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种马铃薯适逢其时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一、播种期。一般于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期间播种较为适宜,过早气温高易烂种,过迟生长后期处于雨水季节易发病。
二、选择品种。选择适宜惠州市种植和消费习惯的高产、耐旱、耐高温、抗晚疫病、商品性好的马铃薯品种为主。如费乌瑞它、粤引85-38、集农958等。前作收获后,即进行犁翻深耕细耙,保证松土层25厘米以上。起垄作畦,畦面宽为90厘米,双行植,沟宽25厘米,畦高25厘米。
三、施足基肥。基肥应占全生育期施肥量的2/3以上,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配合。一般亩用土杂肥或火烧土750-1000公斤,加腐熟的人畜粪300-500公斤,再加三元复合肥30-40公斤、过磷酸钙25-30公斤、氯化钾或硫酸钾10公斤作基肥。
四、种薯处理。
1、种薯消毒:将挑好的种薯摊开用200倍40%福尔马林或400倍75%百菌清溶液喷洒后,用薄膜覆盖2小时后通风晾干(不可暴晒),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2、种薯切块:于播种前*进行种薯切块。切块前每人准备两把切刀,用75%酒精或0.5%高锰酸钾溶液轮换消毒使用。切块时,要把薯肉都切到芽块上,不能仅把芽眼附近的薯肉带上,而把其余薯肉留下,更不能把芽块挖成小片或小锥体。每个芽块重*切成50克,*小不小于30克,保持有1-2个芽眼。50克左右薯块的不切块,60-100克的顺顶纵切成两块;110-150克的先将尾部切下1/3后,顺顶芽切开成3块;160克以上的先纵后横切。
五、播种规格。一般85-90厘米的双行植畦,畦内行距25-30厘米,株距25厘米左右,早熟品种适当密播,中迟熟品种适当疏播。开沟播种,播种深度5-6厘米,播种时避免种薯与肥料接触,同时将芽块在母薯上部位相同或芽长相近种薯播在同一畦上,以利齐苗管理;种薯芽尖或芽眼向上,与水平面垂直。播种后盖5-6厘米薄土层,再用稻草覆盖畦面。
六、田间管理。
1、早定苗、中耕培土:齐苗后,每棵保留1-2株壮苗,将多余弱小苗剔除,以利苗壮薯大高产。整个生育期要求培土两次,*次在苗高10-15厘米时进行,上土5-6厘米,以松土、灭草为主;第二次在封行前进行,尽量向苗根拥土,培土要宽,上土3-4厘米。
2、早追肥:出苗70%时进行*次追肥,促进苗壮,增加叶面积。以后每隔7-10天施肥*,到茎叶封行时共追肥4-5次,*次亩用复合肥10-12公斤,加尿素2-3公斤,兑水1500-2000公斤淋施;第二次亩用复合肥7-10公斤,加尿素2-3公斤,第三次起尿素用量逐渐减少,增加氯化钾或硫酸钾2-3公斤。同时,在幼苗期、结薯期、膨大盛期用“云大120”500倍液或0.3%磷酸二氢钾溶液,各喷施*叶面肥,以调节植株生长,收获前一个月可用“九二0”1克兑水75公斤喷施以延长后熟期。
3、结薯期管理:结薯期应避免植株徒长,特别是块茎膨大期对肥水要求较高,只靠根系吸收已不能满足植株的需要,可采用0.5%的尿素与0.3%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或0.8%的硝酸钾进行叶面喷施,土壤持水量保持在80%左右。另外要注意补施镁肥,即在植株高45厘米时,每亩用100克硫酸镁兑水75公斤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