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品肉鸡的免疫程序
时间:2024-06-26 02:24:58
来源:网络
浏览:117次
近年来,畜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工厂化、集约化养殖逐渐形成,畜禽疫病的种类在增加,新的疾病不断出现,国际上对一些疫病和药残特别重视,致使动物产品的出口受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肉鸡业是畜牧业中最活跃的一部分,肉鸡市场价格波动较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肉鸡业率先进入微利时代。由于苗鸡、毛鸡和鸡产品的运输以及屠宰场、饲养场的不科学规划,缺乏监测手段和控制措施,鸡病的发生更频繁,且呈现出新的特点。肉鸡生产周期短,疾病对生长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如何加强饲养管理,控制疫病的发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细菌性疾病可用抗菌药物防治,而病毒病只有依靠免疫接种来预防。所以,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格外重要,只有具备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才能保证鸡群的健康,从而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免疫程序的制订依据 1.根据本地区疫病流行的状况和饲养环境 对本地区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不作预防,对本地区以前未发生过,刚开始发生且危害严重的必须预防,对常发生的危害重的重点预防,如鸡新城疫、肾传支等。 2.根据鸡群的状态 只有健康的鸡群,才能对疫苗产生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在鸡群应激或疾病状态下免疫的效果较差,特别是鸡群患有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如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免疫系统受损等,接种后只能产生低水平抗体,且不良反应多。 3.依据疫苗自身的特点,如毒力的强弱、保护期的长短等。 4.依据饲养经验必须在该传染病常发日龄前1周做好有效免疫,目前主要免疫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肾传支等。 二、鸡新城疫的控制 鸡新城疫仍是养鸡业的第一杀手,特别是非典型新城疫的流行给预防带来困难。鸡新城疫预防效果的关键是首免。首免日龄的确定的依据则是母源抗体的监测。母源抗体是通过种蛋传给雏鸡,在雏鸡体内形成、下降也有一定规律,种蛋孵化到4天时,鸡胚血液中才出现母源抗体,3日龄抗体直线下降,平均半衰期为4~5天,雏鸡血凝抑制价在1∶8以下时,对免疫接种才有应答,在1∶16~1∶32时,部分雏鸡有应答。如何突破母源抗体的干扰,选择最适时机和方法,是免疫成功与否的关键。母源抗体的参差不齐,给首免日龄的确定带来困难。在血凝抑制价降到1∶16日免疫效果较好。在鸡新城疫多发地,多在4~6日龄用油乳剂灭活苗注射和Ⅳ系弱毒点眼联合应用,取得较好效果,对免疫后又发生的,可用I系注射。 三、选择高质疫苗及正确的接种方法、途径、剂量,确保免疫成功。 1.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有保证的疫苗,在购买、贮存过程中低温、避光 2.疫苗的接种途径很多,在肉鸡生产中常用点眼、滴鼻、饮水、气雾、注射等 鸡新城疫的免疫采用弱毒苗或肾传支二联苗、三联苗,多点眼或滴鼻,此法虽需要大量人工,但可克服饮水免疫受水质的影响,且不均匀的弱点,由于经呼吸道吸收,可产生较高的粘膜抗体,效果更好。在大型鸡场,鸡舍条件较好时,也可选择气雾免疫。二免时多作饮水免疫,在发生ND时,系肌注,法氏囊的免疫采用饮水,饮水免疫时要注意水的质量,饮水器充足,控水时间要适宜,加0.1%脱脂奶粉,作为保护剂。 3.剂量要严格控制,按说明使用 有条件的鸡场在免疫前后要做抗体监测,确保免疫的效果。 4.正确处理用完的疫苗瓶,不能乱扔乱放,防止残留弱毒扩散,成为新的传染源。 四、正确处理疫苗反应 鸡群在免疫后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但最常见的是呼吸道症状发生,在接种新城疫弱毒、传支疫苗后,特别是在冬季,通风不好、空气污浊时,鸡群表现为摇头、甩鼻、呼吸音,反应轻者2~3天症状消失;重者,可饮用红霉素,电解多维,适当开高舍温,加强通风即可控制。 免疫只是控制、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措施,但不是唯一的,还必须在免疫预防的基础上健全生物安全体系,才能最大限度的控制疫病的发生,提高肉鸡饲养效益,推动畜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