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一场棉花大面积高产经验

时间:2022-11-11 11:28:01 来源:网络 浏览:90次
    2005年,新湖一场种植棉花5067公顷,籽棉总产26848.8吨,皮棉总产9945吨,单产籽棉353.27千克/667平方米。单产和总产均突破历史最好成绩。总产比2004年增加9848.8吨,增幅57.9%,比新湖一场历史最高纪录的2000年增收6148.8吨,提高29.7%。为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减负让利,强化管理    1.强化干部管理    2005年新湖一场全面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制定了严格的制度来规范干部工作作风。公开场内财务状况,加强场情教育,使干部们认识到,只有干出成绩,才有出路,激发干群的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2.减负让利    2005年我场对原有土地在统一标准下重新划等定级,同时根据新的土地等级确定了上交利润。 2005年每667平方米土地承包利费由2004年的332元降低到2005年的180元,籽棉合同单产由2004年的每667平方米280千克下降到2005年的252千克,让职工有超合同单产的潜力空间,激发了职工承包土地的积极性。    二、抓常规技术的落实    1.品种选择    根据一场的气候特点,我们选择了新陆早13号作为主栽品种,新陆早10号、18-3、新陆早24号等作为搭配品种。    2.播前准备    冬闲进行种子人工粒选、电场处理及种子包衣,播前种子全部经处理后到位。    为保证清洁田园的质量,定做了人工搂耙1300余把,确保人手1把。进购小四轮搂耙机20余台,扎膜滚10套。为达到良好的待播状态,棉田全部用联合整地机耙地。    播种机及早进行调试和改造,播前所有播种机全部达到待播状态。对所有播种机覆土滚筒进行改造,减少了种穴错位现象。    3.适时早播    严把播种质量关,加快播种进度。4月20日播种基本结束,4月25日滴灌地面布管结束,确保能及时滴出苗水。4月苗占总播棉花的85%以上。    4.强化中耕    2005年对所有棉田都进行了两遍中耕。棉苗一显行就中耕,不仅提高了地温,而且促进了棉苗根系下扎,为蹲苗打好了基础。    5.抓定苗质量    双株和靠苗一直是困扰我场的田管难题。由于前几年植棉过程中推广的“1、2、1”和“缺苗断垄处留双株”的留苗方式在一些职工心里根深蒂固,我场专门组织现场会,从棉田中双株、靠苗的具体长势情况及667平方米保苗株数的对比上,让职工了解双株、靠苗的危害。对双株、靠苗的检查评比一直抓到打顶结束。秋季又组织全场干部和部分职工在有代表性的条田召开了“回头看”现场会。    6.合理化调    2005年我场667平方米保苗株数平均为16800株,将株高控制在60~65厘米。为了控制始节高度,我场加大了头遍化调缩节胺用量。新陆早10号、新陆早13号等前期生长势较弱的品种,667平方米施缩节胺0.3~0.5克,其余生长势较强的品种667平方米施缩节胺0.8~1克。现蕾后缩节胺667平方米用量为2~3克,打顶5~7天后667平方米用量为8~10克。    7.早打顶    为了实现早打顶,6月中旬我场组织生产办技术人员和连队技术水平较高的承包户巡回在10个连队宣传早打顶的优点,并于6月23日召开现场会,要求各连队大面积开始此项工作。由于前期准备到位,7月10日我场打顶工作全部结束。我场提出的目标是“8万果枝,6万桃”,实践证明,果枝数高而产量不一定高。我场10连2号地实际单产361千克/667平方米,7月2日打顶结束,平均果枝数在5~6台,正是由于早打顶,将有限的养分集中供应在5~6台果枝上,提高了成铃率,增加了单铃重,促其早吐絮。而前几年“10万果枝,6万桃”的目标,造成无效消耗过多,反而达不到高产。    8.综合植保    2005年是多种病虫害大发生的年份,场生产办调查红蜘蛛进地时间是5月11日,比历年提前了10天左右,而且发生点多、面广,来势凶猛,持续时间长。棉铃虫在整个北疆大暴发。新湖一场仅人工捕捉棉铃虫发放奖金18万元,人工摆放杨枝把13万把,捕捉棉铃虫蛾子70余万只。棉蚜5月中旬进入棉田。双斑萤叶甲首次在我场危害棉花。针对以上情况,认真贯彻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最终将各种病虫害控制在危害水平以下。    三、实地确定头水灌量    2005年,根据我场不同土质条件、不同灌水方式、不同播前灌水方式等进行实地挖查,测量墒情,确定最佳灌头水时间。灌头水时,又根据不同类型条件实地查看不同滴水水方的旁渗和下渗量,以此确定头水滴水量。调查表明,头水滴15~20立方米不适应我场的情况。我场6月8日开始个别地块进头水,6月15日大面积进头水。由于蹲苗效果显著,棉花根系已下扎30~40厘米,需要滴水30~50立方米才能满足棉花的生理需要。    四、防止肥料流失    7月底8月初,由于种种原因,棉花出现早衰趋势,我们每667平方米加施滴灌专用肥5~8千克,而且每水必带肥。施肥重心后移,解决了棉花早衰的问题。棉花收获后,场生产办进行各棉花品种取样检测,单铃重均超过测产时的理论单铃重,平均超10%以上,单铃重最大达7.15克。    五、勤检查,勤研讨    2005年新湖一场基本上每个星期、每个生产阶段都要以现场会、检查等形式组织连队管生产的领导和技术人员进行评比、检查。通过这种以点带面的形式,从中找出田管中的差距和不足,及时弥补,促进整体水平提高。
评论
评论
发 布

《新湖一场棉花大面积高产经验》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