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癌肿病的防治

时间:2022-11-13 05:47:36 来源:网络 浏览:169次

病虫害图片

马铃薯癌肿病的防治

马铃薯癌肿病的防治

马铃薯癌肿病的防治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病原为内生集壶菌或马铃薯癌肿菌Synchytrium endobitoicum (Schulbersky)Percival,属鞭毛菌亚门真菌。病菌内寄生,其营养菌体初期为一团无胞壁裸露的原生质(称变形体),后为具胞壁的单胞菌体。当病菌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时,整个单胞菌体的原生质就转化为具有一个总囊壁的休眠孢子囊堆,孢子囊堆近球形,大小47×100一78×81(μm),内含若干个孢子囊。孢子囊球形,锈褐色,大小40.3—77×31.4—64.6(μm),壁具脊突,萌发时释放出游动孢子或合子。游动孢子具单鞭毛,球形或洋梨形,直径2—2.5Pm,合子具双鞭毛,形状如游动孢子,但较大。在水中均能游动,也可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危害极大。

〔病害诊断〕主要为害植株地下部分,薯块和匍匐茎上发生普遍。被害块茎的芽眼和匍匐茎,由于病菌刺激细胞不断分裂,形成大小不一、形状不定、粗糙突起的肿瘤,状如花椰菜。受害薯块表面常龟裂。癌瘤组织前期黄白色,露出土表部分变为绿色,后期变黑褐色。组织松软,易腐烂并产生恶臭味,有褐色黏液物。贮藏期间病薯仍能发展,甚至造成烂窖。病薯变黑,发出恶臭味;经长时间煮沸不易变软,难以食用。 地上部受害,外观与健株差异不明显,但后期病株较健株高,保绿期限比健株长,分枝多,结浆果多。重病株的茎、叶、花均可受害而形成癌肿病变或畸形。 致病菌为内生集壶菌。病菌内寄生,不产生菌丝,营养菌体初为无胞壁裸露的原生质(变形体),后为具胞壁的单胞菌体。生殖生长阶段,单胞菌体转为休眠孢子囊堆。孢子囊堆近球形,内含4~9个孢子囊。孢子囊球形,锈褐色,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单鞭毛,球形至洋梨形。部分游动孢子交配成合子。合子状如游动孢子,双鞭毛,二者均可侵染寄主。

【症状】除根外,其他部位受害,都能形成大小不一的肿瘤,小有如油菜籽,大的可布满整个薯块,个别的可超过薯块的百倍以上。根瘤组织初期为白色,露出土面的肿瘤为绿色,后期变为黑褐色;易腐烂并产生恶臭味。带菌肿薯在窖藏期还可继续侵染导致烂窖。

侵染循环

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病组织内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休眠孢子囊抗逆性极强,可在土中存活25~30年,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游动孢子,从寄主表皮细胞侵入,以后产生孢子囊,并刺激寄主细胞分裂和增生。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或合子,进行重复侵染。病原在土中以球形或洋梨形的单鞭毛游动孢子,用细胞溶解作用穿过马铃薯表皮细胞,并剌激细胞增生为异常肥大的肿瘤,肿瘤破碎后,大量的分生孢子囊又散布到土壤中,成为主要的侵染源。借种薯调运作远距离传播,土壤、病残体、牲畜粪、农具等也可传病。

【病因】病菌在低温高湿、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土壤湿度高、12~24℃温度条件下易于侵染。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山坡、深谷地区、偏酸性的地块易于发病。马铃薯品种间有抗性差异。 

【防治方法】 1.检疫 严格检疫,划定疫区和保护区。严禁疫区种薯向外调运,病田的土壤及其上生长的植物也严禁外移。

2.农业防治 (1)从无病区引种,并对引进种薯进行检验。带病的马铃薯不能在本地扩大种植和作为种薯调出。(2)栽培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实行轮作

3.药剂防治 70%植株出苗至齐苗期,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浇灌;苗期、蕾期喷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50%溶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每次喷对好的药液50~60L/亩,有一定防治效果。

评论
评论
发 布

《马铃薯癌肿病的防治》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