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养殖技术
-
根据作者在基层兽医岗位上的经验以及在养猪场的多年工作实践,把科学养猪综述以下四点:一、注重选育良种化母猪选育良种化的母猪,这是养猪业生产的观念。一般来讲,选育良种母猪应按以下六点要求选择:⑴产仔稳定,产仔数较多。⑵仔猪初产体重大。⑶母猪奶头多,并排列整齐,大小均一。⑷母猪抗病能力强,泌乳性能好,无生殖器官障碍性疾病。⑸在科学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最能发挥它的生产潜能。⑹该母猪的饲料报酬率较高。二、注重母猪的使用年限为什么要注重母猪的使用年限呢?因为母猪生产那么多胎后,身体比较虚弱,发病率也较高,产仔数会随之下...阅读详情
-
为了引导农户充分利用土地和庭院资源优势,积累发展资金,根据对农产养猪生产的现状分析,现提出五种“种植+小规模养猪”的技术模式,供参考。小批量滚动饲养,年出栏40头种植结构:种9亩玉米、2亩苜蓿、3亩豆青(复种)。养猪生产:在1、2、3、4月初,分别购进7公斤以上的仔猪5头,从第4个月底起,开始每月出栏5头,出栏后即补充5头。饲喂方式:分群分阶段饲养,120天出栏。生产效益:年出栏8批40头,平均活重85公斤―90公斤,每出栏5头收入2500元―3200元,获利250元―500元,年收入20400元―252...阅读详情
-
一、种――选购仔猪.学会方法选购仔猪的要求是在尽可能低的价格前提下,购到品种优良、健康无病、发育良好的仔猪。要实现这一目标须注意下列三点:1.选购地点。选购地点关系到仔猪的健康状况和品种优劣。一般来说,集市上的仔猪品种杂,且易携带传染源,因此,可以去较好的猪场购买仔猪。2.选购猪种。选购何种猪种应视购猪目的而定。如果目的是培育商品猪,应选择二元或三元杂交猪,选择30千克以上的杂交猪作为商品猪育肥对象。如果是作为种母猪使用,则应考虑其繁育性能及与哪些父本公猪配套使用。3.仔猪外观。仔猪外观首先应符合所购品种...阅读详情
-
春季气温回升较慢,有时出现反常天气,忽冷忽热,容易感冒。春天来临,万物更生,细菌、病毒容易孽生繁殖,而熬过寒冬的畜禽往往较瘦,免疫能力和抗病力下降,所以每年冬春之交,动物容易发生疾病和死亡(所谓“春泛”)。以猪而论,常发病有猪瘟、副伤寒、仔猪水肿病、黄痢、白痢、传染性胃肠炎、喘气病、感冒、仔猪低血糖症和疥癣等病。这十几种病是春季常见病,一定要注意防治。猪瘟贯彻合理的免疫程序,在常发地区(非安全区),仔猪可进行超前免疫(出生后肌肉注射1-2头份/头,1-2小时后再喂初乳),双月龄再进行二次免疫(2头份/头)...阅读详情
-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疫病、饲料、品种和环境是制约生产水平高低的四大主要因素。有资料证明,在规模化、集约化养猪生产中,疫病的发生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一般情况下疫病在猪场的损失中占50%以上。品种和饲料在养猪生产中对经济效益也起主要作用,但只要按市场需求合理调配更新品种,按科学的方法配制饲料,都能保证猪生产水平的正常发挥。而环境(包括饲养管理)因素在养猪生产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尤其是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表现更为突出。但这种因素往往被养猪者忽视。有资料证明,环境因素在畜禽生产力中的作用占20...阅读详情
-
1、分群原则将来源、体况、性情和采食等方面相近的猪合群饲养,分群管理,分槽饲喂,以保证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同群猪的体重不宜相差过大,分群后要保持相对稳定,一般不要任意变动。2、密度适宜一般每头断奶仔猪占栏面积为0.7平方米,育肥猪每头1.2平方米。每群以10-15头为宜。冬季可适当提高饲养密度,夏季则要适当降低饲养密度。3、并群方法并群的关键是避免合群初期相互咬斗。根据猪的生物学特点,应留弱不留强,把较弱猪留在原圈饲养;拆多不拆少,把猪只少的留原圈饲养,头数多的并入头数少的猪群;夜并昼不并,一般采用夜间合群...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