饲养在半开放式鸡舍的鸡群,25周产蛋率不能达到5%,开产推迟少则2-3周,多则4-5周。其表现是在25周已达开产体重的情况下鸡只第二性征不明显,生殖系统发育迟缓,两只间发育差异大。带来的后果是:鸡只开产推迟及以后超重;鸡只进入产蛋高峰不集中,使高峰料及高峰后降料很难准确操作;每只入舍母鸡全期种蛋生产量和种蛋受精率明显下降,带来较大经济损失。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分析,认为种鸡性成熟主要受光照、体重控制、饲料营养和环境控制几方面影响。本文重点就光照和体重的影响进行一些讨论。 2 影响肉种鸡性成熟因素的分析 2.1 光照的影响 肉种鸡对光照的反应较蛋种鸡迟钝,对光照的要求也较严,光照时间、强度及变化速度均对性成熟和开产产生影响。在野生情况下,鸡只随季节交替接受不同时间、强度及变化速度的光照,这些因素通过鸡体控制着繁殖性能的发育。因秋季光照缩短,冬季保温经常关闭门窗也使光照强度有所下降。随着春季光照时间的延长,强度也有所增加,秋雏鸡生殖系统开始启动发育。这就使秋雏在育雏-育成-产前全期接受了正确的光照程序,而春雏(季节外雏鸡)则相反。这就是秋雏能及时开产并能达到最佳产蛋高峰的原因。以往多注意育成后期光照时间和光刺激的影响,实践证明这样是不够的。从育雏后期开始,光照已经开始对种鸡性成熟产生影响。 美国北卡罗莱那州Brake教授将两组鸡1-6周一组养在渐长自然光照中,另一组养在8小时人工光照中,之后都移至8小时人工光照中,直至20周用相同光刺激。结果渐长光照组较另一组产蛋推迟一周,这表明鸡只接受光刺激的生理过程早在育雏后期就已形成。另一实验将二组鸡分别饲养在低光照强度(20勒克司)和高光照强度下(100勒克司),产前移至高光照强度(100勒克司)下,并辅以10勒克司光刺激,结果育成期20勒克司组开产准时且产蛋率明显高于另一组。在对客户技术服务中,山西一个公司的两个鸡场,采用相同的光照方案、补光时间和饲养管理措施,其中一鸡场5批鸡开产均推迟至27-28周不等,而二场几批鸡则基本按时开产。经测光仪测定,发现补光强度不足,进一步分析查找,发现一场因变电问题造成电压不足,虽用60瓦灯补光,但经测定其光照强度不足40瓦灯泡的强度,将这一问题解决后该场再没发生开产推迟现象。另有山东某种鸡场,饲养种鸡18000套,在半开放式鸡舍采用笼养方式饲养,27周时产蛋仍只为3.5%左右,经观察分析发现鸡舍中靠近阳面窗子一侧及上层笼中鸡只鸡冠、肉垂发育均好于阴面及中间下层笼。捡蛋时每排笼上下层均分开计数统计,结果发现此时阳面及几排上层笼中鸡只产蛋率已达8%,而光照较差位置笼中鸡只绝大多数仍未开产,主要原因是鸡舍内光照不均和有些位置照度不够,而笼养鸡又不能自由活动。经对灯泡照度加大,位置适当向下调整,调群时位置互换几个办法,基本上使原来问题得到了解决。综合以上分析和实验,为使肉种鸡适时达性成熟和开产,除需按不同纬度地区制定光照方案补光外,光照上还需注意到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种鸡从育雏后期至产前全期接受光照程序要正确,包括时间、强度及变化。只有把育雏后期和育成期光照很好地结合才能取得满意的性成熟和生产量。二是光照时间上,育雏后期至光刺激前光照不能延长,产蛋期光照不能缩短,育成后期、产蛋期光照强度应高于前期。三是在光照中,人工补光强度应不小于自然光照的15。如白天强度为3000勒克司,则补光应在30勒克司之上,否则鸡将不能感觉到光照,认为仍在黑暗中,补光为无效补光。     在生产中,解决光照对种鸡性成熟影响的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使用控光密闭鸡舍养鸡,它是根据鸡的不同阶段和生理特点给予光照,排除季节性光照时间长度、强度的影响。