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种植管理技术

时间:2022-11-11 15:11:47 来源:网络 浏览:114次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茄子生长习性:

茄子喜温作物, 较耐高温, 结果的适宜温度为25~30℃。对光周期长短的反应不敏感, 只要温度适宜, 从春到秋都能开花、结实。以露地栽培为主, 北方早春利用温床或阳畦播种育苗。由于茄子的结果期长, 除要有充足的基肥外, 还要求多次追肥 (氮肥为主, 适当增施磷肥、钾肥) 。主要的虫害有地老虎、绵疫病和黄萎病等。

品种选择:

选择耐低温、弱光、早熟的品种。如:黑玉、沈茄一号、齐杂茄二号、绿圆茄、黑圆茄二号、永丰黑杂茄等。

浸种催芽:

首先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 用水量为种子量的5-6倍, 不断搅动, 并保持55℃水温10-15分钟, 然后在其自然下降的水温中浸种8-12小时。茄子种皮厚, 吸水困难, 如果种子未经充分发酵更难发芽, 要先用0、2-0、5%的碱液清洗, 并用清水反复搓洗, 直至种皮洁净无粘液时再浸种。也可先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行浸种。浸种过程中, 每5-8小时换1次水, 当种子充分吸水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捞出, 用多层湿布或麻袋布包好, 甩掉水后放入容器中, 置于温暖处催芽。茄子发芽适温为25-35℃, 因种子成熟度不一催芽袋中的温度和氧气不均, 会造成种子萌芽不齐, 因此, *采用变温催芽, *中适温30℃占8小时, 20℃占16小时, 5-6天后, 即有75%的种子露白, 出芽整齐一致。催芽期间要经常翻动种子包, 有助于种皮气体交换。

播种:

茄子生长要求较高的温度, 温室*采用播种箱播种, 这种方法可以随意搬动, 便于调节温度和光照。先在播种箱内铺一层厚3厘米的营养土;浇足*次水, 待水渗下去后, 撒一层细土, 撒播或沟播种子, 播后覆1厘米厚的细土, 再覆盖塑料薄膜, 种子出土时及时揭掉。

定植时间应选择寒流刚过的回暖期, 根据北方气候条件的规律, 选择这种定植时期可以保证幼苗定植后的3-5天内维持晴好天气, 有助缓苗。定植当天应在10-14时高温期进行。

管理:

茄子定植后*的困难是地温不足, 因此在定植后的低温季节要加强防寒保温。定植后7-10天, 保持室温30℃以上, 以此来提高地温, 补充夜温, 尽快缓苗。并尽量保持地温稳定在16-18℃。缓苗期过后, 植株开始正常生长, 每天都要注意揭帘见光, 如光照不足极易造成落花。缓苗后门茄花开放, 进入结果期, 此时应注意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关系, 将室温降到白天25-30℃, 夜间15-17℃, 这样既可以使茄子开花结果, 又可以枝叶繁茂。室温超过25℃时开始适量放风, 排除室内过多的湿气, 增加二氧化碳含量, 提高光照强度, 减少落花。即使是阴天也要坚持适量放风, 只是要格外注意放风量和放风时间。

茄子定植浇过缓苗水后至门茄开花期间, 不再浇水, 直至门茄普遍长到3厘米大, 再行浇水施肥。*次肥水量可大一些, 亩施硫酸铵10-20公斤或粪稀1000公斤。对茄开始膨大时给第二次肥水, 以后10-15天浇1次肥水, 结果中后期不能缺水缺肥。

茄子属喜光作物, 但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自然光照很难满足需要, 造成植株徒长, 出现短柱头花, 造成果实畸形。因此, 除每天清扫温室屋面外, 还要张挂反光幕, 以缩小温室中后部光照差距, 增加光照强度。

茄子花开前2-3天用25-30ppm, 4-4涂抹果柄, 或喷花, 每花只处理1次, 不可重复, 也不能把药液洒到叶子上。

及时整枝,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门茄膨大后, 将门茄以下萌芽的侧枝和下部老叶摘去, 第二果实 (对茄) 下的腑芽也要抹去。

结果盛期适当加大肥水量, 一般7-10天浇1次水, 化肥与有机肥交替使用。同时加大通风量, 满足光合作用所需, 促进果实成熟。

病害及防治:

茄子黄萎病, 定植后不久即会发病, 遇低温定植, 发病早且重, 但以坐果后发病面积*, 病情*重。发病初期植株半边下部叶片近叶柄的叶缘及叶脉间发黄, 后渐渐发展为半边叶或整叶, 叶缘稍向上卷曲, 有时病斑仅限于半边叶, 引起叶片歪曲。早期发病茄株呈萎蔫状, 早晚或雨后可恢复, 后叶片变为褐色, 全株萎蔫, 叶片脱光, 整株死亡。严重时, 往往全叶黄萎, 变褐枯死。该病多数为全株发病, 少数仍有部分无病健枝。发病时:多由植株下部向上逐渐发展, 严重时全株叶片脱落。发病株矮小, 株形不舒展、果小, 长形果有时弯曲。纵切根茎部可见到木质部维管束变色, 呈黄褐色或棕褐色。

发病规律:

茄子的黄萎病是真菌浸染引起。病菌以休眠菌丝、厚垣孢子和微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越冬, 成为翌年的初浸染源。病菌通过混有病残体的肥料、带菌土壤和茄科杂草, 借风、雨, 人、畜及农具传到无病田。第二年病菌从根部的伤口或直接从幼根表皮、根毛侵入, 后在维管束繁殖, 并扩展到枝叶, 该病在当年不进行重复浸染。发病*适温度为19℃~24℃, 菌丝、菌核在6℃时10分钟后致死。一般气温低, 定植时根部伤口愈合慢, 利于病菌侵入;地势低洼, 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 灌水不本当及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 与非茄科或瓜类作物轮作3~4年。

(2) 选用无病种子和抗病品种;施足腐熟有机肥。

(3) 及时拔除病株深埋或烧毁, 并在根际土壤中灌注药液消毒杀菌。

(4) 种子消毒处理, 种子先用冷水预浸3~4小时, 再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 阴干备用。

(5) 药剂防治方法, 定植时施药:茄苗定植时用1菌根消1000倍液浸苗根部, 定植后并用此药液灌根, 每株灌药液250毫升。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每株500毫升每10~15天*, 连灌2~3次。

评论
评论
发 布

《茄子种植管理技术》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