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实行生态养殖每亩应下多少鱼苗?
时间:2024-06-11 17:29:31
来源:网络
浏览:104次
水库水体资源丰富,水域辽阔,阳光充足,水质良好,极适宜水产养殖,但要想产量高,效益好,必须坚持科学养殖,主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合理放养鱼种。在水库养殖中,要求投入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大而整齐的优质苗种。一般鱼苗规格在15厘米以上,这种鱼苗生长速度快,回捕率高,经济效益好。如果投放体弱规格小的苗种,不但成活率低,摄食能力差,生长速度慢,回捕率低,而且会被库中凶猛鱼类所吞食。投放密度要合理,应根据水库条件及养殖管理水平灵活掌握,一般每667平方米投入大规格鱼苗150尾~200尾,小规格鱼苗350尾~500尾。投放时间应实行隔冬放养,一般在每年1月份前后,这时运输成活率高,且鱼类可早入库早生长,增加生长时间。放养苗种应选择天气晴好时,在水库上游向阳避风的浅水处。二是科学投喂施肥。水库养鱼一般以滤食性鲢、鳙鱼为主,应根据其主食浮游生物的特点,依气候变化,温度差别和水体营养状况等不同条件确定施肥方法和施肥量,确保合理平衡科学施肥,使水库水色呈油绿色或淡绿色。一般大型水库水体透明度应在80厘米~100厘米,中型水库在60厘米~80厘米,小型水库在40厘米~60厘米,山平塘在30厘米~40厘米。施肥一般采用有机肥或无机肥,也可根据条件施用生物肥。施肥要掌握“施足基肥,追肥及时,少施勤施”的原则,在鱼类生长旺季应多施追肥。如果水库中投放了吃食性鱼类,则应按照其投喂要求科学投喂饲料。三是加强鱼病防治。水库一旦发生鱼病,极有可能祸及全库,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水库养鱼应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在鱼种放养前要对水库使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进行消毒。高温季节或水体水质变坏时,应采用措施调节水质,发现鱼病及时对症治疗。水库较常见的鱼病主要有病毒性鱼病和细菌性鱼病两大类,而以暴发性流行病、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打印病和水霉病最多。发生鱼病后应立即请专业技术人员正确诊断,对症治疗。四是严格加强管理。水库面积较广,环境复杂,管理难度大,因此管理也是影响效益的一大关键。要日夜巡库,加强值班,排除各种隐患;加强进水口的管理,防止农药及其他污染物进入库内;对水库防逃设施要勤于检查,特别是汛期要专人守护;加强巡查,随时掌握鱼体生长及水体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偷鱼、电鱼、炸鱼、毒鱼等非法捕鱼行为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