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草莓无公害栽培技术
时间:2022-11-11 15:08:25
来源:网络
浏览:99次
1 优选品种与壮苗 根据黑龙江省不同区域的气候与土壤特点,可选择戈雷拉、春香、威斯塔尔、宝交早生、明晶、鬼怒甘和红手套等。选用种苗时,一定保证其纯度在98%以上。壮苗标准:具有5~6片展开叶,根茎粗1.0厘米以上,苗全株重20~30克,根重占1/3,无病虫害。其中促成栽培要求花芽分化早,花芽发育充实;半促成栽培与露地栽培也要求花芽分化良好。 2 栽培方式 寒地最适合80~100厘米宽的平畦,畦高出作业道10~15厘米,南北走向。栽3~4行,促成栽培要地膜覆盖(最好是黑膜)。行距20~ 25厘米,株距15~20厘米,挖穴栽苗,栽6600~10000株/亩。最好带土栽培,要求上不埋心,下不露根,新茎弓背边行向里。栽后要保证水分充足,直到成活。 3 平衡施肥 基肥一定要用腐熟的有机肥,露地栽培一般要求5000千克/亩以上,促成栽培要求10000千克/亩以上,保证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追肥忌用含氯肥料,使用的肥料必须是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已经登记或免于登记的肥料。根据草莓的需肥规律和土壤保肥能力,进行平衡施肥。施肥原则是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化肥的补追主要是保证磷、钾元素的供给,主要品种包括过磷酸钙、硫酸钾。 4 灌水与湿度控制 不提倡大水漫灌,为便于在草莓生产期间随时浇小水或施肥,可在高畦面上两边加上小土埂,做成小平畦,这样可避免大水漫灌,有利于根系发育。但促成栽培一般在保温后将小平畦去除、做成龟背状高畦、覆盖黑色地膜,来提高地温与保湿。一般保证地表85%的空气湿度即可,控制浇水次数,防止降低地温,以及避免空气湿度过大来减少灰霉病的发生和蔓延。开花期的草莓生长环境湿度要严格控制,过湿不仅严重影响其花粉的传播,还会造成花器败育而造成落花、落果、畸形果。因此,花期要求低湿度,空气流通,此期间减少或控制灌水,花蕾更不能沾水。 5 防病治虫要预防先行,禁用化学农药 根据病虫的消长规律,确定防治策略,准确把握防治适期,准确选用适宜的农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多采用植物性农药、物理方法及生物防治方法进行防病治虫,如采用蔓佗罗汁、大蒜汁等进行病害防治,用姬小蜂防治蚜虫、用人工捕捉法控制害虫数量等。尽量控制化学农药的施用,保证果晶农药残留不超标。在草莓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适量、交替使用农药,以增强药效,延缓害虫的抗药性产生。草莓鲜果农药残留量与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时间的长短有直接关系。间隔期短则农药残留多,反之则少。要求在草莓采收前或用药后间隔10天左右才能采收上市,对残留期长的农药,如吡虫啉、扑海因等应在用药后15天以上才能采收上市。 6 放蜂与人工辅助授粉 草莓是异花授粉浆果植物,花期借助蜜蜂传粉,一般300平方米左右的棚室放置一箱蜜蜂,采集花粉的室温13~20℃,可明显提高坐果率,减少畸形果,这对明晶、全明星等柱头高于雄蕊类的品种显得更为重要。花期提高温度,降低湿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特别棚室加强通风,有利于授粉,提高结实率。 7 安全越冬与保护 在越冬前喷洒植物生长抑制剂、矮壮素、抑制蒸发剂等,促进花斗分化、株型紧凑,抗寒力显著提高。有效利用作物秸秆、草帘、塑料薄膜、锯末、松针、马粪和土壤等,根据冬季温度实况,采用单层覆盖或多层覆盖防止冻害发生。在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以一层草帘上加4~6厘米厚的作物秸秆,再加上一层塑料薄膜的3层覆盖效果最好,积雪厚的地区,夹一行或数行风障,拦住积雪,使草莓植株被雪厚厚的盖一层,而不会受到严重伤害。无覆盖条件的地区,可垒土墙、建防风林等来改善草莓园小气候,使冷害降到最低限度。 8 克服枯秧与提纯更新 冬季采用地表覆盖,减少早春干旱,避免因气温升高时,秧苗水分蒸发量大,而这时节的地温仍然较低,根系不能吸水补充,秧苗失水而枯黄。草莓的浅根系也是易产生冻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同样易造成枯秧。病虫危害也会造成植株地上部的生长发生混乱,生长出现障碍,多表现萎缩,最后全株枯死。因此,早春要及早耙地松土,来提高地温,增施有机肥。避免大水漫灌及大旱,使土壤的通透性良好,使根系尽快恢复正常,并促进新根的产生。 在同一生产园区经过多年生产应用的品种会出现退化、产量降低现象,因此,要通过去劣、去杂、提高纯度、繁育壮苗等手段达到提纯更新。同一地块3~4年要调换良种,达到稳产、丰产。 9 果实保鲜 防止采收前水与泥的污染。现多用垫果的方法(用塑料薄膜、硬质板等)将果与土壤隔离开,防止灌水与耕作时将水与泥溅到果上。而流行一种做法是采用防水果袋套袋法,袋口不要扎得过紧,其生产的果实鲜艳、洁净、商品档次高。不能使用保鲜剂,长时间草莓浆果存放,要采用冷库贮藏与气调贮藏法。草莓气调贮藏的适宜气体成分是:二氧化碳4%~5%,氯2%~3%,氮92%~94%,气调贮藏草莓的时间为10~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