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控小麦丛矮病

时间:2022-11-11 12:14:13 来源:网络 浏览:92次

      小麦灰飞虱除了危害小麦外,还会传播小麦丛矮病,近年来此病在各地麦田呈逐渐回升的趋势,地头、地边常见病株,局部地块几乎绝收。

      一、主要病因

      1.由于种植布局造成小麦条田及插花田多,各农户的田间农事操作时间不统一,利于灰飞虱的栖息躲避,致使小麦出苗后灰飞虱易迁移危害。

       2.随着秸秆还田面积增加(特别是玉米),加之免耕技术或耕作措施粗放造成田间及四周杂草密度大,为灰飞虱危害提供了食源和越冬越夏场所,造成虫源及毒源增加。

       3.气候条件适宜灰飞虱繁殖危害。由于近几年秋季气温高且冬季暖冬,降雪少,对灰飞虱的越冬非常有利,为冬后危害积累虫源。早春气温高,小麦返青早,利于越冬代成虫羽化,对麦田危害较重。

       4.机械跨区作业一方面造成禾本科杂草种类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各地麦田种植品种及成熟时间不尽相同,集中收获时田间落粒多,致使田间自生麦苗数量大,以及除草剂效果不理想,从而为灰飞虱在田间危害繁殖和传毒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防治措施

       1.种麦前彻底清除田间地头及路边杂草,减少虫源及毒源。

       2.药剂防治要狠抓一个“早”字,在小麦出苗后应进行药剂除治,即在小麦出苗50%时,对于小块麦田,特别是靠近闲地、棉田、道边、树地边的麦田进行全田喷施;大面积连片麦田防治四周,防治宽度为3~5米药剂保护带。每桶用药10%吡虫啉10克加4.5%高效氯氰菊酯30毫升对水喷雾,间隔5~7天喷第二次。同时对飞虱、叶蝉、瑞典蝇、土蝗、蟋蟀等害虫起到控制作用。

 

评论
评论
发 布

《早控小麦丛矮病》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