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的栽培技术

时间:2022-11-12 09:55:35 来源:网络 浏览:115次
生姜(Zingiberoffcinale)又名怂、姜、黄姜、腾荷科。生姜以肉质根供食,除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外,还含有姜辣素〔姜油酚(C17H26O4)、姜油酮(CllH14O3)、姜烯酚(C17H2403)和姜醇(C15H260)]等,因含有特殊的香味,可做香辛调料。亦可加工成姜干、糖姜片、咸姜片、姜粉、姜汁、姜酒和糖渍、酱渍,除此以外还可作香料和药材。姜有健胃、除湿、祛寒的作用,在医药上是良好的发汗剂和解毒剂。(一)生物学特征特性生姜不用种子繁殖,而用姜块行无性繁殖,所以没有主根,属浅根性作物。生姜种植以后,从幼芽的茎部发生数条不定根,其上发生若干条小侧根。进入旺盛生长期后还可从姜母和子姜上发生若干条肉质根,这些肉质根也具有一定吸收能力。生姜的茎分地上茎及地下茎两种。1.地上茎生姜的地上茎直立,高60厘米~100厘米。地上茎中有的品种分校数少,茎秆粗壮,称疏苗类型,有的品种分枝数多,茎秆较细称密苗类型。2.地下茎生姜的地下茎称为根茎,既是产品器官,又是繁殖器官。根茎的形成过程是:当种姜发芽出苗后,逐渐长成主茎。随着主茎的生长,主茎基部逐渐膨大,形成一个小根茎,通常称为“姜母”。姜母两侧的腋芽可继续萌发出2~4根姜苗,即一次分枝,其基部逐渐膨大,形成一次姜块,称为子姜。子姜上的侧芽继续萌发,抽生新苗,为第二分枝,其基部膨大形成二次姜块,称为孙姜。如此继续发生第三、第四、第五次姜块,直到收获为止,便形成了一个由姜母和多次子姜组成完整的根茎。在一般情况下,生姜的地上部分分枝越多,地下部分姜块也越多,越大,产量也越高。生姜的叶披针形,互生,叶片下有革质的叶鞘包着茎部,叶片与叶鞘相连处有一孔,新生叶从此孔抽出。生姜要求温暖的环境条件,在16C开始发芽,22C~25C条件下发芽较快,30C以上发芽虽快,但芽子细弱。茎叶生长期以25C~28C为宜,白天最好保持20C~25C,夜间保持18C,昼夜有一定温差,有利于物质的积累,15C以下姜苗基本停止生长。生姜生长喜阴不耐强光,姜苗在高温强光条件下植株矮小,叶片发黄,叶片中叶绿素减少。但连续阴雨,光照太弱对姜苗不利。生姜发芽阶段及根茎在土中膨大需要黑暗。根茎的形成与日照长短要求不严,但以自然光照条件下生长为好。生姜要求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丰富、通气良好、便于排水的土壤。在沙性土中栽培,生姜发苗快,保水保肥力差,有机质含量低,产量也较低,但所产的生姜光洁美观,含水量少,质粗味辣,姜的晒制率高。粘性土保水保肥力强,有机质含量高,土质肥,产量也较高,但含水量多,质细嫩,味淡,姜干晒制率低。生姜喜微酸性土壤,以PH5~PH7的范围内较好。生姜属浅根性植物,吸水能力不强,不能充分利用土壤深层水分,需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生姜对肥料的要求以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居第三位。(二)品种生姜在我国分布虽广,由于都用无性繁殖,其品种不及其他蔬菜多。江淮流域主要优良品种有山东的莱芜片美、浙江嘉兴的红爪姜、黄爪姜、安徽铜陵的白姜、舒城的黄姜、天长姜等。全国著名的生姜品种还有广州的疏轮大肉姜、密轮细肉姜、湖北的枣阳生姜、贵州遵义的白姜、云南玉溪的黄姜、陕西汉中的黄姜、四川的健为姜和东北的丹东姜。