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梧桐木虱的防治
时间:2022-11-10 17:23:45
来源:网络
浏览:151次
梧桐是北方主要的城市园林绿化树种之一,树干挺拔,叶形美观,遮荫效果好。但是梧桐木虱危害较大,大大影响了其观赏效果。园林工作人员经过长期观察,逐步摸清了梧桐木虱发生和发展规律,并进行了有效防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介绍如下,供借鉴和参考。一、危害特点及症状梧桐木虱又称梧桐裂头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以若虫、成虫在梧桐叶片或幼枝嫩干上吸食树液,尤以幼树受害最大。若虫分泌的白色棉絮状蜡质物,将叶面气孔堵塞,影响叶部正常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使叶面呈现苍白萎缩症状。分泌物中含有糖分,还常诱致霉菌寄生,危害严重时,树叶早落,枝梢干枯,表皮粗糙脆弱,易受风折。二、形态特征雌成虫黄绿色,体长4至5毫米,翅展约13毫米,复眼深赤褐色,触角丝状,黄色,最后两节黑色。卵略呈纺锤形,一端稍尖,长约0.7毫米,初产时黄白色或黄褐色,孵化前变为淡红褐色。末龄若虫体略呈圆筒形,被较厚的白色蜡质物,全体灰白而微带绿色,体长3.4至4.9毫米。三、生活史及习性在山东潍坊地区,此虫一年发生2代,以卵越冬,翌年4月底5月初越冬卵开始孵化。若虫期30余天。6月上、中旬开始羽化,下旬为羽化盛期。第二代若虫在7月中旬孵化,于8月上、中旬羽化。8月下旬第二代卵开始孵化。此虫发生期极不整齐,在同一时期可发现各种不同的虫态。该虫成虫、若虫均有群集性,常十多头至数十头群集于嫩梢或枝叶上,而以嫩梢和叶背上为主。若虫期虫体都群居于蜡质絮状物中,该虫行动迅速,无跳跃能力。成虫羽化后总是爬行,很少飞翔,如受侵扰,则以跳跃助飞翔。跳跃距离可达33厘米以上。飞翔力弱,很少飞过2米远。成虫羽化后,经10天左右的补充营养,才交配产卵。交配多在8时前及19时左右。交配后2至3天开始产卵。卵产于主枝阴面近主干处、叶背或叶柄着生处,但第一、二代成虫产卵的位置有不同,第一代主要产在叶背上,第二代则产于枝条上。卵散产,每只雌虫可产卵50粒左右,卵期10至12天。成虫寿命约42天。四、防治方法1.在危害期喷清水冲掉絮状物,可消灭许多若虫和成虫。2.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成、若虫。3.在若虫初龄期或大发生期用1∶15倍的40%久效磷药液进行树干注射,防治效果十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