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太阳鲈养殖技术(鲈鱼)

时间:2022-11-10 17:19:17 来源:网络 浏览:104次
1.池塘条件 实现杂交太阳鲈成鱼精养高产,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建设好稳产高产的鱼池,为杂交太阳鲈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 (1)水源和水质:规模化养殖杂交太阳鲈的池塘必须要求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源的水质良好,不含对鱼类有害的物质。池塘的高密度精养常常使池水溶氧量偏低,水质容易恶化,引起池鱼较严重的浮头,如不及时加注新水,会造成泛池现象,引起鱼类大批死亡。虽然各地都已普遍使用增氧机增氧,但对改良水质仍有局限性。如能经常加注含氧量高的新水,就可以改善池塘水质,有利于鱼类天然饵料的繁殖和鱼类的生长。 (2)面积、水深和底质:杂交太阳鲈成鱼池塘的面积要求不很严格,常规的鱼池可用于养殖杂交太阳鲈。但面积最好不低于1亩。因为太小,水质容易恶化,水体稳定性、缓冲性较差,不利于杂交太阳鲈的生长;如果太大,都在10亩以上,将会产生摄食不均匀现象,最终出现规格大小不一致,死亡率高,对杂交太阳鲈的生长和精养不利。根据目前的生产水平,面积为1-6亩适合杂交太阳鲈的养殖。 池塘水较深,单位面积的水量较大,可增加鱼种放养量,提高鱼产量。但水过深,则下层水中光照度弱,浮游植物量少,光合作用弱,产生的氧量少。底泥中有机物质进行氧气分解产生各种有害物质,不利于鱼类的生活,并使池塘的生产力降低。因此,池水过深毫无实际意义。 实践证明,杂交太阳鲈池塘水深以2-2.5米较为适宜。 池塘底质以黑色壤土最好,粘土次之,沙土最差。壤土具有粘度和透气性适中,保水及保肥力较强,有机物质分解较好,池塘容易增肥等优点。 (3)池形和环境:池塘形状应规则整齐,以东西向的长形(长:宽为3:2)为好,以利操作与管理。这种排列的池塘可相对延长日照时间,既能提高池水温度,又有利于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增加水中溶氧量。但对广大农村,如个别池形不太整齐的池塘,并不成为养殖成杂交太阳鲈的限制因素。 池塘周围不应有高大的树木和房屋,以免遮挡阳光和风力。堤坝坚固、不漏水,堤面要宽。 (4)池塘的清整:清整池塘是改善杂交太阳鲈生活环境的重要工作。清整日期应与鱼种放养日期配合好,通常提前20天左右为宜。 2.鱼种放养 (1)鱼种质量 鱼种应体质健壮,规格大。要求放养的鱼种,体形正常,体表不充血,背部肌肉厚,尾柄粗短,色泽鲜艳,游泳活泼,溯水性强的鱼种。入池以前应用药物浸洗消毒。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杂交太阳鲈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对鱼种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在合理放养密度下,于预定时间内能够达到符合要求的商品鱼规格,同时具有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按当年饲养的鱼种至年底所达到的规格计,放养6-8cm的杂交太阳鲈,当年可达0.4公斤以上。也可由秋末10cm的鱼种直接养成成鱼。 (2)提早放养。若由6-8cm左右直接养至成鱼,就不需要再进行暂养,只要适当进行稀疏即可。若需放养,就应提早进行以延长杂交太阳鲈的生长期。通常在春节前后放养,具体时间依照各地当年气候而定,最晚也应在开食前或水温6℃左右时间放养完毕。因水温低,鱼的活动力弱,拉网、放养过程中不容易受伤,可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放养须选择晴天进行,以免鱼种冻伤。 (3)合理放养。生产中,应根据饲料、肥料供应情况、池塘条件、鱼种的种类和规格以及管理水平等多方面因素来决定放养密度。 在池塘精养中,放养鱼种的数量直接关系到成鱼产量的高低。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当加大放养密度,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如超出池塘水体负载力,产量不仅不能提高,反而会下降。