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猪瘦肉率的关键技术

时间:2022-11-12 10:58:47 来源:网络 浏览:109次
生产实践证明,生猪瘦肉率的高低,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即受猪的品种和饲养管理条件影响。饲养瘦肉型猪,如不根据其特点采用相应的饲养方法,也难以充分发挥其品种优势。因此,要提高生猪瘦肉率,增加养殖收益,必须抓好几项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1、选择优良品种猪的品种是决定其瘦肉率高低的关键因素。脂肪型猪或地方品种猪瘦肉率一般为38%~45%,其经杜洛克等优良种猪杂交的后代瘦肉率可达55%,而饲养杜洛克、长白、约克夏或其他瘦肉型猪生产的三元杂交商品猪,瘦肉率可达64%以上。因此,选择外血型杂交猪种,是提高瘦肉率的基础。2、优化饲料配方优化饲料配方,重点要在调整配方中的蛋白质水平上做文章,也就是说,要依据猪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调配不同的蛋白质含量。猪各生长阶段的日粮中蛋白质的最佳水平是:开食期即体重在10~20千克时为22%~20%,生长期即体重在40~60千克时为19%~16%,育肥期即体重在60~90千克时为16%~14%。同时,注意补喂充足的新鲜青绿饲料。通过调整和优化各阶段的日粮配方,有效地加速育肥前期的生长速度,优化料肉比,抑制育肥后期脂肪的增长,降低饲料成本,以提高胴体瘦肉率。3、提高饲养水平仔猪阶段饲养要抓“四食”、过“四关”,即抓乳食过好初生关,抓护理过好下痢关,抓开食过好补料关,抓旺食过好断奶关。在饲养方式上,应采用“前放后限”的“促、控”方法,即猪体重60千克前放开饲喂,能吃多少喂多少;60千克后则限制饲喂,一般以限喂10%~15%较适宜。人为控制营养水平和采食量,以利瘦肉的生长积累。据试验:猪生长前期平均每天脂肪沉积29~120克,而60千克以后高达120~378克。因此,前期应让猪吃饱(不限量),充分发育骨、脂、肉;后期适当控制喂量(八成饱)可减少脂肪沉积。提倡喂干料或湿拌料。干料或湿拌料比汤料更易被猪消化吸收转化,也便于饲喂。湿拌料的料水比约为1:1.25~1.50,以手握料指缝见水水不滴为宜。小猪阶段(50千克前)日喂4次,中大猪阶段(50千克后)旧喂3次,饮水不限。4、搞好疫病防治传统的养猪方式,受疾病威胁和危害较大,不利猪的健康生长发育。因此,要摒弃传统的养猪陋习,提倡规模养殖,推广运用先进的养猪新技术,并建立规范完善的防疫体系,切实做好春秋季的免疫、驱虫、消毒等工作,以增强猪的抗病力,促进其健康生长。5、适时出栏屠宰适时出栏屠宰,既可提高胴体瘦肉率,又能提高养猪总体经济效益。屠宰体重的确定,要全面考虑胴体品质和养猪经济效益,即要兼顾瘦肉率、屠宰率、增重速度和饲料报酬。生产上所说的“适宜的屠宰时期”,亦即“适宜的屠宰体重”。一般瘦肉型杂交猪的屠宰体重以90~100千克为宜。据试验:猪每增重1千克肉大约要消耗27千卡以上的能量,而增长1千克脂肪(油)则要消耗70千卡以上的能量,即每增长1千克脂肪所耗饲料量是增长1千克肉所耗量的3倍。可见,“肥猪越大越赚钱”是不对的。一般品种猪达到毛重90千克即出栏较佳,而三元杂交猪即使毛重达110千克出栏,一般不会降低其胴体等级,而可能更适合消费者对“肥中有瘦、瘦中有肥”的肉质要求。
评论
评论
发 布

《提高生猪瘦肉率的关键技术》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