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

时间:2022-11-13 05:11:20 来源:网络 浏览:174次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我国马铃薯近一半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素有十年九旱之称,干旱已成为制约北方干旱地区马铃薯产量提高的*障碍。覆膜可有效地减少田间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滴灌是所有灌溉方式中*节水和水分利用率*的。实践证明,膜下滴灌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田间马铃薯冠层空气湿度,降低晚疫病发生危害,提高水分利用率,比一般栽培增产154.9%~185.9%。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是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的有机结合,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将加压的水经过过滤设施滤“清”后,和水溶性肥料充分融合,形成肥水溶液,进入输水干管—支管—毛管,再由毛管上的滴水器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供根系吸收。

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是针对我国干旱地区缺水少雨,集约化程度低的生产实际,在推广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和马铃薯喷灌技术的基础上,在马铃薯种植上提出并推广应用的又一新技术。

马铃薯膜下滴灌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和滴灌技术的有机结合,同时具有地膜覆盖和滴灌的优点,具有增温保墒、促进微生物活动和养分分解、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促进作物生长发育、防除杂草、减少虫害等作用。与传统灌溉技术相比,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具有如下优点:①节水:与传统灌溉技术相比,灌水效率可提高40%~50%。②节肥:通过滴灌系统施肥,从单一浇水转向营养液,把水变成了庄稼的“营养液”,氮肥利用率高达70%,比传统施肥方法高30%~70%。③降低生产成本:一方面将追肥、打药和滴水融为一体,将灌溉、施肥和打药方面的部分或全部劳务开支节省下来,另一方面,不用开沟、修渠,在灌溉时手动阀门或自动阀门控制,操作省力、简单,减少了劳动作业,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④延长无霜期,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有效避开了无霜期短这一制约作物生长结实的主要自然因子,使马铃薯的商品率高达90%左右;同时由于膜下滴灌为马铃薯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水、肥、热、气等条件,因而马铃薯苗肥、苗壮、增加株数,可增产30%左右。⑤环保:膜下滴灌技术不易产生深层渗漏,减少了化肥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并能有效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同时,采用膜下滴灌后,土壤湿度小,保护地栽培时棚内湿度低,病虫害滋生少,减少了农药的用量。该技术可在集中连片但又是分散农户种植的、面积小的种植地上推广应用。

增产增效情况:在华北主产区,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年投入设备成本约780元,以后每年更换*毛管,成本费约156~286元,再加上种子、化肥、地膜、电费及人工费等,每年平均亩投入成本约1180元。马铃薯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平均亩产达2000千克以上,平均亩增产1000千克以上,生产的种薯按市场价1.6元/千克计算,每亩产生的经济效益3200元,除去成本费1180元/亩,亩纯收益2020元以上。在西北主产区按目前马铃薯市场价1.2元/千克计算,每亩可增加产值576~786元,扣除滴灌成本,加上马铃薯在全生育期亩节约水费42元,节约农药及锄草用工成本35元,节约用工成本15.5元等费用后,膜下滴灌马铃薯亩均可增收289.5~539.5元。

技术要点:

1.播前准备工作

(1)选择疏松、平坦、通透性好的轻质壤土或沙壤土地种植,土壤酸碱度在pH5.6~7.8的范围内。不宜与茄科或块根作物轮作。

(2)整地:深要要在前作收获后及早进行,耕深30厘米左右,旱地要随耕耙耱、精细整地,以便保墒。

(3)集中施肥:基肥要结合秋耕整地施入优质有机肥,基肥充足时,与1/2或2/3的有机肥结合秋耕施入耕作层,其余部分播种时沟施。基肥用量少时,集中施入播种沟内,每亩2000~4000千克。种肥:化肥做种肥,以氮、磷、钾配合施用效果*。

(4)施肥:测土配方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5)选用良种,种薯处理:

①正确选用品种:选用良种是获得高产高效的基础。

②种薯选择及处理:种薯在播前15~20天出窖进行严格挑选。

选择种薯标准:具有原品种特征,薯块完整,无病虫害、无冻伤、薯皮光滑,色泽鲜嫩的细嫩薯块,剔除烂薯,淘汰尖头、有裂痕、薯皮老化、芽眼突出、皮色暗淡的薯块。

晒种催芽:将精选好的种薯摊放在温暖向阳的室内,温度保持在15℃左右,每隔3~5天翻动1次,一般10天左右即可萌芽,再精选1次,待芽变紫即可要种播种。

切种:播前2~3天进行,切块大小以50克为宜。

2.播种

(1)适时播种:土壤10厘米,地温稳定在7~8℃,一般在4月下旬,先覆膜后打孔。

(2)增加种植密度:亩种植密度3000~3500株,亩播量150千克左右,大行距75~80厘米,小行距30厘米。

(3)播种深度:平作土壤墒情好的浅一些5厘米左右,墒情不好的8~10厘米,小种薯做种或在黏重土壤上应适当浅播,大种薯在沙壤土播种,或春旱严重时,可酌情增加覆土厚度。

3.田间管理

(1)出苗前管理:播后常检查,发现地膜破裂要及时用湿土封压实,及时进行膜间中耕除草。

(2)查苗放苗:出苗期间要关注出苗情况,锄尽垄背和拔除垄眼杂草。

(3)中耕培土:在整个生育期进行2~3次中耕,第二次中耕可在苗高10厘米进行,第三次在现蕾期结合培土进行。结合中耕锄草,拔除感病植株,注意不要把土培到膜下毛管上,在浇水时中耕培土较好。

(4)适时浇水:栽培在肥沃的土壤上,每生产1千克耗水97千克,栽培在贫瘠的土壤上,需耗水172.3千克。亩产块茎1000~1500千克的水平,每亩有150~250吨水即可满足需要。

(5)追肥:现蕾期结合灌溉每亩追施硫酸钾10千克、尿素10千克。根据块茎膨大期长势每亩可追施尿素5千克,现蕾期和开花初期喷施多元微肥200克/亩,开花盛期喷施磷钾动力。追肥要先浇2小时清水,待土壤湿润后开始追肥,一般每亩追肥15~20千克化肥不超过2小时,施肥结束后再浇1.5~2小时清水,可将管道内的有化肥的溶液带入土壤,使施入肥料输送到根系的发达部位,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4.适时收获

当大田70%的植株茎叶枯黄后,应及时收获。收获前要先把毛管等回收并妥善保存。

注意事项:

马铃薯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主要注意的是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由于滴头的流道断面中,出水孔小,很容易被水中的有机、无机杂质堵塞,这种堵塞叫物理堵塞;如果水中的阳离子,如钙、镁等含量高,容易在流道中结晶,堵塞滴头,这种堵塞叫化学堵塞;此外,滴头流道中有机会滋生绿苔,堵塞滴头,这种堵塞叫生物堵塞。采用过滤器可防止物理堵塞;采用酸洗的办法可预防化学堵塞;采用注氯气的办法可预防生物堵塞。另外,壁厚、材质、抗堵塞能力、水质、过滤系统、虫害、鼠害、土壤中石头含量及尖锐程度,铺设、回收方式及日常管理维护水平等都会影响滴管的使用寿命,在生产中要注意管理和维护,并及时回收和存放毛管。

适宜区域:适宜于我国北方甘肃、陕西、宁夏、青海、山西以及内蒙古中西部和河北北部等干旱少雨地区推广,适用所有适宜地膜覆盖,有水源条件的地区推广应用,特别适宜于宽行种植。

评论
评论
发 布

《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