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蛋(肉)鸡疾病发展趋势
时间:2024-06-26 03:57:37
来源:网络
浏览:85次
目前,家禽疾病逐渐趋于低龄化、复杂化,尤其是蛋(肉)鸡疾病发展越来越趋于复杂化,一旦发病,很难根除,大大降低了经济效益,现结合蛋(肉)鸡在生产过程中的疾病流行新特点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朋友们参考。 趋于低龄化发展 发病早:尤其肉禽3-5日龄就出现呼吸道症状,表现为轻微甩鼻、咳嗽,尤其在首免三联疫苗后,由于免疫反应和应激对呼吸道的刺激,反而加重呼吸道症状。有的鸡群还没来得及做新城疫苗,6日龄就暴发新城疫,有的更早,症状很典型,加上治疗不及时,死亡率与日俱增;有的7-9日龄暴发法氏囊炎,同时伴随呼吸道、肠炎症状,由于机体刚脱离母源抗体的保护,未来得及免疫,治疗起来很棘手,死亡率往往很高,即便治愈对后期的生长也很不利。 趋于复杂化的原因分析 1.鸡舍内外及器具消毒不严格 许多养殖户图方便,消毒对他们来说是例行公事,有这么回事就行,反正也看不出什么眼前效果;有的养殖户干脆只用一两种消毒剂喷洒消毒即可。由于消毒观念淡薄致使鸡舍长期存在病患,日积月累,病菌繁殖到一定程度致使鸡雏很早就发病而且很难根除。 2.免疫不科学,方法不规范 如法氏囊首免滴口是科学的免疫方式,可现实中人们往往为图省事采用饮水的方式进行首次免疫,造成法氏囊炎首免时往往是不免还好,一免引起大群鸡发病。 还有更为荒谬的,鸡痘苗免疫时不是刺种而是饮水,Ⅰ系不采用注射而是饮水等等。 3.营养水平对家禽疾病防治的影响 国内外的初步研究表明,营养的缺乏或过量会导致家禽免疫失败,发病率上升,从而影响饲养投资回报率。 如鸡雏在早期易发传染性肾传支,缓解方式:一是提高舍温1-2℃;二是降低饲料中的蛋白水平;三是对症治疗,添加药物。如果不注意营养水平对鸡只疾病防治的影响,一味的加大药物治疗量,由于药物的大剂量使用反而加重了肾脏负担,没能及时改善机体代谢平衡,致使病越治越重,最后还出现死亡,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还有鸡只暴发痛风症时,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降低饲料中蛋白质。再有鸡群闹呼吸道、肠道病期间一定注意维生素的添补,以弥补机体流失。 4.忽视饲养管理 影响家禽疾病暴发的因素很多,其中饲养管理(温度、湿度、饲养密度及通风等)就是一项不可忽视的日常工作。日常工作中最不起眼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粪便的清理,就往往引不起人们的重视。理论上应该是一天一清粪,一天一消毒,可现实中按这个来做的寥寥无几,给了疾病趁机而入的机会。有害气体尤其是冬季鸡舍内生炉子,通风和保暖不能很好的结合,致使鸡舍氨味大,饲养环境很差。 当前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思考 1.对呼吸道疾病的认识 目前有两种感染的支原体病较难根除,一类是垂直传播;一类是疫苗污染。如果开口药物中有针对性的选择或免疫后采用专用预防呼吸道感染药物,在治疗上效果相对确切。 传染性鼻炎也是比较顽固和难根除的传染病,其反复率极高,这和鸡舍环境差有很大的关系。建议在治疗呼吸道疾病的同时,采用配合治疗大肠杆菌病的药物,由于药物达到气囊的浓度很低,在治疗气囊炎时最好采用气雾给药,因为气雾给药药物可以直接通过呼吸道达到并作用于气囊表面;也可通过肌注给药,使血液中药物浓度迅速升高,快速作用于气囊。大群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法,中药采用止咳、化痰、平喘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药物。另外鱼肝油对呼吸道粘膜有强大的修复作用,对呼吸道病的辅助治疗作用不可忽视。 2.对雏鸡大肠杆菌的认识 雏鸡大肠杆菌感染有两种原因:一类是孵化室感染;一类是交叉感染。针对第一类可通过提高舍温,33-34℃是卵黄吸收的最佳温度值,再有定期的药物预防。针对第二类可通过鸡舍内外的环境消毒、饮水消毒和喷雾消毒相结合,再有注意药物的预防。切忌在预防期间使用高敏抗菌药物,一旦实施,当时效果很显著,等后期疾病暴发时,治愈是难上加难。 3.疫苗的选择很重要 首先应选择正规品牌产品,最好是SPF疫苗;再要结合当地疾病流行情况合理科学的选择使用联苗还是单苗,采用正确的接种方式以及免疫剂量,要咨询疫苗厂的技术人员,使用疫苗的最佳剂量和时间,切不可盲目加大或减小剂量;三要注意免疫空白期的药物填补,不仅能够防止免疫空白期的病毒入侵,还可以起到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体效价及降低免疫反应的功效,一般采用抗病毒的中药进行药物填补。 4.环境消毒的重要性 环境及带鸡消毒可有效降低舍内有害致病菌,保证鸡群安全。其中消毒剂的选择很关键,不同成分的消毒剂轮换使用,实践证明2-3天消毒一次是最佳消毒频率,消毒剂剂量的使用要正确,一味的加大剂量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