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蓝菜白蝶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芥蓝菜白蝶:
【害虫鉴定】幼虫为害,初孵幼虫先在叶背面啃食叶肉,残留上表皮,形成许多小凹坑;随着虫龄增加可将叶片吃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吃光叶肉,仅留叶脉和叶柄。 菜粉蝶又叫菜白蝶,幼虫叫菜青虫,属鳞翅目、粉蝶科。成虫体长15~20毫米,翅展45~55毫米。体灰黑色,翅白色。雌蝶前翅前缘和基部为灰黑色,顶角有1个较大的三角形黑斑,翅的中外方有2个圆形黑斑,呈纵向排列。后翅基部黑灰色,其前缘靠近外方也有1个圆形黑斑,当翅展开时,前后翅的3个黑斑排列在1条纵线上。雄蝶比较白,前翅基部和前缘灰黑色部分极小,翅顶角三角形灰黑斑也小,且色淡。前翅近后缘的圆斑及后翅的圆斑小或不清晰,有的甚至消失。卵子弹头形,长约1毫米,表面有10多条纵脊纹,在纵脊间有横棱,故形成许多小方块。初产的卵淡黄色,后变深,接近孵化时呈金黄色。幼虫老熟时体长30~35毫米,头、体均为青绿色,腹面色略浅。体各节均有4~5个皱纹,体上有许多小黑毛瘤。体上密被细毛。背线淡黄色,不显着;气门线由一列黄点构成。蛹体长约20毫米,纺锤形,两端尖细,中间膨大。体背有3条纵脊,脊上有角状突起。体色多样,有绿色、黄绿色、褐色、黄褐色及灰绿色。
【生活习性】菜粉蝶各地普遍发生,各地年生代数不同。东北、华北1年发生4~5代,上海5~6代,长沙8~9代,广西7~8代。各地均以蛹越冬。越冬场所多在受害菜地附近的篱笆、墙缝、树皮下、土缝里或杂草及残株枯叶间。在北方,翌年4月中、下旬越冬蛹羽化,5月达到羽化盛期。羽化的成虫取食花蜜,交配产卵,*代幼虫于5月上、中旬出现,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春季为害盛期。2~3代幼虫于7~8月出现,此时因气温高,虫量显着减少。至8月以后,随气温下降,又是秋菜生长季节,有利于此虫生长发育。所以8~10月是4~5代幼虫为害盛期,秋菜可受到严重为害,10月中、下旬以后老幼虫陆续化蛹越冬。 菜粉蝶成虫白天活动,尤以晴天中午更活跃。成虫多产卵于叶背面,偶有产于正面。散产,每次只产1粒,每头雌虫一生平均产卵百余粒,以越冬代和*代成虫产卵量较大。初孵幼虫先取食卵壳,然后再取食叶片。1~2龄幼虫有吐丝下坠习性,幼虫行动迟缓,大龄幼虫有假死性,当受惊动后可蜷缩身体坠地。幼虫老熟时爬至隐蔽处,先分泌黏液将臀足粘住固定,再吐丝将身体缠住,再化蛹。菜粉蝶发育*适温为20~25℃,相对湿度76%左右。在适宜条件下,卵期4~8天;幼虫期11~22天;蛹期约10天(越冬蛹除外);成虫期约5天。
【防治措施】
(1)加强田间管理,铲除田间杂草,及时清除菜田内外残株落叶,可消灭一部分虫源。
(2)药剂防治。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或10%除虫精乳油2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20%灭幼脲1号悬浮剂500~1000溶液,或5%农梦特乳油2000倍液喷雾。
(3)生物防治。用Bt乳剂或青虫菌、苏云金杆菌、杀螟杆菌1000倍液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