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缺钾防治

时间:2022-11-11 11:44:57 来源:网络 浏览:100次
    1.概述     钾在作物体内细胞液中,是以离子形式存在,它可以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当叶片合成的碳水化合物,以蔗糖为主要形式向子粒运输的时候,钾起运输的作用。    作物体内的各部位都含有钾,尤其在生长旺盛的根尖及新梢中钾的积累多,老叶则含钾少。    水稻在生长发育初期,茎叶中的含钾量高,从子粒形成时期开始,茎的含钾量增加。在作物体内,钾是易于移动的元素,然而,在作物生育阶段的某个时期,其怎样积累于茎、叶等处,这一生理作用,尚有许多不明之处。    作物从根部吸收的硝酸盐,是在体内被还原,并用于蛋白质的合成。然而缺钾时,这些作用不能顺利进行,使硝酸盐在体内积累产生障碍。    钾还可以利用其溶液的高渗透压,在作物体内起调节水分代谢的作用,缺钾时,作物水分蒸腾强烈,易萎蔫;钾充足时细胞可以维持膨压,茎叶挺立。    水稻青枯是一种特殊缺钾症。在水稻抽穗期后第20天左右,即在穗部碳水化合物合成和淀粉积累最多的时期,仅在1~2天内变成青枯状态,而且茎秆基部变软弱而倒伏。这种倒伏现象,可能是由于茎秆内的贮藏碳水化合物向穗部转移,同时钾也被动员向穗部转移,从而茎秆缺钾、失去膨压所致。水稻青枯是由于氮过剩、钾缺乏所造成的生理病。     2. 症状     水稻缺钾时,老叶叶尖及前端叶缘褐变或焦枯,同时出现褐色斑点;植株伸长受抑制而萎缩;叶色加深,呈暗绿色且无光泽;根系细弱,多褐根,老化早衰;抽穗不整齐,秕谷率增加,正常受精的谷粒也不饱满,产量和品质下降。    根据水稻出现的时期及斑点和特征,通常又将水稻缺钾症分为三种类型,即:①赤枯型,即返青后到分蘖期出现症状,下位叶发生大量赤褐色不规则斑点,扩展后叶片焦枯,呈赤枯状田间景观,生长停滞,新叶少而零乱不齐。常伴有“黑根”,多见于晚造秧田。②胡麻叶斑型,即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期出现赤色胡麻斑,斑点一般比普通胡麻叶斑病要大,色泽也较灰暗,病斑与正常组织的界线清楚。③褐斑型,即幼穗分化前后出现症状,以散生的细小斑点为主,或连成短线状。叶尖褪淡发黄,进而变褐,干卷。早稻偏施氮肥促发的缺钾症多为此类型。    水稻青枯是一种特殊缺钾症。在水稻抽穗期后第20天左右,即在穗部碳水化合物合成和淀粉积累最多的时期,仅在1~2天内变成青枯状态,而且茎秆基部变软弱而倒伏。这种倒伏现象,可能是由于茎秆内的贮藏碳水化合物向穗部转移,同时钾也被动员向穗部转移,从而茎秆缺钾、失去膨压所致。水稻青枯是由于氮过剩、钾缺乏所造成的生理病。       3. 发生原因     (1)土壤缺乏直接利用的钾,习惯上全钾量以K2O表示,有效钾用代换钾(K)表示,土壤中钾的含量远比氮、磷多,一般在1~2%之间,高的可达4~5%,低的不到0.5%,一般红壤最低,平均不到0.5%,黄土区最高在1.8%以上。土壤中钾的形态可分为矿物钾、固定态钾、交换性钾和水溶性钾。矿物钾约占90%,通常对水稻是无效的;固定态钾约占2%左右,高的达6%,对水稻有效性极差;交换性钾,是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钾离子,它与水溶性钾处于平衡状态,相互转化,彼此之间不可区分,一般在40~200ppm之间,高的达300ppm以上,低的小于20ppm,约为全钾量的0.08~1.5%,是土壤速效钾的主要来源;水溶性钾是最易被作物吸收的形态,存在于土壤溶液中,一般只有几个ppm,这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一般易发生缺钾症的土壤是:耕层浅薄的砂土田和漏水田,淋溶严重的水田,通气不良、钾素有效化速度慢的湿田等。    (2)肥料成分不平衡。由于偏施氮、磷化肥,而引起缺钾,在许多地区已普遍发生,并已严重影响作物产量的不断提高。如果少施或不施有机肥料的田块,只要经过几年就会发生缺钾症状,结果是氮肥施得越多越糟,这是由于水稻缺钾和亚铁中毒所致。     4.防治方法     (1)一旦发现缺磷,不论什么生育期,都应立即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此外,钾被施于土壤后,会很快被作物吸收,故也可进行追肥。每667m2可追施3.5~4kg氯化钾。    (2)合理施用钾肥:①确定钾肥的施用量。从防治缺钾症的角度,每667m2钾肥(以K2O计)用量以6~10kg为宜。②选择适当的钾肥施用期。由于钾肥在土壤中较易淋失,钾肥的施用应做到基肥与追肥相结合;在有其它钾源(如秸秆还田、有机肥料、草木灰等)作基肥时,化学钾肥以在生育中后期作追肥为宜。在严重缺钾的土壤上,化学钾肥作基肥的比例应适当大一些。另由于植物体内氮钾平衡与钾营养缺乏症的发生密切,所以,在水稻吸氮的高峰期(分蘖盛期至幼穗分化期)要及时追施钾肥,以防氮钾比例失调而促发缺钾症。③广辟钾源。充分利用秸秆、有机肥料和草木灰等钾肥资源,实行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料和草木灰等,促进农业生态系统中钾的再循环和再利用,缓解钾肥供需矛盾,能有效地防止钾营养缺乏症的发生。    (3)田间管理措施:①提倡冬季翻耕,以促进土壤中钾的释放,提高土壤的供钾水平。②控制氮肥用量。目前生产上缺钾症的发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氮肥施用过量引起的,在供钾能力较低或缺钾的土壤上确定氮肥用量时,尤需考虑土壤的供钾水平,在钾肥施用得不到充分保证时,更要严格控制氮肥用量。③水分管理。水稻要做到露、搁、晒田相结合,以提高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消除还原性物质对根系的危害及对钾肥吸收的抑制作用。 
评论
评论
发 布

《水稻缺钾防治》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