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粳稻皖稻48及其栽培技术

时间:2022-11-11 11:58:57 来源:网络 浏览:99次
   为适应优质粳米市场的需求,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用7001S与2277配组而成优质两系粳杂新组合皖稻48(即70优双九)。经试验示范和米质鉴定,表现优质、高产、多抗。    1 特征特性属早熟晚粳型,全生育期128天(双晚)~140天(单晚)。株高93厘米。株型松紧适中。叶色淡绿。主茎叶片15~17叶。穗伞型。穗长19.8厘米,每穗总粒数110粒以上,结实率85%。谷粒椭圆。无芒。谷壳薄,淡黄。千粒重24~26克。感光性强。需中等偏上肥力。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灌浆快,落色好。较易脱粒。耐低温。经安徽省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种鉴定,中抗稻瘟病(3级)和白叶枯病(3级。糙米83.1%,精米率75.3%。整精米率74.0%,米长5.3毫米,长宽比1.9;垩白米率7%,垩白度0.9%,透明度1级。糊化温度低(6.9级),胶稠度软(80毫米),含直接链淀粉18%,蛋白质9.3%。食味佳。米粒延长性好。    2 产量表现1995年安徽省庐江县1995年试种0.33hm2,单产7.5t/hm2,比对照秀水664增产15.4%。1996年白湖农场试种6.67hm2单产8.58t/hm2。1997年粳杂新组合生产试验,单产6.75t/hm2,比对照秀水664增产14.8%;比70优04(两系粳杂)减产2.14%,但差异不显著。同年庐江县新渡乡示范种植0.67hm2,单产6.43t/hm2,主的达8.21t/hm2,比主栽品种秀水664增产19.2%。1998年种植533hm2,单产6.75~7.50t/hm2,比主栽常规品种增产15%左右。    3 主要栽培技术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 播前晒种1~2天,再用清水浸泡24小时,后用500倍强氯精消毒液浸种12小时,预防恶苗病和稻曲病。催芽90%破胸后,晾芽播种。油菜茬5月初播种,接西瓜茬作1季稻栽培可于5月底至6月初播种,秧龄30~35天,作双晚6月20日前后播种,7月下旬栽秧,秧龄35~40天。为培育带2~3个大蘖壮秧,一是净秧田播量150.0~187.6千克/hm2,秧田与大田之比严格控制在1:6。二是喷施多效唑,秧苗1叶1心至3叶1心心期内,每公顷用多效唑3.00~3.75千克兑水喷雾,促矮化增z蘖兼防杂草。三是及时防治稻蓟马。宽行窄株双本栽插 此种栽插方式不仅改善了中后期通透性,而且对分蘖盛期后还有一定的控苗作用,无效分蘖少,成穗率高,增产效果明显。株行距单晚10厘米×27厘米,双晚10厘米×23.3厘米;种植密度为37.5(单)~35(双)万穴/hm2。穴栽2位种子苗,每公顷插150~225万基本茎蘖苗,力争达到最高苗450万/hm2,确保成穗350万/hm2。科学施肥 针对它的低位蘖穗大且成穗率高和蘖位间穗型差异较大,有利于大田促早发与秧田抓低位蘖等特点,故肥料运筹,单晚掌握前期促进稳发稳长,中期壮茎强秆,后期适量补肥原则。大田施纯氮180~225千克/hm2,其中基肥和分蘖肥占总量60%左右,包括有机肥50%,并配以磷钾肥使用。双晚掌握“四主一补”施肥原则,即以基肥、有机肥、分蘖肥、速效肥为主,齐穗后适量补施粒肥,以达到早够苗,争大穗,增加结实率和粒重之目的。大田施纯氮150~180千克/hm2,其中基蘖肥占总量80%。追肥要早,否则无效分蘖增多,导致田间郁蔽。粒肥施尿素30~40千克/hm2即可。水浆管理 有效分蘖期浅水勤灌促分蘖,分蘖未期及时排水“烤好田”,控制无效分蘖,以利壮茎强秆育大穗。还由于它灌浆期长,故后期应重视养老稻。收割前5~7天断水较好。比一般常规晚粳延迟收割。及时防治白叶枯病、稻曲病、小球菌核病和稻飞虱危害,以确保丰产丰收。 
评论
评论
发 布

《两系杂交粳稻皖稻48及其栽培技术》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