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改作菇场技术

时间:2022-11-10 21:54:05 来源:网络 浏览:96次
    冷库保温保湿性能好,温湿度易控制,光线较弱,较适合蘑菇的生长发育条件。库内原有的设施稍加改造就可实现蘑菇的周年生产,1年可栽培3个周期。    1 冷库改造    冷库按温度划分可分为高温库(水果冷库)和低温库(肉食、水产品库);按建造地点又可分为地面库和山洞库。这些冷库原为贮存果菜而设计建造,其性能不太适宜蘑菇的栽培,故而要进行适当的改造,以满足蘑菇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生产实践证明,高温库比低温库好利用,小库比大库好利用,地面库比山洞库好利用。如果从工厂化周年栽培来看,冷库群比单库好利用。如冷库的制冷设备无问题,还需要改造或增设床架、通风、增温、供水等条件。    1.1 床架规格 冷库一般都有摆放货物的床架,可改造成为5层菇床,总高3.5米。床架的规格为:架宽1.2米,层间距60厘米,最上层距屋顶1.2米,最下层距地面20厘米,床架间留有不低于50厘米宽的走道。如果冷库平面面积为200平方米,设5层床架的菇床面积约500平方米。    1.2 通风设施 夏季生产时,为避免将库外湿热的空气直接吸入冷库内,可将进风管道与库内的制冷机进风口相连接,使制冷机既可直接冷却新鲜空气,又能循环冷却室内空气。库内原有的制冷机、循环风机、排风口的电机功率均不变。    1.3 升温设备 在库外安装0.75吨的蒸气锅炉,采用暖气片和放气阀两种方式升温,进行培养料的后发酵。    1.4 架设水管 使喷水、加湿方便。    2 栽培操作    2.1 选用菌种 经多次试验比较,筛选出适合在冷库栽培的蘑菇菌株“河大2号”。此菌株发菌快、出菇齐、转潮快、产率高及商品率高。    2.2 培养料配方 按出菇面积100平方米计:麦秸4500千克,湿鸡粪4000千克(约4立方米),饼肥90千克,石膏350千克,尿素30千克,石灰140千克,磷肥90千克。    此配方的特点:一是含氮量较高,经后发酵达2.4%左右;二是石膏的用量超常规(一般为2%),这是因为鲜鸡粪较黏稠(含水约50%),多加石膏能改善堆肥的分散性。    2.3 前发酵 按配方将预湿的秸秆、湿鸡粪及其他辅料混匀建堆。调水原则为一湿、二调、三不动,即第一次翻堆要加足水,第二次翻堆适当调补水,第三次翻堆尽量不加水。前发酵21天左右,避免培养料发酵过熟。    前发酵合格培养料标准:①感观标准,料呈棕褐色,紧握尚有弹性,黏滑脏手,浸出液混浊,指缝间有水而不滴落,有氨味,可见放线菌白斑;②理化标准,含水72%~74%,pH值7.8~8.2,含氮1.8%~2%,含氨0.4%。    2.4 后发酵 是提高产量减少病虫害的必要工序,操作如下。    趁热将前发酵合格的培养料运到库内,松散的平铺在各层架上,安装好热敏温度计,料中放3个,空间放2个。通过暖气管道或直接放蒸汽升温,同时开风机进行室内空气循环,温度升到58~60℃保持6~8小时进行巴氏消毒。    库内抽进新鲜空气,缓慢降温腐熟,库内气温以每天降3℃为宜,冬季经过10天、春季11天、夏季12天后,料温及气温稳定在25℃左右结束后发酵。在此期间,为缩小上下层料床之间的温、湿差,须掌握好室内的循环风。    后发酵合格培养料标准:①感观标准为草段褐色、易断无光泽,紧握指缝间有水渍,浸出液不混浊,不脏手,无氨味,可见放线菌白斑;②理化指标为含水65%~68%,pH值7.2~7.5,含氮≥2%,含氨≤0.01%。    2.5 播种 用种量1克/立方米。采用混播法,将菌种与培养料充分混合,此法萌发点多、发菌快、出菇齐。    2.6 覆土 覆草炭土最佳,但成本高。经试验筛选,发现在黏土中适量添加15%电厂的粉煤灰做覆土效果较好。粉煤灰经过高温,杂菌少,透气好,不板结。持水多,菌丝上土快,出菇早。采用一次覆土法,厚度为3~3.5厘米。覆土后喷水3天,使之含水到饱和。料温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为促进菌丝生长上土,每天通风3~5小时。    3 出菇管理    利用冷库进行蘑菇栽培,在控温、通风和加湿等方面,与专用菇房差别很大。因而出菇期间调控温、湿、气的技术较为关键,下面介绍一些实践经验和监测数据。    3.1 降温 降温是诱导蘑菇原基形成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当菌丝上土面积60%时要即时降温,控制在15~16℃,促使蘑菇原基形成。温度的控制根据自然气温而定,不同季节采取的控温、通风方式有所不同。    