(三)催芽播种l.催芽生姜在催芽前需经选姜、晒姜、消毒等种姜处理。生姜应该利用充分老熟的姜块作种。江淮流域在11月上旬初霜前收获,在距姜块2厘米~3厘米高处将茎部切断,经贮藏过冬,3月中旬出窖,进行选姜、晒姜。生姜应选颜色鲜黄,有光泽,组织致密,芽口多而完整,无伤痕、无潮解、无发汗现象的老姜作种。对腐烂、发霉或过小的姜块应予剔除。选出的种姜,为进一步鉴定其好坏,一般晒2~3天。晒后如姜块松软表示受过冻;发黑表示受过涝;紫黑色表示受过热;瘪皱无光表明是病姜。对于这些不正常的生姜应予剔除。应选饱满发亮的健姜作种。为防止病菌感染,可选用下列一种药剂进行消毒。(1)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3小时,闷12小时,浸闷过的姜块用清水洗净;(2)用1:1:120倍波尔多液或20%草木灰液浸种20分钟;(3)用0.l%的401抗菌剂浸种1小时。浸种液的重量相当于种姜重量的2倍。生姜催芽的传统方法很多,如山东莱芜用坑上催芽法、滕县用席篓催芽法、浙江临平用熏姜灶催芽法。除了这些传统方法以外也可用冷床、温床、塑料大棚、温室等催芽。催芽工作中最主要是调节温度。不论采用哪种方法,均以保持20C~28C范围内的变温为好。前期20C~22C,中期25C~28C,后期22C~25C,这样有利于培育壮芽。2.播种生姜的生长期长,必须施足基肥,为节省肥料,可用集中施肥的方法,即按预定的行距开沟,在沟中施基肥。基肥以饼肥为好,每亩(1亩=667平方米)用豆饼75公斤~100公斤。如无饼肥,可用其他优质肥料代替。如每亩(1亩=667平方米)用厩肥5000公斤~7500公斤,加草木灰75公斤~100公斤,再加过磷酸钙25公斤,使粪土混匀,再盖上原来掘出的土,将沟面平整后即可播种。种姜姜块的大小对植株的生长和产量有明显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种姜的姜块越大,姜苗生长越旺,产量也愈高。经试验证明种姜块的大小以70克~100克为宜,每亩(1亩=667平方米)用姜种400公斤~500公斤。种姜与马铃薯芋头等不同,播种出苗以后种姜并未腐烂,收获时姜种的重量比原量只减轻3%~6%,不仅可以回收,而且香味更浓,品质更好。但在生产中由于种姜价格很贵,非自留种姜难以达到这样大的用种量。生姜种植的密度,根据肥力状况,可分为三类:(1)肥力高的丰产地,可采用行距53厘米,株距18厘米~20厘米,每亩(1亩=667平方米)可种6250~6500株。(2)肥力中等的姜地,可采用行距50厘米,株距18厘米~20厘米,每亩(1亩=667平方米)可种6700~7000株。(3)肥力低的姜地,可采用行距53厘米,株距16厘米,每亩(1亩=667平方米)可种7500株。一般种生姜每个姜块上只留一个壮芽,但江苏新沂等地试验用双芽下种,也是夺取生产高产的有效途径之一。生姜虽耐阴,但种植过稀不能充分利用阳光和地力,因而产量不高,可在增加种植密度中挖掘增产潜力。种生姜前作好开沟、施肥。盖土、平土、浇水,待水分下渗后再排种。排种时为了在生长期中便于“偷娘姜”,有人主张将姜芽向下,发芽时使生姜由下向上伸长,在“偷娘姜”时,只要将种姜向下一按,就与植株脱离,能节省劳力,避免伤根。排好种姜后应随即覆土4厘米~5厘米,重庆市姜农为生姜早熟、优质、丰产,还用地膜覆盖,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四)田间管理1.追肥生姜很耐肥,在生长期中追肥2~3次。追3次肥的可在冒芽、“偷姜”及拆棚时进行。追2次肥的在“偷姜”及拆棚时进行。