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养殖技术
-
为了集中提前产卵,提早出苗,提高经济效益,须进行牛蛙的人工繁殖,各水产专业刊物对牛蛙的人工繁殖技术介绍较多,但对牛蛙人工催产方面的技术介绍却是蜻蜓点水,零星报道。笔者从事牛蛙人工催产方面的工作多年,现将其关键技术总结如下:1、天气的选择 选择天气稳晴、气压高,水温稳定在18℃以上的条件下进行。2、催产亲蛙的选择 选择体质健壮活泼,无病无伤,体重400克以上,1―2冬龄,第一至第二次产卵的亲蛙最好,使用两年后全部淘汰。雌蛙要求腹部膨大柔软富有弹性,泄殖孔轻度开放,雄蛙要求下颌皮肤金黄色,前肢粗壮,婚瘤明显。...阅读详情
-
夏季是牛蛙生长的“黄金时期”,管理上要做好以下几点:增加投喂量 随着温度的升高,牛蛙食量增大,7~8月份达最高峰,投喂量也应逐渐增加,以避免牛蛙发生弱肉强食的现象,投喂量一般应达到在池蛙总体重20%左右。管好水质 夏季气温高,水质容易变坏。为保持牛蛙池水质清新,应视水质情况,经常加注新水。遮阳降温 牛蛙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8~28℃。因此,夏季应做好遮阳降温工作。可在蛙池中培植些菱藕等水生植物,池边栽种葡萄、丝瓜等藤蔓植物,促使牛蛙快速生长。防逃 夏季暴风雨多,牛蛙受惊后会爬越障壁或掘洞逃跑,因此在暴风雨...阅读详情
-
一、池塘养殖幼蛙经约2个月人工饲养,体重达100克左右时,即可转入成蛙池进行商品牛蛙的养殖。商品牛蛙的饲养管理和幼蛙基本相同。只是混养密度小一些。重约100克的幼蛙,每平方米混养30~40只;体重达200克时,要再分池疏养。二、稻田养殖稻田是蛙类的天然栖息场所,适于蛙的生活生长;蛙又是农作物害虫的天敌。因此,利用稻田养蛙,既可减少水稻病虫害,又能增加收入。1.稻田选择养蛙稻田要求天旱不缺水,雨涝不淹没。宜选择水源充足,排注水方便,保水性好,田埂宽而结实的稻田。面积以666~1300平方米为好。2.稻田清...阅读详情
-
一、厂址的选择。牛蛙场的水源以江、河、湖泊或水库的水最为理想。水质标准可参照渔业用水标准,一般水溶氧量应在3.5毫克/升以上,ph值在6.5-8之间,透明度在25-30厘米,盐度不高于0.2%。此外,未受污染的电厂余热水、地下温泉水、深井水等也可用来养殖牛蛙。养殖场应建在暴雨涝不淹、干旱时能及时获得供水的地方。由于牛蛙喜欢温暖、潮湿、安静的生活环境,牛蛙场最好建在平坦开阔、向东南的斜坡地上,蛙池东西走向,使得秋天、冬天和春天光照时间长,夏天有东南风,环境冬暖夏凉。此外,养殖场应远离公路、工厂、居住区等嘈杂...阅读详情
-
本病多发生在春夏和夏秋之交,其特点为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牛蛙患病后主要表现为栖息不定,东窜西爬,游泳缓慢,喜钻泥,到后期则平躺于池边,不食不动,反应迟钝。造成本病发生的因素是牛蛙饵料不卫生而引起,使牛蛙肠胃发炎,出现消化不良。因此,在发病季节必须定期用漂白粉、硫酸铜、高锰酸钾等处理池水,并要经常换水,每日要清除残饵一次,饵料台应经常进行洗刷,并采取日光曝晒或漂白粉消毒。对病蛙可在饵料中加喂药物进行治疗,一般每千克饵料可拌入增效联磺片1片或酵母片2片,连服3-5天即可治愈。...阅读详情
-
一、病原嗜水气单胞菌。二、症状病蛙外观呈肥胖状,皮肤呈黄绿色(俗称黄身),无光泽,剪开腹部可见有腹水,肝脏肿大变灰白色、土黄色或青灰色,胆肿大呈浅绿色,病程一般较长,临近死亡时蛙体极度膨胀。三、流行情况牛蛙肝脏肿大病在本地区全年发病,以5~10月为多发。从幼蛙(四肢齐)到成蛙均发生,死亡率40%~90%以上。四、防治方法笔者总结出一套中草药防治牛蛙肝脏肿大病的方法,经实践证明,效果令人满意。1.水体消毒每15天左右要进行一次水体消毒,0.2~0.5克/立方米有机氯类、强力碘等消毒剂消毒。2.以中草药内服为...阅读详情
-
幼蛙在经过一段时间培育,个体长到50~100克之后,就可进入成蛙养殖。一、成蛙池的选择与设计成蛙比幼蛙的适应能力和捕食能力大为提高。因此,成蛙养殖场地面积也可大些,如各种天然积水池、坑塘、鱼池、杂草丛生的洼地、稻田等,也可利用房前屋后的瓜棚、树荫、庭院的葡萄架下建池,或者空房、猪舍、地下人防设施等进行室内养殖。牛蛙的饲养对水的需要量不大,但要有可靠的水源。成蛙的后腿发达有力,不仅善于跳跃,还会掘土打洞,爬墙上树。因此无论室内或室外的养蛙池,都要有防逃设施。牛蛙之善于跳跃,是基于站在可供用力的陆地或其他硬...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