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猪瘟的防治

时间:2023-05-20 07:42:09 来源:网络 浏览:86次
近些年来,非典型猪瘟的发生日益严重,给广大养猪户和规模化养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发展。非典型猪瘟指的是病原体为猪瘟病毒,但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与传统的猪瘟变化有着很大不同的疫病。临床上主要具有繁殖障碍性和温和性的特点,现介绍给广大同行,以期为猪瘟的新防治提供参考。1非典型猪瘟的发生特点(l)多发生于具有母源抗体的仔猪或经历1~2次免疫的育肥猪和妊娠母猪;(2)发病率具有一定规模约20%左右,死亡率低,临床症状不明显,病理变化不典型;(3)发病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具有散发性和地方流行性;(4)并发症多,容易继发其它疾病感染。2非典型猪瘟的诊断(l)仔猪。主要发生于3~8周龄的仔猪,呈地方流行性,死亡率约10%,属于慢性经过。临床上病程较长,猪生长速度缓慢,精神沉郁,厌食,耳、颈、腹下、四肢末梢有淤血和发疹,尾部坏死,体温略高。多数成僵猪表现。剖检为扁桃体、淋巴结充血、水肿,无大理石样外观。胸腺、脾脏、肾脏有少量出血点。(2)育肥猪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仔猪相似,但要轻缓一些。(3)妊娠母猪。感染速度较慢,呈散发性。一般不表现为临床症状,属于隐性感染,但可以不断地排毒,并传染给下一代,可造成流产、早产。即使分娩也大多是弱胎、死胎和木乃伊胎,偶有正常者,随着日龄增长大都也发病,死亡率90%,而母猪本身并无死亡。(4)哺乳母猪和公猪由于营养良好,抵抗力强,往往呈现一过性症状。3非典型猪瘟的防制(l)选购优质、合格的疫苗。应到当地动物防疫部门购买。(2)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严禁妊娠期注苗,要空怀期接种,并注意母源抗体和残留抗体的免疫水平。(3)要有正确的免疫接种操作,疫苗的稀释要按要求时间用完,接种时彻底消毒,一头猪换一个针头,接种前后一周停喂抗生素和磺胺制剂。(4)疫苗的储存、运输保持冷链状态,温度应在0摄氏度以下,切忌反复冻融。(5)感染过的猪应该淘汰。因为仔猪多成为僵猪,影响养猪效益,育肥时隐性传染源可以散毒,至于母猪和公猪既能垂直感染又能水平感染,故一律淘汰。(6)发生过的猪瘟的场户,疫苗接种可加大到4倍,使猪只获得坚强的免疫力。也可推荐如下免疫程序,即仔猪出生后未吃初乳前接种猪瘟疫苗2剂量,2小时后吃初乳,30日龄、70日龄再进行2次常规接种,效果很好。(7)加强饲养管理,定期环境消毒,预防严寒、高温等应激反应,养成全进全出的良好习惯。(8)提高综合防病、整体防病的水平,控制其它疾病的发生。
评论
评论
发 布

《非典型猪瘟的防治》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