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草鱼鱼种多种寄生虫并发病的诊治
时间:2022-11-10 17:18:54
来源:网络
浏览:151次
草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其养殖已有很悠久的历史,随着渔业的发展、池塘培育草鱼鱼种放养密度的加大,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病害问题也越来越多,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损失,甚至全军覆没。2007年7月24日笔者接到一养殖户报告,其养殖的草鱼鱼种发生病害,经现场诊断及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简单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一、基本1青况 该养殖户的池塘为11亩,平均水深约1.4米,池塘淤泥厚约30厘米,有清洁的自然水源,池塘用漂白粉消毒,7月10日投放草鱼鱼种(10厘米)6万尾,投放时鱼种未经消毒。 据养殖户介绍,该池塘7月19日死鱼65尾,7月20日死鱼83尾,7月21日死鱼265尾,7月22日死鱼545尾,7月23日死鱼1035尾,7月24日死鱼2157尾;该养殖户发现有死鱼后,用过强氯精和生石灰全池泼洒,内服药投喂过鱼病宁和晶体敌百虫,但未见有所好转。 二、临床症状及诊断分析 肉眼检查:笔者在现场调查发现,病鱼离群,在水面上缓慢游动,反应迟钝,击掌后病鱼缓慢潜入水中;鱼体色变黑,十分瘦弱,口常张开,但食欲减退;鳃丝粘液较多,明显肿胀、贫血,鳃丝之间、鳃片之间相互粘连在一起,使气体交换受到影响;鳃瓣呈灰白色花鳃状,特别是紧靠鳃盖的第一对鳃片,鳃丝明显呈灰白色;病鱼呼吸困难,频频呃水,如浮头状;严重的病鱼,前腹部有膨胀感,触摸时感觉结实,鳍条完整无损,鱼身体上及鱼鳃没有锚头鳋等大型寄生虫寄生。 解剖检查:剖开鱼腹可见前肠形成胃囊状扩张,剪开前肠扩张部位,即可见大量乳白色带状虫体聚集,有些卷曲成团状,而有些则伸长成带状,虫体由许多节片组成,头节略呈心脏形,顶端有顶盘,两侧有2个深沟槽,由此可确定为九江头槽绦虫,最多者一尾鱼肠道寄生有40多条绦虫;病鱼的肝脏、脾脏、肾脏、胆囊未见异常情况,大部分肠内无食物,有的肠道有少量食物;剥开鱼皮,未见鱼肉有点状或斑块状出血。 实验室检查:最后带几条病鱼回实验室检查,将病鱼身上的粘液刮下放在载玻片上,加入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在40~10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大量的呈帽形或碟形或圆盘形(内部结构为齿轮状结构)、活泼移动的虫体,由此可确诊为车轮虫,每一个视野内有22个虫体左右;剪下鳃丝放在载玻片上,加入一滴清水,在40~10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除了见到大量的车轮虫外,还可见到指状扁平而长、头端分为四叶、用后端固着器的锚形大钩和周围小钩牢固地固着在组织上、身体不断伸缩运动、试探与寻找着食物、移动时作尺蠖状(蚂蟥似)动作的虫体,在显微镜下,虫体可将身体伸得很细长,约可达原长的4倍左右,由此可确诊为指环虫,每一个视野内有15个虫体左右。根据发病症状和解剖、诊断结果初步确诊为车轮虫病、指环虫病、绦虫病三病并发症。 三、本病流行时间及水温 1.九江头槽绦虫病主要在广东、广西两省流行,主要危害草鱼鱼种,越冬草鱼鱼种死亡率可达90%。 2.车轮虫病流行高峰期一般为每年的5~8月,流行水温一般在23~28℃。 3.指环虫病流行季节在春末夏初,越冬鱼种池在开春后也容易发生,流行水温一般在23~28℃。两种病都会引起鱼苗、鱼种的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50%~80%。 四、治疗方案 依据以上症状和诊断分析,笔者给养殖户开出以下治疗方案。 7月24日用30克/立方米的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7月24日下午用纤虫清0.2克/立方米全池泼洒。 7月25日早上用益生虫净0.3克/立方米全池泼洒。7月25日开始用兽用丙硫咪唑进行药饵治疗,用药量按每千克鱼用药25毫克,拌饲料100千克制成药饵,分3天投喂,每天早晚各一次。 7月28日开始,按每50千克鱼种用内服药鱼病宁50克制成药饵投喂,连续投喂5天,抗菌消炎,以帮助损伤的鳃组织修复,并防止继发性感染。7月28日死鱼126尾,适当更换池中老水,纤虫清、益生虫净、丙硫咪唑三种药物再重复使用一次。 7月29日死鱼32尾,7月30日死鱼3尾,至7月30日未发现死鱼,该病完全得到控制,鱼活动正常,觅食良好。8月2日、4日分别取鱼10尾进行解剖和镜检,均未发现以上三种寄生虫寄生。 五、小结与讨论 1.此病的发生及严重死鱼的原因一是由于该养殖户投放鱼种时未经消毒,池塘淤泥厚,池塘消毒不彻底;二是该养殖户发现死鱼后未经严格检查诊断而乩用药,延误了治疗时间。 2.每年培育鱼种前要做好池塘淤泥的清理和池塘的消毒工作,池塘淤泥厚度保持在10厘米左右,池塘最好使用生石灰清塘,尽可能减少病原种类和数量。鱼种下塘时一定要用3%~5%的食盐水严格消毒,防止病原从鱼种带来,减少疾病的发生。 3.通常治疗鱼类绦虫病大都采用90%的晶体敌百虫,而敌百虫遇碱易分解为毒性更大的敌敌畏,其有一股刺激性臭味,影响鱼类觅食,另外,用药浓度大易引起鱼类肠道痉挛而死亡。而兽用丙硫咪唑是一种高效、低毒、无臭味的广谱驱虫药,其不仅能驱除鱼类肠道绦虫,而且对绦虫的中间寄主剑水蚤有杀灭作用,同时对鱼类吃食活动没有影响。 4.在水产生产中,长期重复使用同一种药物,易造成病原体的抗药性和耐药性,治疗鱼病时难以掌握用药剂量,达不到治疗的目的。 5.在发病季节内,定期用杀虫、杀菌药物进行预防,必须要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准确诊断,对症下药。 6.在高温季节,要注意水温、气温的变化,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种体质,增强鱼种抗病能力。 7.病死鱼不能随地乱扔,应集中统一科学处理,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