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养殖技术
-
3.控制分蜂的措施蜂群在为大流蜜培育适龄采集蜂时期(主要蜜源流蜜期开始前45日到结束前30日)以及在大流蜜期发生自然分蜂会使群势减弱,没有力量采集和储葳多余的蜂蜜,这就会严重影响蜂蜜的产量。只有在大流蜜期开始前的20日以内发生自然分蜂,才不会减少蜂群的采蜜量,但是分蜂群有飞逃的危险。收捕分蜂群也很麻烦。所以在发现蜂群造王台时就应采取控制措施。(1)选育分蜂性弱的蜂群挑选不爱分蜂、能维持强群的蜂群作种蜂,人工培育蜂王。使用一年龄的产卵力强的蜂王,随时淘汰衰老的产卵力弱的蜂王。(2)加强管理着重提高蜂王的产卵...阅读详情
-
晚秋,随着气温下降,蜂王减少产卵,最后完全停产。气温下降到5摄氏度以下,蜜蜂周围温度接近6摄氏度-8摄氏度时,蜜蜂在贮存着蜂蜜的巢脾上形成越冬蜂团(冬团),整群蜜蜂在蜂巢里越冬。蜂王在冬团中央,全部蜜蜂聚集在周围的巢脾上,形成一个大蜂球。当周围温度下降时,蜂团就吸缩,同时中心的蜜蜂产热量使蜂团内部温度升到14摄氏度-30摄氏度,表面温度保持在6摄氏度-10摄氏度。越冬的蜜蜂通过吃食蜂蜜依靠群体产生的热量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温度。一般昆虫成虫越冬是在休眠状态下保持生命,而蜜蜂却是在活动状态下越冬的。越冬期间没...阅读详情
-
蜜蜂麻痹病,又叫黑蜂病、瘫痪病,是由慢性麻痹病毒或急性麻痹病毒引起的 一种成年蜜蜂传染病。这种病传染快,病性重,比较顽固难治,对蜜蜂的危害很大。如不及时防治,轻则造成蜂蜜严重减产,重则会使蜜蜂出现大量死亡。 蜜蜂麻痹病毒是通过蜜蜂建巢、调换巢脾、利用病群育王等途径传播给健康蜂群的,阴雨过多、蜂箱内湿度过大,或久旱无雨、气候干燥,都会导致发生。健康蜂还可通过与染病蜂接触和吸食被污染的饲料而发病。其主要症状是,由于神经细胞直接受病毒损害,引起病蜂麻痹痉挛,行动迟缓,身体不断地抽搐颤抖,丧失飞行能力,翅和足伸开...阅读详情
-
蜜蜂慢性麻痹病又叫瘫痪病、黑蜂病。是危害成年蜂的主要传染病,分布范围广泛,世界上许多养蜂国家都有此病发生;在我国春季和秋季大量死亡的成年蜜蜂中,有较大部分是由慢性蜜蜂麻痹病引起的。慢性麻痹危害大该病是由于蜜蜂慢性麻痹病毒寄生于成年蜜蜂的头部(胸、腹部神经节的细胞质内或肠、上颚和咽腺内),病蜂症状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大肚型”,即病蜂腹部膨大,蜜囊内充满液体,内含大量病毒颗粒,身体和翅颤抖,不能飞翔,在地面缓慢爬行或集中在巢脾框梁上、巢脾边缘和蜂箱底部。病蜂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另一种为“黑蜂型”,即病蜂身...阅读详情
-
早春从蜂王开始产卵,蜂群又开始哺育蜂子起,到蜂群恢复到越冬前的群势为止。北方蜂群越冬期长,蜂王在2月底至3月开始产卵;长江中下游地区蜂王在1月开始产卵。越过冬的蜜蜂逐渐被春季培育的新蜂更替的过程,大约需要一个月。在冬季,正常越冬条件下,蜜蜂整个冬天都不排泄,其粪便积存在后肠里,一直到早春,随着气温上升,越冬蜂经过排泄飞翔(在巢外排泄)而后将蜂巢中心温度提高到32摄氏度以上,蜂王便开始产卵。工蜂积极哺育蜂儿,促使蜂王产卵量增加。这个时期蜂房里还没有羽化的幼蜂或很少。待蜂群全是新蜂后蜂群的质量也发生了变化,哺...阅读详情
-
进入秋季以后,外界蜜源逐渐减少,蜂群管理由蜂王浆、蜂蜜等蜂产品生产逐步转向蜂群越冬准备,特别是转地养蜂户,从9月份开始,陆续从外地回转,准备蜂群的越冬。从近年来养蜂生产实际情况来看,每年的9月份~11月份是蜜蜂农药中毒事件的高发期,主要原因是:外界蜜源减少,转地蜂群经长时间运输,蜂群粮储备减少,蜜蜂外出采蜜积极性高,而蜂群整体抵抗力却相对较弱,当外界使用农药时,容易引起蜜蜂中毒,造成蜜蜂大量死亡;另外,由于转地蜂群相对定地蜂群的群势较强,在外界蜜源缺乏,而蜂群采蜜积极性仍然较高的晴好天气条件下,容易发生盗...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