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绿色高产的“定西模式”

时间:2022-11-13 04:34:23 来源:网络 浏览:97次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素有“中国薯都”核心区之称、“中国马铃薯之乡”之美誉,是国家质监总局命名的“全国马铃薯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近年来,安定区将马铃薯产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来抓,坚持“生态、优质、健康”的发展理念,稳定种植面积,扩大良种繁育,推广标准化技术,改造扩建贮藏设施,壮大龙头企业,完善培育市场体系,着力实现马铃薯生产品种专用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机械化、经营产业化、产品主食化,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脱毒种薯全覆盖,率先实行了马铃薯保险并被纳入国家政策性补贴范围,率先为马铃薯产业发展量身定做了“金薯宝”信贷产品,率先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实施。“定西马铃薯”被认定为*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定西马铃薯脱毒种薯”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种植技术

轮作倒茬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及三年内没有种植马铃薯或茄科作物的地块为宜。选择麦类、豆类、玉米等茬口,避免连作,推行薯、麦、豆类3年或5年轮作制度,预防土传病虫害。同时选择具有一定规模面积,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的水、旱川地、梯田地及坡度小于8°的旱山地种植。

深耕整地选用拖拉机配套的旱田铧式犁、全方位深松机或铲式深松机等作业机具。要求深耕20cm,深松35cm以上,以打破犁底层为宜,平均三年深松*。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深松耕,以便立土晒垡,积温熟化,接纳雨水,秋后浅耕耙耱保墒,冬季可适度镇压,以保护土壤水份,播前用圆盘耙进行耙耱整地,或用旋耕机等机具,浅耕耙耱,深度一般10——15cm为宜,使地表平整,上松下暄,耕层绵软,土块细碎,

对地下虫害严重的地块,可结合耙耱整地,一般亩用50%辛硫磷,加水4——5kg,拌入20——25kg细干土(沙)中制成毒土(沙),或用3%乐斯本颗粒剂4——5kg,均匀撒在地表,通过耕耱整地,翻入土中。

配方施肥坚持重施农家肥,氮、磷、钾配合施用的原则,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突出推广商品有机肥,不断减少化肥投入品的使用,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产量,改善农作物品质,减少环境污染。根据安定区土壤养分供应量及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结合整地亩施有机肥3000公斤,按N∶P2O5∶K2O比例,北部推广1.7∶1.3∶1.0配方,东南部推广1.9∶1.3∶1.0配方,西南部推广2.0∶1.3∶1.0配方。

覆膜播种覆膜:采用黑色全膜双垄垄侧栽培、黑色地膜大垄垄侧栽培、半膜垄作栽培、膜下滴灌栽培等多种马铃薯机械起垄覆膜种植模式。选用厚度为0.01mm以上黑色地膜,便于回收利用,以免造成对土壤的污染。

播种:在10cm土层温度稳定通过7℃——8℃时即可播种。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时,尽量采用综合机械化种植方式,可完成起垄,施肥,播种,覆土、中耕、喷药,收获等工序,提高播种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播种密度3500——4500株/亩,要求均匀一致,不重播、不漏播、不损伤种薯,深浅一致,地膜覆盖均匀严实,垄高、垄宽一致,播行直、行距一致,株距均匀。

覆土:一般在播种后10天左右开始覆土,厚度2——3cm,覆土要匀、散、碎。

田间管理化学除草:在覆土后出苗前,亩用巴斯夫田普20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进行土壤封闭除草或在杂草2——4叶期亩用杜邦宝成6——7克兑水30公斤,进行田间喷雾施药,可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

中耕培土:中耕作业以2次为宜,出苗后目测出苗率达50%、株高5——10cm时进行第1次中耕,株高20——25cm时进行第2次中耕。完成行间松土、除草、追肥、培土等工序,有利于薯块膨大,不致匍匐茎外露。

病虫害防治:以晚疫病防治为主,利用已建立的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准确预报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时间、发生程度、防治时期,做到绿色防控。一般从7月中下旬开始,用代森锰锌、大生、科佳、福帅得、宝大森、金雷、克露等药剂交替喷雾防治,每7——10天防治*。