在饲养全期使光照时间、强度变化和光刺激得到人为的控制。经在实践中对饲养的20万套种鸡生产成绩的统计分析,取得了相当满意的结果。具体做法是鸡舍两侧用黑色卷帘遮住太阳光(也可用黑色板或两侧不留窗),20周前完全用人工光照,20周后将黑卷帘卷起,用自然光照加补光,光照时间和强度是:1-3周12小时,此时因鸡龄较小,雏鸡视力差,且对周围环境不了解,必须给予足够的光照时间,使其适应新环境,灯泡用60瓦,灯泡横向和纵向距离均为3米,4周至19周末给8小时,灯泡用15瓦,20周后灯泡再换成60瓦,20周后去掉黑色卷帘,光照增至14小时,22周时增至15小时,25周时增至16小时,63周增至17小时,按照以上程序,在使用黑帘期间,光照时数短,光照强度小,当到20周时去掉黑帘,光强度突然加大,光照时数也从8小时增至14小时,此时种鸡对光照刺激非常敏感,生死系统也处在快速发育期,经此强烈的光刺激,鸡只迅速发育达性成熟且相当整齐,产蛋高峰也较理想,何时给高峰料和高峰后降料也容易准确掌握。照此办法,一般在23周中间(加光后18-20天)见第一个蛋,在25周中间(见蛋后10-14天)达到5%。且育成期死淘率由9.55%降至3.22%,每只入舍母鸡全期产蛋数由原155个增加至166个,增加11个,全期节约饲料3.5千克/只左右,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2 体重对种鸡性成熟的影响 据对43批种鸡实际生产数据分析,适时开产、产蛋高峰在80%以上的29批鸡,4周、20周体重分别是445克和2002克;而产蛋高峰在80%以下的14批鸡,4周、20周体重分别为499克和2052克。表明4周龄体重较小的鸡群均达高蛋高峰和全期产蛋。美国Flroida大学Harms对49个鸡群分析,结论为育成后期增重良好组比增重欠佳组提前3周进入产蛋高峰,且805以上产蛋率维持时间明显长。 据本人对所饲养的20万套父母代种鸡实际数据的分析,以前饲养中基本按照标准的育成期增重相对平稳的上弧线体重模式。现在20万套改为育成前、中期限重严格,后期迅速增重的下弧线体重模式,经修改后的方法保证了在16-23周期间鸡只能得到130-160克/周增重的充分发育。而此期也正是种鸡对光照极其敏感的时期,只有在此期获得充分发育的鸡只才能对光刺激做出最佳的反应,在体成熟到来的过程中也达到了相应的性成熟。对其以后生产成绩进行统计,结果采用新模式的鸡群每只比原来多产种蛋10个,且产蛋后期体重也易控制,种蛋受精率提高。采用的新模式体重、周增重与原标准对照,体重曲线和产蛋期体重情况见附表及图1、图2、图3。     从上面实验分析和提出的新的低体重模式可以看出,体重控制的重点在于前期严格限饲,保证育成后期和开产前期鸡只能获得充分的增重并达到正确开产体重而进入产蛋。因育成后期不仅体重迅速增加,卵巢、输卵管等生死系统也在迅速发育,24周时卵巢重要约为10周时的近百倍,在此期再结合光刺激,鸡群性成熟和开产就非常整齐,产蛋高峰高而持久,全期产蛋数多。在生产中为达到4周龄较小体重,限饲不得晚于2周末。体重的增加是以饲料量调整为前题的,根据体重目标确定饲料用量,23周摄入足够饲料才能保证25周时卵子的排出并发育。为使鸡群性成熟一致开产整齐,良好的鸡群均匀度也很必要,重点应放在断喙、分群、增料等16周之前的工作中。使16周时全群均匀度能达到75%-80%,以后不再过多强调均匀度,主要应保证其正常发育。对育成后期体重稍大种鸡切不可过多限制增重以迎合体重标准,对于20周左右已超重鸡群达开产时体重也应保持相应超重,正确的生长模式比正确开产体重更重要,否则将造成性成熟受阻,开产推迟。 
评论
评论
发 布

《如何控制肉种鸡性成熟》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