冒芽及“偷姜”期间施肥的目的,在于促进地上部分生长,拆棚时施肥主要是促进姜块膨大。一般每亩(1亩=667平方米)用硫酸铵25公斤~30公斤或人粪尿1500公斤~2500公斤。根据传统经验认为,栽生姜以菜籽饼或豆饼肥效完全而持久,尤其是饼肥。追肥的种类还与产品用途有关,如用来作干姜的,在生长期中应多施草木炭;用来作为菜用嫩姜,则应多施氮肥。无论何时,生姜忌用新鲜黄粪和马粪.否则病害严重。2.灌溉和排水在播种后出苗前要维持干燥,以提高土温,加速出苗。从出苗至收获前,土壤不宜过干,以免影响产量。在梅雨季节应该注意排水,立夏以后,特别是立秋至秋分,生长最快的季节,每天灌溉一次,灌溉时间应掌握在天凉、地凉、水凉时进行,在水量上以浇深浇透不积水为原则。3.遮阳生姜喜温,不耐强光和炎热,夏季必须适当遮阳,才能生长健壮。遮阳方式有下列几种:(1)间套作遮阳:宜兴将百合与生姜套作,利用百合植株为生姜适当遮阳,也可在丝瓜棚下种几行生姜。(2)搭棚遮阳:江淮流域在6月中旬以后,应及时搭平顶棚遮阳。棚高1米左右,顶上夹放麦秆或油菜秸遮阳。棚架不能过低,麦秆、油菜秸等遮阳物铺得不能过密,否则植株容易徒长,地下茎瘦弱不能丰产。处暑至白露间气温已凉爽,应及时拆棚。(3)插姜草遮阳:在山东及苏北地区用此法,按东西行向种植生姜,在行的南侧距姜行15厘米左右开小沟,插短芦苇、树枝或麦秆等,交互编织成花篱状,高40厘米~50厘米。插姜草和拔姜草的时间与搭棚、拆棚时间相同。此法适于苏北、淮北地区。4.中耕、培土生姜中耕除草很重要,姜农称“九锄棉花,十锄姜”。生姜每月要中耕一、二次,常和灌水、施肥、培土结合进行。小暑和大暑之间撩沟培土能降低土温,有利于姜块的形成,最好分次培土,每次培土3厘米~6厘米,以防姜块外露,降低品质。经过培土的姜块皮薄、节长、品质好。也有采用地面铺草来降低土温,保持土壤湿度。5.病虫防治生姜的主要病虫害是姜瘟和玉米螟。(1)姜瘟:又称姜腐烂病,多在雨季发生,严重时全田植株在l~2日内全部凋萎。主要危害根茎、茎,叶也能受害。植株靠近地面处先发病,根茎上病斑初为水浸状,黄褐色。内部组织灰白色,并逐渐发软腐烂,具恶臭,最后只剩表皮。叶片萎蔫卷缩,由黄变褐,直至枯死。防治方法:切断传染途径,实行轮作,严格选用无病姜种,播种前进行种姜消毒。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栽种,底肥应多施草木灰等钾肥,提高抗病力。进行多次培土,以利根茎生长和田间排水。发病时及时拔除病株,在病穴内撒石灰消毒、喷洒80%代森锌600倍液或50%代森铵1000倍液。贮藏前进行干热处理,即放在30C~33C的温度及90%~95%湿度的室内保存8天,以促进伤口愈合,再进窖贮藏,窖温以12C~15C为宜。(2)玉米螟:在玉米螟产卵期可喷90%敌百虫800~1000倍药液,发现生姜叶片干尖、并有虫口时,可灌注80%的敌敌畏1000~1200倍药液,连灌3~4次即可控制。(五)采收留种1.收种类种姜发芽后,其所含营养物质并不完全消耗,也不腐烂,仍、可收回来,称为“收娘姜”或“偷姜”。娘姜可以等新姜成熟时一并收获,也可在生长期中单独先收,在苗高15厘米~18厘米,具有4~5叶时采收。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在夏至到小暑期间采收。采收方法是先将种姜上的土掘开一些,一手用手指把姜株的主茎和分株压住,不使姜块晃动,另一手用狭长刀子或竹签把种姜掘出。注意尽量少挖土少伤根。收后立即培土、追肥,以促进生长。收回的种姜与播种时的种姜相比较一般损耗3%~6%,多的也有损耗10%~30%。2.