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咬尾原因分析及的防治
时间:2022-11-12 10:44:09
来源:网络
浏览:114次
在规模化、集约化养猪生产过程中,常见到保育和育肥猪群有互相咬尾的恶习。猪群的咬尾不仅增加饲料的消耗,影响生长,增加管理的难度,严重的还可导致猪只受伤、病菌感染。那么,引起猪只咬尾的原因是什么?据总结与以下因素有关:(一)管理因素:(1)喂料不足、料位不够、料槽设计不合理等导致猪只吃不饱;(2)水质差、饮水不足或受限;(3)通风不良、空气污浊、温度太低或太高、湿度太重;(3)猪只转栏以及密度过大、猪只大小差异明显;(5)打疫苗、噪音、频繁或突然更换饲料;(6)猪栏中有去势不完全的猪。(二)疾病因素:(1)渗出性皮炎,在混群及并栏时尤为明显;(2)寄生虫感染;(3)吸血昆虫(如蚊、蝇等)的叮咬。(三)营养因素:(1)劣质或变质的原料饲喂猪只;(2)低营养饲料导致的营养不良;(3)含盐较低、蛋白质较低或钙磷不平衡的饲料。(四)防治措施:(1)最有效也是最彻底的办法是断尾。仔猪出生后要及时的断尾、剪牙。尾巴只留2厘米左右,切断部位要消毒以免感染,采用不平齐的切口可防止大量的出血。(2)猪只开始咬尾,说明猪舍的环境条件已很差。可针对以上管理方面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每栏猪要大小、强弱、公母均匀;同圈中不应有未去势或去势不完全的猪;并栏时应在猪只饥饿的情况下进行,并栏后立即喂料;要及时防治猪只的体内和体表寄生虫;夏季特别要加强防止蚊蝇的孽生等。(3)加强猪只疾病的防治。当有咬尾的猪只猪出现时,此类猪具有凶相特征,应立即将其隔离饲养。(4)使用优质营养平衡的饲料。在特别情况下,如能自由饮水,盐的用量短期内可增加到0.9%。(5)在国外,有些猪场在栏中放置玩具供猪只玩耍,这些玩具一般由橡胶、塑料、木头、石块等材料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