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时间:2022-11-10 21:56:47
来源:网络
浏览:113次
病害 一、叶枯病 1.症状。由五味子叶枯病菌侵染所致,是常发生病害。5月下旬至8月上旬高温多雨不通风时易发生。先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出现暗褐色的病斑,逐渐向下扩大蔓延到整个叶片,最后使整个叶片变成暗褐色干枯脱落。随之果实萎缩,成为早期落果。 2.防治。一是选择通风良好的地块。二是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进行修剪,避免枝叶过度重叠,郁闭度过大。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田间湿度,改善植株间小气候。三是发现中心病株,摘除病叶,减少侵染源。四是发病后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80%代森锰锌800倍液,80%代森铵10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一次,喷2~3次。 二、根腐病 1.症状。由五味子根腐病菌侵染所致,是常发生病害。7月初至8月中旬雨季时发病,涝洼地、低洼地、渗透性差的地块发病重。发病后地上部植株叶片萎蔫下垂,根部与地面交接处出现黑斑,逐渐向上向下蔓延,使根部变黑腐烂,根皮脱落,几天后植株死亡。 2.防治。一是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渗透性较强的地块栽植五味子。忌涝洼地、低洼地。二是雨季积水要及时排除、防止内涝。三是发病后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50%的恶霉灵1000倍液根际喷洒。 三、白粉病 1.症状。由五味子白粉病菌浸染所致。个别年份发生。夏季干旱闷热,温度25~28℃时易于发病。发病初期叶色退绿或呈灰白色斑块,上覆盖一层白粉,叶面不平,病斑轮廓不清,严重时白粉布满全叶,病叶逐渐卷缩、干枯、脱落。 2.防治。一是加强田间管理、及时绑蔓、修剪副梢、使枝蔓均匀分布在架面上,保持通风透光。二是要合理密植,栽植不能过密,氮肥不能过多,氮、磷、钾配合施肥,防止叶蔓徒长。三是冬季剪除病枝,扫除病叶、病果,集中烧毁。四是发病后用25%的粉锈宁500倍液,5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80%的代森锰锌10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一次,喷2~3次。 四、霜霉病 1.症状。由五味子霜霉病菌浸染所致。个别年份高温多雨的7~8月份易发病。叶片正面产生淡红色较大的病斑,圆形或近圆形,也有多角形小病斑,逐渐变成黄色或红褐色,叶的背面产生白色霉状物,并逐渐枯干。 2.防治。一是清除落叶、剪掉病枝,摘掉病叶、病果,减少病源。二是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排除积水,增施磷钾肥,增强抗病能力。三是发病前喷施等量式波尔多液控制发病。发病后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甲霜灵锰锌8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一次,连喷3~4次。 药害 1.症状。五味子对任何一种除草剂都敏感,特别是对乙阿合剂最为敏感。在上风头打除草药乙阿合剂封闭杂草,雾滴随风飘至下风头200米之内的五味子地,仍然能受到药害。打药的当天受害的五味子全株叶片出现水浸状斑块,蔓延全叶,逐渐干枯。轻者生长点能继续萌发,形成新叶片,重者生长点死亡不能萌发。 2.防治。选择五味子地块时,要远离玉米大豆田。或者是玉米大豆田不施封闭除草剂。选地要连片,或者靠近葡萄地、蔬菜地、药材地块等不能施除草剂的作物,以免造成药害,影响五味子生长。药害出现后,要及时追肥,促进生长。 虫害 一、黑绒金龟子 1.危害状。成虫危害,鞘翅目,金龟子科,是五味子早期害虫。成虫长7~8毫米,宽4~5毫米,背面隆起黑褐色,有光泽,两翅鞘上均有9条隆起线。5月初5天内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成虫大量出土,以无风温暖天气危害重。危害期5月上旬至6月下旬。五味子4月末至5月初萌芽展叶,是农田中发球展叶最早的作物。成虫出土后取食五味子叶芽,将叶芽吃光,留下木质茎;在田边地头也取食蒲公英、洋铁片、苣荚菜,榆、杨、柳树的嫩芽。 2.防治。一是人工捕捉。黑绒金龟子出土几天内只爬不飞,虫量少可进行人工捕捉。二是药剂防治。虫口密度大,人工捕捉有困难时,可进行药剂防治。方法为在下午2~4点钟成虫出土危害盛期,喷20%杀特1000倍液,4.5%氯氰菊脂1500倍液,80%敌敌畏1000倍液进行防治。三是诱杀成虫。下午成虫出现前,将榆、杨、柳树发芽枝用40%乐果乳油50倍液浸湿,插到成虫集中发,生的地段,每平方米插一支,诱杀成虫。 二、卷叶虫(大豆螟蛾) 1.危害状。幼虫危害,属鳞翅目卷叶蛾科。7~8月份发生,初龄幼虫取食嫩叶,3龄后吐丝将叶片卷起,在卷叶内取食叶肉,危害叶片,影响果实发育,甚至落果。 2.防治。幼虫卷叶前用4.5%的氯氰菊脂1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消灭在卷叶前。卷叶后用50%锌硫磷乳油1500倍液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