所以,一定要根据上述条件实行合理密养。 杂交太阳鲈的鱼种放养一般选择在每年的6-7月,它们来自当年繁殖的鱼苗经集约化培育获得。放养规格以6-8cm为好,每亩放养1000-3000尾,依池塘条件及管理水平而异。采用全人工投饵的清水塘如果能常年保持新鲜水交换,又能提供充足的配合饲料,放养密度可提高到3000-4000尾。静水池塘水质为中等肥度,但又无增氧机的每亩可放养1000-1500尾,有增氧机的放养密度为提高到2000-3000尾。 具体放养量的确定方法:以上叙述的是放养杂交太阳鲈鱼种的基本要求,根据这些原则确定具体放养密度时,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一种是经验法。根据历年杂交太阳鲈的成活率、产量和养成的规格等,参照当年有关条件变动,进行适当调整,确定当年的放养量。如上年鱼生长差,出塘时规格过小,或饲料系数过高,常有严重浮头,说明放养过密,应适当调节低密度。反之应调高。 另一种是计算法。根据计划产量,养成规格、鱼种规格、养殖成活率及各种鱼的搭配比例等有关数据进行计算,确定较为合理的放养量。 3.饲料投喂 (1)饲料种类:杂交太阳鲈食性广泛,各种类型的动植物饲料都可利用。 ①植物性饲料:包括谷物性饲料黄豆、豆饼、豆渣、花生饼、菜籽饼、米糠、麦麸、酒槽等。  ②青饲料:适合杂交太阳鲈摄食的青饲料主要是种种陆生植物含纤维素少的嫩叶(如各种蔬菜),水生浮萍。大型水生植物如水浮莲、水葫芦、轮叶黑藻、菹草,杂交太阳鲈能直接利用的部分不多,但经切碎或打浆加工(或晒干后磨成粉、制成配合饲料)后杂交太阳鲈能很好的利用。杂交太阳鲈只单纯摄食青饲料时生长很慢,但将其作为精饲料或配合饲料的辅料投喂时,因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促进消化的纤维素成份,能提高它们的饲料效应,加速鱼类生长。 ③动物性饲料:杂交太阳鲈喜食的动物性饲料有鱼粉、蚕蛹、血粉,各种水生螺蚬类的肉、小鱼、小虾、猪、牛等各种动物加工业的下杂,各种水陆生蚯蚓,昆虫幼虫等。动物性饲料是杂交太阳鲈所需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在饲料中保持动物性饲料占一定比重是提高杂交太阳鲈生长率的关键,同时能增加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系数,提高鱼的上市品质。 ④人工配合饲料:杂交太阳鲈使用的配合饲料可以制成硬颗粒、软颗粒、膨化颗粒形式,但粒径要加工得小一些(0.5-2mm)。通常将鱼粉、菜籽饼、棉饼粉、花生饼粉、麦麸、矿物质、维生素混合后制成配合饲料。 在一定范围与条件下,杂交太阳鲈的生长速度与饲料中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正相关。生长实验表明当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保持在28-36时,杂交太阳鲈能获得较快的生长率,当蛋白质含量保持在32-36%时,能获得最快的生长率。 (2)饲料投喂: 杂交太阳鲈养殖的饲料投喂应注意把握好优质、均匀、充足三关。 ①优质:尽量避免投喂单一性饲料,而是将前述的多种饼类等粉状饲料成份进行混合,并添加蛋白质含量高的豆饼、鱼粉。有条件的地方可在配合饲料公司(加工厂)订做颗粒或膨化饲料,也可采用有信誉的饲料生产厂家生产的鲤、鲫、鲈、鲶专用饲料来直接饲喂。但不管采用何种饲料其蛋白质含量均应保持在28-36%为宜。 ②均匀:就是根据杂交太阳鲈对营养的需要量每天均匀投喂。不能时多时少,时有时无。这样做可促进杂交太阳鲈的正常生产,提高饲料效率,防止鱼病发生。 ③充足:就是最适投饲量能得到满足,如前述饲料能满足鱼类需要,就大大有助于加速生长,降低维持性饲料的比例,提高生长性饲料的比例,从而降低饲料系数,因此在放养后就必须尽最大努力保证落实投饲计划,以便按期收获商品鱼。根据我们的经验。为了使杂交太阳鲈生长保持整齐,速度正常,在生长季节可在养殖塘中挂几块菜,豆饼,让那些抢食性较弱的鱼类也能获得充足的饲料。 4.水质监测 杂交太阳鲈具有很强的抗逆性,能生存于低溶氧(1mg/L)水体及污染水体中,但杂交太阳鲈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会受到抑制,而且还可能诱发鱼病。