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纵卷叶螟防治须用新技术

时间:2022-11-11 11:57:40 来源:网络 浏览:85次
2007年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水稻病虫害来势猛、发生重,其中稻纵卷叶螟在我国长江流域、江淮、西南、华南等稻区大发生,发生程度为近10年最严重的,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各水稻主产省按照农业部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防控行动,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据统计,全国防治面积5.8亿亩次,比上年增加了1.5亿亩次,挽回稻谷损失978万吨,比上年多挽回400万吨,尽管稻纵卷叶螟防控成效显著,但当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害虫发生呈加重趋势。2007年全国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3.9亿亩次,比2006年增加1.27亿亩次(增47%),其中大发生面积达到1.7亿亩次。发生特点是:发生范围广、面积大,迁入早、峰次多,蛾量大、田间虫口密度高,且危害历期长,发生程度超过了大发生的2003年同期,田间自然危害卷叶率在50%左右,最高达90%据初步测算,全国因稻纵卷叶螟危害损失稻谷达85万吨。二是农民难以掌握防治方法。。稻纵卷叶螟防治适期为卵孵化至低龄幼虫阶段,由于稻农难以掌握田间调查和防治关键技术,缺乏害虫和天敌识别知识,往往错过最佳防治时期,加之技术不到位、喷水量小、施药方法不当、药剂品种不对路,影响了防治效果。三是过分依赖化学农药,负面影响严重。近年来,由于对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应用及农民培训的支持不够,造成生产上普遍存在单纯和过分依赖化学农药现象,农药使用次数多、用量大,加上农药监管不力,一些地方大量使用氟虫腈甚至使用国家明令禁用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导致稻田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受气候、栽培方式、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2008年稻纵卷叶螟仍呈重发态势,防治任务将达到4亿亩次左右。为了提高防控成效,降低灾害风险和传统防治方法的负面影响,确保水稻生产安全,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推广综合防治技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安徽居巢市示范区开展了生物农药Bt.制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示范,对4代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平均达到85.71%,保叶效果85.14%,综防示范田蜘蛛累计总量平均为8350头/百丛,比非示范区高36%,示范区稻田生态平衡,对稻飞虱等害虫的自然控害能力增强。福建建阳示范区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稻纵卷叶螟等害虫,调查表明,非灯控区稻纵卷叶螟亩幼虫量19455头,灯控区为4720头,仅为非灯控区的24%,同时对螟虫、稻飞虱等害虫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防治成本仅为化学防治的41%,既有效控制了危害,还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稻田生态,提高了农产品品质。2.施用新药剂丙溴磷防治。综合分析多个试验示范点数据可以看出,40%丙溴磷乳油对稻纵卷叶螟有很好的防效,在卵孵化高峰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每亩用80-100克制剂常量或弥雾喷雾,对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防效可达90%以上,对稻飞虱的防效在95%以上,同时可兼治二化螟等其他水稻害虫,总体防治效果普遍优于当前生产中常用药剂品种,且对作物安全,有望替代高环境风险的传统药剂品种。2007年,在试验示范基点对技术人员和稻农开展的丙溴磷防治稻纵卷叶螟技术培训,使这项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在湖南、安徽、上海、江西等省(市)丙溴磷已成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首选药剂品种,其大面积应用效果得到了广大稻农和基层技术人员的认可。 
评论
评论
发 布

《稻纵卷叶螟防治须用新技术》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