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套养黄颡鱼技术要点

时间:2022-11-10 17:12:27 来源:网络 浏览:114次
    黄颡鱼俗称黄姑、黄腊丁,营底栖生活,杂食性,是一种淡水名贵小型经济鱼类,适应性较强,生长较快,肉嫩味美,市场畅销。     在目前黄颡鱼池塘主养技术尚未全面普及的情况下,在成鱼塘中套养一定数量的黄颡鱼是一种增产增收、满足市场需求的有效生产方式。实践表明,成鱼塘套养黄颡鱼,不需增加投饵施肥,也不影响其它鱼类生长,     还可有效清除池中与养殖鱼类争食、争氧的野杂鱼虾,促进池塘水体、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生态良性循环。同时,黄颡鱼还能吞食水中的锚头叉及桡足幼体,减少鱼病的滋生,提高养鱼经济效益。近几年沅江市大部分池塘     都套养了黄颡鱼,一般亩产黄颡鱼15~20公斤、增加收入300~400元。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池塘选择套养黄颡鱼的池塘需具备一定的条件,水面一般为5~20亩,水深1.6~2米,ph值在7~8之间,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池塘保水性能好,池底平坦,淤泥厚10~15厘米,并安装有增氧机。     鱼种规格套养的黄颡鱼个体宜大,一般选用隔年鱼种,要求体质健壮、体色鲜艳、无伤无病、游泳活泼、规格整齐。放养黄颡鱼以尾重30克以上为好。鱼种入池前须用3%的食盐水浸洗5~8分钟。     套养密度池塘套养黄颡鱼的密度应根据池塘野杂鱼的多少和黄颡鱼鱼种规格大小而定,塘中野杂鱼多可多放,否则少放。黄颡鱼规格小可适当增加放养量,反之则少放。一般规格30~50克的黄颡鱼可亩放70~90尾,     池中主养鱼类及品种搭配比例按常规养殖方式进行。     日常管理饲养管理按常规养鱼操作规范进行,做到“四定”投饲、“三看”施肥。     养殖期间要特别加强水质管理,每隔15天需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1次,每亩用量为20公斤,施用前先换水30厘米。经常加注新水,平时每隔10~15天注水1次,高温季节每隔5~7天注水1次,并每隔30天换水1~2次,     保持池水肥、活、嫩、爽,水体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适时开动增氧机,提供池塘充足溶氧,坚持阴雨天气、晴天中午、黎明及鱼类浮头时开机,做到“勤开多开”,充分发挥其增氧作用。坚持早、中、晚三次巡塘,     认真观察鱼类活动、摄食与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采取食场挂袋、挂篓,对饲料、水体、食场、工具进行药物消毒等措施防治鱼病。实践发现,黄颡鱼在池塘中套养,细菌性病较少,但寄生虫病较多,主要为原生虫病。病鱼鳍条、鳃上粘液增多,反应迟钝,     头下尾上或侧卧,防治可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0.7克对水全池泼洒。此外,肠炎病也时有发生,病鱼独游,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有黄色粘液流出。防治该病可每立方米水体用     鱼广灵0.8克对水全池泼洒。 
评论
评论
发 布

《池塘套养黄颡鱼技术要点》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