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有关鲟鱼高效养殖技术
    2024-06-11
    鲟鱼属于底层冷水性鱼类,栖息在水质清澈,底质为沙砾的水域中。喜弱光,怕强光。鲟鱼食性一般为肉食性或杂食性,幼鱼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为食;成鱼除底栖动物、水生昆虫外,还喜食小鱼小虾。产自北美的匙吻鲟为浮游生物食性。各种鲟鱼在养殖方法,尤其是成鱼养殖方法上无大区别,只是因品种不同,在幼鱼养殖过程中的饲料转化方面存在着难易程度的不同,至于生长速度的快慢,则主要取决于水质、水流、放养密度和饲料的优劣。按鲟鱼不同生长阶段所具有的特点,可简单总结成以下两种养殖方法:一、幼鱼养殖1.流水养殖:可采用室外水泥地...阅读详情
  • 河蟹青虾的混养技术
    2024-06-11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以3-8亩为宜,水源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配备增氧机或水泵等渔业机械;进排口安装防逃网。冬季进行池塘清整,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公斤彻底消毒。2、种草投螺。春节前后在池中栽种水草,要求夏季水草覆盖率达60-70%;每亩投放经消毒的螺蛳300-400公斤。3、苗种放养。青虾种投放时间为12月至次年2月,规格800-1000尾/公斤,每亩放2-2。5万尾;蟹种投放时间为2-3月,规格120-160只/公斤,每亩放600-700只;青虾苗于7月上中旬投放,规格1。2-1。6万尾/公斤...阅读详情
  • 越式梅子煎大虾
    2024-06-11
     配料:酸子、干葱丝、茄膏、鱼露、糖少许等做法:1、将油锅烧至70℃―――80℃,将大虾放入油锅炸,外壳炸至金黄色即可熄火,将大虾浸泡在热油中约十五分钟,取出,晾干油份备用;2、将干葱丝入油锅稍炸,加入酸子汁、少许糖一起煮至稠状,制成酱汁;3、加入酱汁,与大虾炒匀即可。要点:越南盛产大头虾,因其肉质鲜美而著称。家常较难买到正宗的越南大头虾,可选择市场上较易买到的罗氏虾取代。...阅读详情
  • 人工养殖史氏鲟病害防治
    2024-06-11
    福建省建宁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从2001年开始从福州引进史氏鲟养殖,并积累了一些经验,笔者把这几年常出现的病害进行整理,供同仁参考。人工养殖史氏鲟比较容易发生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真菌性疾病1、病因及症状:病原微生物主要是水生真菌,常见的种类有丝状水霉、鞭毛棉霉等。病鱼行动迟缓、鱼体消瘦、不摄食,主要由于拉网时操作不慎引起。2、防治方法:采用克霉唑和1%的食盐与小苏打水混合溶液浸泡10分钟左右,或者用1ppm~2ppm高锰酸钾全池泼洒。二、细菌性出血病1、病因及症状:笔者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出血病在很多情况...阅读详情
  • 稚鳖腐皮病并发疖疮病的防治
    2024-06-11
    一、致病原因1.鳖苗运输过程中由于挤压、擦伤,为病菌侵入打开通道。2.放养密度过大。3.饮料营养不够全面,饵料中缺乏维生素,且鲜活饵料的搭配量不足。4.由于部分劣质鳖苗体质弱或机体已有损伤,加上入池后未经严格消毒处理,引起疾病的发生;发现病情不够及时,导致疾病的暴发流行。二、发病症状1.鳖苗摄食量突然减少,多数聚集于食台,敏感性降低,少数病鳖单独在池中漂游,反应迟钝,划水无力;2.病鳖四肢、颈部、背甲及裙边的皮肤发生糜烂,病灶组织变白或变黄,而后向四周扩展产生溃疡。病情进一步恶化,疖疮由溃疡面发出,并逐步...阅读详情