因此水质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杂交太阳鲈的生长和产量。对于放养密度较大的池塘应设法保持水质良好,溶氧充足。为杂交太阳鲈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水环境。向成鱼池中加注新水可增加水中含氧量,保持优良水质,还可以培养浮游生物和保持鱼类必要的活动空间,加速杂交太阳鲈的生长。注水应根据水质情况、透明度及水位变化而定,一般十天或半月注水一次,天气干旱时应增加注水次数。对于采用污水养鱼或施肥养鱼方法养殖杂交太阳鲈的地方,为保持水质清新,可每隔一定时间换去池水1/4至5/4,然后注入新水。 当池塘中杂交太阳鲈放养密度超过2000尾以上或采用污水养鱼或池塘中的载鱼量超过400公斤以上时,池塘中必须设置增氧机,以改良水质,增加溶氧,为杂交太阳鲈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可以预防浮头,提高养殖产量。 5.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可归纳为“四勤”。所谓“四勤”就是勤巡视池塘,勤除草污,勤捞病鱼死鱼,勤做记录。 (1)勤巡塘。一般每天早、中、晚巡塘三次,黎明时观察池鱼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程度如何;午后2-3时结合投饲检查鱼的活动情况及吃食情况;傍晚检查全天吃食情况,观察次数或值夜班管理,以便采取措施,防止意外。 (2)勤除草去污,勤清除鱼池周围的杂草、食台上的残饵和其它鱼类不能摄食的杂物,以免影响杂交太阳鲈的摄食活动和污染水质。 (3)勤捞病鱼死鱼,可以减少鱼病传染和避免恶化水质的作用。 (4)勤做记录。将有关养殖的措施、每天饲养管理和巡塘情况逐日记录下来,成为完整的池塘日记,是实行科学养殖最基本的工作。一定要有专人负责,持之以恒,决不应时做时停。从长远的观点看,通过连续多年记录,可积累丰富而完整的第一手资料,再通过科学的分析和整理,就能总结出一套对养鱼生产有重要意义的经验,必须重视这项工作。通常应记录下列项目:(a)日期;(b)天气情况;(c)水温;(d)水色变化情况;(e)放养鱼种和收获记录;(f)投饲、施肥记录;(g)注水、排水的时间和容量;(h)增氧机使用的情况;(i)鱼体成长度记录;(j)池鱼动态;包括吃食、活动、浮头及鱼病防治情况等。 杂交太阳鲈混养技术 池塘混养 池塘混养也是杂交太阳鲈养殖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合理混养密放,是具有我国特色的淡水养鱼技术。混养主要是利用各种鱼类不同的栖息习性和不同的食性,实行不同种类的混养。混养的优点是充分利用水体生产能力,合理利用天然饵料,发挥各种养殖鱼类间的互利作用,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提高人工饲料的利用率,提高多品种食用商品鱼的产量。 实验表明,在主养花、白鲢、草鱼、大口胭脂鱼、甲鱼等的池塘中混养杂交太阳鲈均能获得较好的养殖互补效果。在主养鲤、鲫、团头鲂的池塘中不应混养或少量混养杂交太阳鲈。 混养杂交太阳鲈的放养密度一般为每亩6-8cm的鱼种30-50尾,经10个月养殖,每亩可获杂交太阳鲈8-20公斤,规格可达0.4公斤以上。 杂交太阳鲈的其它养殖利用方式 1.流水养殖 美国、日本及东南亚一些国家采用流水养殖杂交太阳鲈获得较高的养殖产量大规格商品鱼。 流水养殖池的面积通常为60-100m2左右的孵化池、育苗器改制,水深保持1米,放养6-8cm的鱼种,投喂含蛋白质32-36%的全价配合饲料。通常经过8个月养殖,平均规格可达0.3-0.5公斤,每m2水体能获杂交太阳鲈22-31公斤的产量。 2.中小型湖泊的增殖 美国一些州将杂交太阳鲈放入中小型湖泊与未改良的太阳鲈进行生长比较,发现同期繁殖的杂交太阳鲈养殖1周年平均个体可达0.3-0.5公斤,而未改良太阳鲈由于其营养积累主要供于性腺发育或过早进行生殖活动其个体只有0.1公斤左右。   
评论
评论
发 布

《杂交太阳鲈养殖技术(鲈鱼)》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