杀秧:收获前,若秧、草较多,为便于机械化收获,可用杀秧机机械杀秧,一般在收获前10天左右进行。

种薯处理

种薯品种选择选择三代以内的高产抗旱脱毒种薯,并根据市场要求,选择适应安定区生态条件及市场需要的专用、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西南部高水肥区种植品种以克新1号、冀张薯8号、大西洋、夏波蒂、费乌瑞它、陇薯10号、陇薯7号、陇薯6号、青薯系列等为主;东南部以陇薯10号、陇薯7号、陇薯6号、庄薯3号、冀张薯8号、青薯系列等为主;北部以新大坪、庄薯3号、陇薯10号、陇薯7号等。

种薯处理在选用良种的基础上,种薯宜选择健康无病、无破损、表皮光滑、色泽鲜明,重量为50——100g大小适中均匀一致、贮藏良好具有该品种特征的薯块作种用。

催芽:播种前10——15天,放在18——20℃的室内,3——5天翻动*,10天左右长出1cm左右粗状紫色芽后即可切块播种。

切薯:切种时应在播种前2——3天进行,切块大小以30——50g为宜,每个切块至少带1——2个芽眼。准备切刀2——3把,置于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75%的酒精中浸泡消毒,一般切薯30粒时,更换刀具*。在切种过程中如遇病、烂种薯就应马上将其剔除,同时更换刀具,及时切断病菌传播感染的途径。提倡小整薯播种。

拌种用稀土旱地宝100ml兑水5kg浸种,浸泡20分钟后捞出放在阴凉处晾干待播。或用12.5公斤70%甲基托布津+2.5公斤科博均匀拌入100公斤滑石粉成为粉剂,拌10000公斤薯块。或用24.0公斤70%甲基托布津+1.0公斤72%的农用链霉素均匀拌入100公斤滑石粉成为粉剂,拌10000公斤薯块。或用甲霜灵25%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对种薯进行浸泡消毒,可有效预防马铃薯疫病的发生。或1公斤种薯用50mL浓度为2%的硫酸铜溶液浸泡10分钟,可预防马铃薯环腐病的发生。或用草木灰拌种后立即播种,可预防马铃薯黑茎病的发生。

机收及后期技术

机械收获当马铃薯植株大部分茎叶干枯、块茎停止膨大而易于脱离植株时,或在杀秧和植株完全枯死一周后,选择晴天进行收获。

残膜回收马铃薯收获后,采用机械或人工的方法对田块的残膜进行清理回收,以免造成土壤污染。

科学贮藏在入窖前2周左右,对贮藏窖用硫磺粉熏蒸或用高锰酸钾+甲醛熏蒸;或用百菌清烟剂熏蒸;或用4%的福尔马林50倍液均匀喷洒窖壁四周,2天后打开窖门。马铃薯在入窖前应及时剔除病烂薯和有伤口的薯块,分选、包装,同时在阴凉通风处堆放3天。贮存量要控制在整个窖总容量的2/3以内,当马铃薯贮藏好之后,储藏室要加强通风,温度为2℃——4℃,相对湿度以85%——90%为宜。

高产模式

定西市安定区突出黑色地膜覆盖在马铃薯种植上的应用,主推“黑色全膜覆盖+脱毒种薯+配方施肥+机械耕作+专业化防治”的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提高了马铃薯种植水平和单位面积产量。

一是加强马铃薯标准化基地建设。积极与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及马铃薯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协作,建设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种植、机械化配套、产业化管理的马铃薯标准化示范基地,突出抓好“3+3+2”技术模式推广,即:普及三项基本技术(轮作倒茬、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推广三项关键技术(地膜覆盖、良种应用、配方施肥),创新两项技术服务(机械化耕作、病虫害统防统治)。

二是开展马铃薯技术创新。以“高新、先进、适用”为目标,积极与省内农业院校、农科院所联系,开展马铃薯新品种选育试验示范。并围绕全膜覆盖多年轮作轻简化栽培、土肥水及病虫害防治,继续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和新模式的引进试验和示范工作,加强技术贮备与技术创新。共落实试验研究19项59次。