  • 南美白对虾荧光病及其防治
    2024-06-11
    南美白对虾荧光病是由哈维氏弧菌感染对虾幼体及成体,引起虾体发光的疾病,流行于福建、广东沿海等地区。一、症状发病初期,蚤状幼体活动能力下降,趋光性差,沉伏于底部,或倒卧,或匍匐移动,当水流大时大多随着水流翻滚,糠虾及仔虾弹跳无力,摄食少或不摄食,体色苍白,失去表面鲜艳色彩,尤其是头部和胸部呈苍白色,濒死或死亡的幼体在夜间或黑暗处发出荧光,亮度随发病的程度及幼体的大小而不同。但发病的早期看不到荧光,当幼体处于濒死状态时,即可见发出微弱的荧光,幼体死之后发出的荧光最强,可持续10个~30多个小时,直至尸体分解后...阅读详情
  • 人工养殖鲟鱼需重点防治的几种疾病
    2024-06-11
    鲟鱼抗病能力较强,发病率较低,但由于其骨板坚硬,鳃部分裸露,在人工环境下进行高密度养殖,因相互磨伤而容易受到病虫害的感染。鲟鱼患病后用普通药物难以治愈,且鲟鱼对一般的常用药物非常敏感,这要求我们在鲟鱼养殖工作中,加强鱼病预防工作,方可将损失降到最低点。水霉病症状此病主要发生在子幼鱼阶段,在幼鱼体表擦伤处可看到灰白色棉毛絮状物,病鱼开始焦躁不安,随着病情加重会游动迟缓,食欲减退甚至停食,鱼体逐渐消瘦,最后瘦弱而死。病因鱼体受伤或水质不良而引起体表感染,滋生水霉。防治方法用生石灰水对养殖池进行清池可减少此病的...阅读详情
  • 龟鳖病害防治中突出的三个问题
    2024-06-11
     龟鳖养殖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工程,其病害防治是技术含量较高的环节。在龟鳖病害防治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三个,就是安全、诊断和应激。安全优先是龟鳖生产原则和对人类健康负责的态度;诊断角度要全面是认识龟鳖病害根源和处理病害的正确途径;应激反应是龟鳖养殖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和不明死亡的主因。1安全优先原则是效益优先,还是安全优先,实际是以钱为纲还是以绿为纲的不同理念。没有效益就不能生存,是效益优先的出发点。因此,效益优先就是采取各种技术、管理和市场手段,获得经济效益最大化。而食品安全意识滞后的结果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国...阅读详情
  • 鲟鱼疾病的防治
    2024-06-11
    预防方法1、发眼卵及孵化设备,以20ppm力源水霉清浸泡20分钟,预防水霉,提高孵化率。2、鱼种放养、运输、分池时,小心操作,勿使鱼体受挤压或受伤,并用力源S高聚碘10ppm浸浴20分钟至2小时,预防细菌性白班病并预防渗透压失调以增强体质。在冬季、早春或晚秋操作时用力源水霉清20ppm浸泡20分钟,可有效预防水霉病和真菌性白斑病。3、在养殖过程,每10天泼洒一次1ppm力源S高聚碘,预防烂鳃、烂鳍和其它细菌性疾病并调节水质。4、喂养时,每半个月喂1个疗程药饵,即连喂3天,用以防治肠炎、腹水、胀气并清理肠道...阅读详情
  • 鲟鱼常见病及防治
    2024-06-11
    鲟鱼细菌性肠炎1、病症与病因此病多由细菌引起。病症为腹部、口腔出血,肛门红肿,鱼体消瘦。2、防治方法用含痢特灵0.2%的药饵投喂,连续投喂5~6天即可治愈。鲟鱼肿嘴病1、病症与病因此病在史氏鲟的幼体阶段发生得较多。是由细菌引起的,主要是因为投喂变质的饵料所致。病症为嘴肿、四周充血、排泄孔红肿、不能活动,有时伴有水霉病发生。2、防治方法及时捞出病鱼,清除残饵,换注新水,定期对饲料台进行消毒,保证饲料的质量。鲟鱼车轮虫病1、病症与病因病原体为车轮虫。因病原体在鱼体和鳃耙上寄生过多而引起鱼体衰弱、游动迟钝、不摄...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