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子甘蓝菌核病的防治

时间:2023-10-01 16:39:42 来源:网络 浏览:111次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症状】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留种株。主要危害叶片和茎基部。染病幼苗多在近地面处的茎基部变色,呈水渍状和腐烂,引起猝倒。甘蓝成株受害多在茎基部、叶柄或叶片上,初生水渍状淡褐色病斑,呈不规则形,无明显边缘,在潮湿的环境下,病斑上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和黑色鼠粪状菌核。后期组织软腐,无臭味。留种株(大白菜、小白菜、萝卜等)发病在终花期,叶、茎及荚受害,但以茎部受害最重。一般多从距地面较近的衰老叶片或植物下半部老叶下开始发病,初呈水渍状浅褐色病斑,在多雨高湿的环境下,病斑上可以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并在叶柄向茎蔓延,引起茎部发病;茎部病斑亦先呈水渍状,后凹陷,由浅褐色变为白色,高湿条件下患病部也能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最后茎杆组织腐朽呈纤维状,茎内中空,生在黑色鼠粪状菌核;种荚受害呈黄白色,荚内常生有黑色小粒状菌核。

【病因】甘蓝菌核病毒。

【防治方法】对于菌核病的防治,主要采用农业措施控制越冬菌核数量,及田间相对湿度,提高植株抗病性,及时施药保护。具体措施为:

农业防治:

(1)选用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处理:从无病株上采种。可用10%盐水淘除浮上来的菌核,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种子;也可用55℃温水浸种15min,杀死菌核,然后在冷水中浸3h,再催芽播种。

(2)加强栽培管理 对病地要进行深翻,使菌核深埋土中不能萌发出土;采用高畦或半高畦铺盖地膜栽培,以防止子囊盘出土;发现子囊盘,可进行中耕,及时铲除子囊盘,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化学防治:

(1)喷药防治:发病初期立即喷药,可选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4O%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植株茎基部及地面应喷洒药液保护,隔7~8天一次,连续防治3~4次。在利用菌核净、速克灵、扑海因等药剂防治菌核病时,要注意交替用药,以防止菌核病菌产生抗药性。

(2)烟熏防治:对于保护地栽培的十字花科蔬菜可用10%速克灵或15%腐霉利烟熏剂,傍晚进行密闭烟熏,每667m2每次250g,隔7天熏1次,连熏3~4次。

(3)粉尘法防治保护地蔬菜菌核病:灭克粉尘剂每667m2保护地只需5~10min即可喷药完毕,比喷雾法提高工效20倍左右。施药后不增大温室或大棚内的相对湿度,对防治喜高湿病害更为显著。

评论
评论
发 布

《抱子甘蓝菌核病的防治》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