三是加强马铃薯病虫害防治。以马铃薯小气候监测DAVIS无线自动监测系统和西川的病虫害预警测报站为载体,以晚疫病防治为重点,兼顾地下害虫、蚜虫、病毒病、早疫病、环腐病及窖藏等病害的防治,指导开展以统防统治为主的综合防治示范。

四是加快马铃薯农机具推广步伐。组建村级农机服务队,实施马铃薯机播、机收等机械化耕作。依托区内农机生产企业,研制生产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农机具11类,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特色技术

黑膜覆盖

黑色全膜马铃薯栽培技术是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的启发下,经过安定区农技人员多年的试验示范研究取得的一项突破性技术,较普通全膜马铃薯相比,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是透光率低,辐射热透过少,所以能使被覆盖土壤的土温日变化幅度小。据试验测定,黑膜覆盖的土壤,在植株生长盛期,土温比普通地膜低3——4℃。由于增温幅度小,有利于促进作物根系的正常生长,特别是对土温要求不高的马铃薯等作物的生长极为有利。

二是抑制杂草。与普通地膜全膜覆盖相比,黑色地膜能阻隔阳光照射,使膜下杂草难以进行光合作用,特别对一年生阔叶禾本科杂草、越年生阔叶杂草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平均防效为98.7%,可有效的减轻杂草与马铃薯争水争肥的矛盾,节省劳力投入。

三是黑色地膜在保水、保肥和增产等方面都优于普通膜,土壤墒情较普通地膜高1%——2%。

四是黑色地膜不透光,具有减少青头薯的优点。

机械全方位深松与耙耱整地

机械全方位深松与耙耱整地技术。这是安定区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主体技术之一,是利用深松作业机具疏松土壤而不翻转土壤的一种耕作方式,是保护性耕作和旱作农业蓄水、保水的重要技术内容。该项技术有如下特点:一是彻底打破犁底层。正常耕作一般18——20㎝,而深松可达35——40㎝,不仅是畜耕、还是机耕形成的犁底层都能够被打破,进而增加了土壤的活土层。二是充分接纳天然降水。深松作业使土层断面形成一个上虚下实,左右松紧相间,底层深处有一“鼠道”的结构,像“小水库”,土壤渗水率可提高5——10倍。三是不打乱耕作土层。深松作业保持了土壤原有活土层不变,解除了板结,创造了疏松的耕层和表层,既透水又透气,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四是达到秋雨春用。秋季深松,蓄水储存,春季供作物所需。五是提高作物产量。深松为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水、肥、气等环境,有利于作物耕系的充分发育,根据近年来的实验证明,深松比未深松地能增产10%——15%。深松后的土壤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块茎的形成和发育膨大。

机械耙耱整地技术是在马铃薯播种前用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圆盘耙或旋耕机进行作业。耙地深度10——15㎝,达到土块细碎、土壤松软、地表平整、上松下暄,为播种作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马铃薯机械深施化肥与机械铺膜技术。该技术采用拖拉机配套的化肥深施机具,坚持测土配方施肥和采用量足、集中深施的原则,一般亩施有机肥3000公斤,亩施奔马牌马铃薯专用肥40——60公斤,或亩施尿素13——23公斤,磷肥38——58公斤,硫酸钾11——17公斤,或亩施尿素9——17公斤,二铵10——15公斤,硫酸钾11——17公斤。结合整地把有机肥和化肥*性施入。

铺膜主要利用大垄双行覆膜马铃薯种植机,*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起垄、喷除草剂、下颗粒杀虫药、覆膜等7道作业工序。单垄平铺,以80——90㎝地膜为主;双垄全铺膜,以120㎝农膜为主,主要以黑膜为主。在马铃薯出苗后,地下茎距垄面2厘米左右未顶破地膜前,利用马铃薯上土机,完成膜上覆土作业,覆土厚度以2——3厘米为宜,马铃薯出苗的时候不用抠破地膜,马铃薯苗可以自己钻出来的机械化技术。

评论
评论
发 布

《马铃薯绿色高产的“定西模式”》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