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玉带凤蝶的特征及防治方法

时间:2022-11-11 13:07:35 来源:网络 浏览:77次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5-32毫米,翅展90-100毫米。全体黑色,头大,触角棒状,胸部背面有10个小白点排成2纵列。雄成虫前翅外缘有7-9个黄白色斑点,愈近臀角者愈大。后翅外缘呈波浪形,有一处突出如燕尾状。翅中部有黄白色斑7个,横贯全翅似玉带。雌成虫有2型,一种称Crgus型,与雄虫相似,但后翅近外缘处有半月形深红色小斑点数个,或于臀角上有一深红色眼状斑。另一种称Polytes型,其前翅外缘无斑纹,后翅外缘内侧有横列的深红色半月形斑6个,中部还有4个大型黄白色斑。卵圆球形,表面光滑,直径约1.2毫米。初产时淡黄色,后变为黄色,近孵化时变为灰黑色或紫黑色。幼虫各龄幼虫体色差异甚大,一龄黄白色;二龄淡黄褐色;三龄黑褐色;四龄鲜绿色,具白色斑;五龄绿色,体长36-45毫米。老熟幼虫头部黄褐色,第四、五2节两侧有斜形黑褐色间以黄、绿、紫、灰各色斑点花带1条,第六腹节两侧下方有近似长方形斜行花带1条,近背面各有紫灰色小点1枚。四龄幼虫体上斑纹与老熟幼虫相似,三龄前体上有肉质突起和淡色斑纹。蛹呈菱角形,长30-35毫米。头棘分叉向前突出,胸部背面隆起如小丘,两侧稍突出。胸、腹部相接处向背面弯曲,腹部第三节显著向两侧突出。    [发生规律]    玉带凤蝶在广东每年发生6代,均以蛹附着在柑橘和其他寄主植物的枝干及叶背等隐蔽处越冬。在浙江黄岩橘区,各代幼虫的发生期分别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中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虫白天活动,飞行力强,喜食花蜜。卵多散产于枝梢的嫩叶尖部,在每叶上一般只产1粒。初孵幼虫先食卵壳,再开始取食芽叶。随虫龄增大,吃光嫩叶后转食老叶。五龄幼虫每头一夜可食5-6片橘叶。    [防治方法]    (1)人工捕杀。成虫在早晨露水未干前多静止于枝叶上少动,白天则在橘园、花圃、菜地和其他蜜源植物上飞舞,可用捕虫网捕捉。另可在新梢期捕杀卵、幼虫和蛹。    (2)保护利用天敌。赤眼蜂和凤蝶金小蜂等天敌对玉带凤蝶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在药剂防治和人工捕杀时应注意保护。    (3)药剂防治。根据发生情况进行挑治,并尽量与其他害虫的防治结合进行。防治玉带凤蝶的有效药剂有:Bt制剂(每克100亿个孢子)200-3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2.5%溴氰菊酪乳油1500一25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3%莫比朗乳油25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2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或90%晶体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等。 
评论
评论
发 布

《柑桔玉带凤蝶的特征及防治方法》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