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防腐剂的类型介绍
时间:2022-11-11 13:06:40
来源:网络
浏览:93次
一、浸渍型防腐剂 这类防腐剂主要制成水溶液或与其它成膜剂及助剂等配合用于浸渍果实,从而达到杀灭或控制果实表面或内部病原菌,是最常用的防腐剂。主要有: 1、防护性杀菌剂:计有硼砂、山梨酸及其盐类、邻苯酚钠(SOPP)等。是2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发展的第一代柑桔防腐剂。对果实表面的病原菌有杀灭作用,但不能杀灭早已进入果实内部的病原菌。 硼砂是最早的柑桔防腐剂,5%-8%的硼砂溶液在40-48℃下浸果,能有效地减少多种霉菌引起的腐烂。因为残留和污染水源问题,50年代被淘汰。 山梨酸及其盐类是一种最安全、毒性最低的防腐剂和食品添加剂。一般以2%山梨酸钾水溶液浸果,在酸性条件下,发挥其杀菌作用。 邻苯酚钠是由邻苯酚(OPP)加氢氧化钠而成,以邻苯酚起杀菌作用。其浓度为2%并加入1%的六胺及2%的氢氧化钠,pH值保持在11.5-12之间,否则易产生药害。 2、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是70年代应用的第二代柑桔防腐剂。目前仍是柑桔防腐的主要杀菌剂之一。主要有苯菌灵(苯莱特)、托布津、甲基托布津、多菌灵(苯并咪唑44号、MBC)、噻菌灵(涕必灵、特克多、TB1)等。 这类药剂专化性较强,能抑制病原菌的细胞分裂,干扰核酸合成和细胞核与细胞分裂。有内吸性,能透过果实表皮,杀灭刚入侵的病菌,对果实伤口的再侵染有预防作用。一般使用500-1000mg/L就可以有效地控制柑桔青绿霉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但长期使用容易导致病菌细胞单基因突变,而产生抗药性,存在交互抗性。并且对黑腐、褐腐、酸腐病菌无效。 苯菌灵不能与碱性药剂混用,使用浓度一般为250-500mg/L;噻菌灵的使用浓度为1000-2000mg/L;甲基托布津不能与铜制剂混用,使用浓度一般为500mg/L;多菌灵常用浓度为500-100mg/L。 3、新型防腐剂:八十年代以来,柑桔青绿霉病菌对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以抑霉唑为代表的第三代柑桔防腐剂开始应用。主要有抑霉唑(伊迈唑、戴唑霉、万利得)、双胍盐(培福朗、开拿白)、咪鲜胺(施保克、扑霉灵)及其混剂(施保功等)。 抑霉唑是一种内吸性广谱杀菌剂,能影响病菌细胞膜的渗透性、生理功能和脂类合成代谢,从而杀死霉菌细胞,具有保护及治疗功能。与苯并咪唑类无交互抗性,对有抗性的柑桔青绿霉病菌株有特效,对蒂腐、炭疽及黑腐病菌亦有效。但对酸腐、褐腐病菌无效。采后浸果处理常用浓度为500-1000mg/L,在蜡处理中可使用2000-3000mg/L。 双胍盐是一种抑制类脂生物保成的广谱杀菌剂,能有效地对抗果实受伤部位的青绿霉菌感染,包括对苯并咪唑的抗性菌株。对酸腐病菌有特效,因其有毒性被禁用。 咪鲜胺为咪唑类广谱杀菌剂,其化学结构与抑霉唑相似。它通过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而起作用。咪鲜胺与抑霉唑存在交互抗性,不宜混用或交替使用,因咪鲜胺商品制剂施保克、扑霉灵及其混剂施保功价格便宜,可以取代抑霉唑,常用浓度为500-1000mg/L。 4、中草药煎剂:近二十年来,中草药煎剂用于柑桔防腐的研究日益增多。中草药对人体无毒、含有天然的抑菌、杀菌成分,并且有良好的成膜特性。现在研究利用的主要有高良姜煎剂、魔芋提取液、大蒜浸提液等。但是,由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大批量生产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尚未大量利用。 5、农用抗菌素:它是拮抗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大多具有内吸性和选择性强,治疗作用大于保护作用,不污染环境的优点。该制剂用于柑桔防腐的研究和开发,在我国起步较晚,却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主要有武夷菌素(农抗BO-10)、农抗120、多氧霉素(多抗霉素)等。但尚需进一步研究完善。 二、熏蒸型防腐剂 指在室温下能够挥发,以气体形成抑制或杀死果实表面病原菌的一类防腐剂。使用中有的可直接采用熏蒸法杀菌,也有的是加入乳化剂或液蜡中浸渍或加入包装物料中,使药物挥发以杀菌。应掌握好使用浓度和熏蒸时间,熏蒸处理后果实要避免第二次造成伤口感染。该剂主要有仲丁胺(2-AB)及其衍生物溴氯烷和联苯等。 仲丁胺是一种碱性表面广谱杀菌剂,可以抑制柑桔青绿霉菌孢子的萌发或使其畸形而丧失侵染能力,但对酸腐、蒂腐病菌无效。熏蒸后的果实留有异味而被限制使用。 联苯用于熏蒸处理,以气体形式对柑桔青绿毒菌的孢子形成起抑制作用,对蒂腐、灰霉、褐腐病菌亦有效,但对酸腐、炭疽病菌无效,因被熏蒸的果实有异味以及残留已逐渐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