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增生性肠炎的防制
时间:2022-11-12 10:35:25
来源:网络
浏览:88次
猪增生性肠炎(PPE)是由细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或者说是一种常见综合征,在不同的文献中又有不同的名称,诸如坏死性肠炎、增生性出血性肠病、回肠炎、局域性肠炎以及肠腺瘤病等。目前,本病广泛发生于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有本病的发生,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对该病病例的报道逐渐增多。本病常发生于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被感染的猪群死亡率不高,仅有1%~5%,但患猪对饲料利用率下降(比正常猪下降17%~40%),生长迟缓,被迫淘汰率升高,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流行病学 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其病原菌存在于感染猪的粪便中,粪便带菌可长达10周,排出的粪便可污染饲料、饮水及外界环境,经消化道再扩大传染。本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作用有关,如猪只并群、饲养拥挤、气温骤变、长途运输、环境卫生条件恶化、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不当等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除猪以外,其它多种动物也可感染,如羊、家兔、大鼠和豚鼠等,猪场应注意这些动物会造成传染。 二、症状 潜伏期为3~6周,本病最常见于断奶后6~20周龄的育肥猪,患猪可出现或不出现临床症状。多数病例病状轻微,不一定出现腹泻,常见食欲不振、生长发育不良,一般经过4~6周食欲复原,生长正常,甚至有些重症病例也能康复,只在屠宰时才见病变的痕迹。当本病呈现地方性流行时,大多数为温和病例,不易觉察,但在育肥猪群中可见到有一些病例因肠黏膜的发炎而发展为局部性回肠炎或坏死性肠炎,呈现持续性腹泻,生长迟缓,皮肤苍白,有的出现死亡,更有些局部性回肠炎病例,因肠壁穿孔而引发腹膜炎,致使动物死亡。增生性出血性肠炎主要发生于4~12月龄的成年猪,呈急性出血性贫血,病程稍长者,排黑色焦油样稀粪,后期转为黄色。有些突然死亡的猪不见粪便异常,仅见外表苍白。妊娠母猪发病后,多数在6天内流产。 三、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猪可见小肠后部、结肠前部和盲肠的肠壁增厚,直径增加,黏膜面呈现特征性分枝状脑沟回样皱壁,湿润但无粘液,个别附有颗粒状纤维素性炎性渗出物,浆膜下和肠系膜水肿。增生性出血性肠炎的不同点在于肠腔内混有大量血液和渗出物,结肠中可见到带血液的黑色的焦油状粪便。 四、诊断 根据临诊症状例如生长迟缓、腹泻或粪便带血等,结合病变特点、流行病学要点,可对本病可作出初步诊断。对病变肠段进行组织学检查,见到肠黏膜不成熟的细胞明显增生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另外,还可以采取病猪粪便和血清应用PCR、IFA、ELISA等技术进行诊断。其中PCR是一种最敏感的诊断方法,可用于活猪直肠拭子的粪便检查,根据人工感染猪资料,发现病状后10周内直接采样检查,有诊断意义。在临床上应注意与密螺旋体病(猪痢疾)的区别,猪痢疾除有下痢混有血液外,尚有粘液和坏死物;剖检时可见病变集中于大肠;死亡率高,严重感染猪,如不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都可能造成死亡。 五、防治措施 抗生素对本病有一定效果。 1.针对发病猪隔离治疗,交替使用2.5%恩诺沙星注射液或力健注射液(乳酸环丙沙星)或N-选择注射液(硫酸小檗碱)按说明书的剂量于患猪后海穴(又称交巢穴,肛门之上,尾根之下,中心凹陷处)注射,每日1次,连续3~4天。 2.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泰妙菌素(100克/吨饲料)和阿莫西林粉(200克/吨饲料)或米奇(替米考星,500克/吨饲料)和先锋特号(阿莫西林, 500克/吨饲料),连用7~10天。 3.饮水中添加口服补液盐(配方为食盐350克、小苏打250克、氯化钾150克、白糖2千克、常用水100千克),以利于增加机体的电解质,保持酸碱平衡,增加抗病能力,促进生长发育。 4.经过药物治疗后,对少数机体瘦弱、贫血、食量少的猪只,分别每头1次肌肉注射牲血素(含硒型)2.5~3毫升,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4~5毫升,对增加食欲,恢复健康,促进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作用。 采用上述综合防治措施后,猪群疫情一般可得以迅速控制并平息。猪群中尚未表现临床症状的猪不会表现临床症状;出现临床症状的猪95%以上可以康复。 对于该病的预防,要加强饲养管理和兽医卫生防疫工作,减少各种应激因素,提高猪体抵抗力,同时在饲料中添加药物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