收嫩姜江淮流域从白露开始收嫩姜,最早也有在立秋收获,采收愈早产量愈低。嫩姜组织柔嫩含水分多,辣味少,产量低,每亩(1亩=667平方米)仅产600公斤左右。3.收老姜老姜一般在大部分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收。这时地下根茎已充分膨大,留种用的生姜也应在这时收获。江淮流域约在霜降到立冬期间收获。一般每亩(1亩=667平方米)可产1000公斤~2000公斤,高产地块可达3000公斤~5000公斤不等。留种生姜应选单株产量高,姜块大,无病虫危害的老熟姜块做种。收获前半月,约在10月下旬停止浇水,进行烤苗,并挖除病姜,初霜来临前收获。在不受冻害的情况下应力争晚收,以增加产量。选择晴天土壤较平时采收,姜秸用剪刀在离姜块2厘米~3厘米处剪平,即与各姜秸中心顶芽上部剪平,不损伤顶芽,以免影响明年种姜发芽。此外,还需剪去须根,剥去母姜。随收随窖,如遇天雨不能及时贮藏,可在室内晾放,在地面铺厚30厘米左右,上盖湿润细沙3厘米~6厘米,以保温保湿,待天晴转暖时再贮藏。(六)贮藏加工1.贮藏生姜贮藏前期窖温不能高于20C,后期应保持10C左右,相对湿度以80%~90%为宜,进窖初期应多检查,半月后可以每月抽样检查。发现姜块或姜块内维管束变色,应立即进行翻窖处理,防止在窖内烂姜。江淮流域生姜的贮藏方法有用井窖贮藏、坑道贮藏及半地下式生姜贮藏室等。(1)井窖贮藏:井窖贮藏是在背风向阳的山坡地上向下挖一坛式窖,口径60厘米左右,深2米,下部直径1.0米~1.3米,向井壁两侧挖短坑道,长、宽、高各1米左右作姜窖,窑顶呈拱形,底部外低内高,两边挖小沟排水,大小视姜种数量而定,一般1立方米可贮姜块250公斤~300公斤。贮姜时姜块竖排,每排一层生姜,盖一层5厘米~6厘米厚湿润的细沙,堆到顶后用河泥封口,中间嵌两块可活动的砖,供检查用。井口要防止雨水流入,天冷时用茅草堵好防寒。(2)坑道贮藏法:选背风向阳的山坡,侧向掘进,挖一短坑道,长2米~3米,里面稍大,两侧再挖两个短坑道贮姜,其方法与井窖内的姜窖相似。(3)半地下式贮藏室:在无山坡,地下水位较高不能挖井窖、坑道的平原地区可建地下式生姜贮藏室,即将贮藏室高度的一部分建在地平线以下,地下水位线以上,以利保温。这种半地下式生姜贮藏室在室内还需用砖木建姜窖贮藏,以利防潮保温便于管理。2.加工生姜采收后经挑选、分级、清洗、刮皮、刨片、漂水、照晒、盐渍、拌糖、烘干等十多道工艺,可加工成桂花姜、糖姜、醋姜、酱姜、糟姜、姜粉、干姜等。菜用生姜通常加工成腌渍生姜、酱制生姜、豆鼓生姜及冰姜四种。现将最基本的腌渍生姜及酱制生姜加工方法分述如下;(1)腌渍生姜:先将原料去茎、掰开、洗净、脱皮后,在腌制生姜的缸底铺一层细盐,约0.5公斤,然后放一层生姜一层盐,务使每块生姜都沾上食盐,为促进盐分迅速渗入姜内,撒盐时可撒一些浓盐水。经l~2天后缸内有卤水,姜块表皮出现皱缩时,再将姜块上下翻拌,再加入15%~18%的浓盐水,使未入卤水的姜块浸没于盐水之中,以免姜块暴露于空气中霉变。腌制生姜用盐比例是100公斤鲜姜,用盐16公斤~18公斤。如贮存期在一年以上则用盐量应20公斤~22公斤。调制浓盐水的比例是每100公斤的水放盐26公斤~28公斤。以波美表测盐水浓度以18度~20度为宜。正常腌熟的生姜应该是卤水淡黄。如发现部分姜块变成灰黑色时,应立即取出生姜及时翻缸,另换新盐。(2)酱制生姜:又名咸生姜。将鲜姜如前法洗净脱皮后,放在日光下晒7~8成干,然后放入甜面酱内,或放在味鲜色浓的酱油中,浸渍7~10天后即成酱生姜。
评论
评论
发 布

《生姜的栽培技术》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