春秋季生产,库内气温较适合,基本不用耗能降温或升温,发菌和出菇期间适当给以新风和循环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即可。    夏季生产时,发菌期每天须开制冷机1次,每次1小时左右保持发菌需要的温度。出菇期间,每天须开制冷机2次,每次1~2小时。因库外气温湿热,进新风一般安排在早晚进行2~3小时。    冬季生产时,发菌期每2天加温1次,每次2~3小时。出菇期间,每4~5天加温1次,即可保持16~18℃的库温。通风在每天的中午温度较高时进行。冬季菇房温度相对于夏季来说较易控制,管理较容易。    3.2 当覆土表面形成米粒大小的白色原基时,每天轻喷雾水,要少量多次 幼菇长到黄豆大小时,加大喷水量。以后随着菇体的逐渐长大,菇多多喷、菇少少喷,喷水量可按出1千克蘑菇补1千克水来计算。采菇高峰期一般不喷水,采后喷1次大水,促进转潮。一定要做到喷水后立即通新风或进行室内风循环,以散发菇体上的水分,预防菇体感染细菌。    3.3 通风 冷库栽培蘑菇能否成功,最关键的是解决通风问题。    冷库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理论浓度为0.03%(还有氮78%,氧21%,其余为氩、氖等惰性气体)。    在冷库内,发菌期如整夜不通风,二氧化碳浓度高达2%,比库外高50倍。出菇期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2%,对蘑菇发育就有害,例如幼菇发育不良,柄长易开伞,形成轻薄次菇或畸形菇。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6%,菇床易“冒菌”,形成浓密的菌被而不现菇蕾。    3.4 水分与湿度 正在迅速发育长大的蘑菇水分蒸腾作用较强,一个直径6厘米的蘑菇,其水分蒸发量是2~4毫克/24小时。如果水分的蒸发过快,菇体表面就会失水而产生鳞片或干裂。所以要经常性地向空间和土层表面喷雾状“维持水”,以使菇房空气湿度和菌床湿度维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满足蘑菇生长发育的需要。喷水量根据蘑菇发育的要求灵活掌握,一般在发菌期、养菌期、转潮期可以少喷、隔日喷产菇期要多喷、经常喷,特别是出菇期每日要喷1~2次,“维持水”是菇房管理经常性用水,其每次用水量不大,但作用不亚于土层“出菇水”。当空气相对湿度接近饱和(98%以上)时,菇体表面会出现结露,水膜覆盖在菇体表面,易引发细菌性斑点病。为防止这种病害,喷水时必须同时进行通风和空气循环。需要注意,在高温潮湿的夏季,湿热空气直接吹进温度较低的菇房,会发生水的冷凝,即使加强通风,菇体也形成冷凝水层,进而导致菇体菌斑生成或床面孳生霉菌,这是夏季菇房内染菌较高的主要原因。    5~6月冷库外温度,白天30~35℃,晚上25~30℃;库外天气湿度,晴天60%,雨天90%。130平方米菇房内,一天分3次循环冷风机降温,每次80~130分钟,温度上下变化范围4~5℃,空气相对湿度变化范围30%~40%。库房温度骤降造成空气含水量损失,因而湿度陡降,是导致菌床和菇体失水,甚至幼菇干萎而死的主要原因。利用普通冷库进行栽培,由于没有空气的预加温或降温、加湿或除湿所需要的设备,一般只能抽入未经处理的自然空气,因而调节空气湿度是个难点。需指出,夏季库外的空气是湿热的,而室内墙壁等环境是干冷的,在这种情况下抽进空气,会产生冷凝水而使库内湿度剧增,容易暴发红色面包霉等杂菌。    库内空气干燥时,采用加湿器或喷雾降温,将水雾化成3~30微米的雾滴。由于水分迅速蒸发而大量吸收空气热量,再将湿气排出室外而实现降温,降温幅度为3~5℃。    3.5 光照 6月份早8时室外日光8万勒克斯,室外阴处660勒克斯;130平方米库内装36支60瓦日光灯管,距灯管50厘米处为650勒克斯:上、中、下菇架处分别平均为123、59、41勒克斯,这样的光强度对蘑菇是足够了(但对白灵菇的需求相差甚远)。    3.6 病虫害防治 夏季栽培,冷库容易爆发病虫害。例如,蘑菇栽培需要高温高湿条件(例如后发酵),床架多是竹木结构,极易生霉。因而必须树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思想意识,认真进行菇房内外的全面消毒,一般用甲醛熏蒸后,再用波尔多液进行喷涂,最好采用高温蒸汽杀菌。此外注意清理一切污染源,这是整个防治工作的基础。
评论
评论
发 布

《冷库改作菇场技术》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