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草莓白粉病的无害化防治技术
时间:2022-11-11 15:05:58
来源:网络
浏览:92次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贵州省中部地区草莓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于区域内特有的气候优势极有利于草莓花芽的四季分化,草莓种植已从单一的模式发展为露地栽培、大棚促成栽培、脱毒苗繁育等多种生产经营模式。仅在安顺市西秀区东关2003年的种植面积已达73.33公顷,主栽品种为章姬、红央、童子1号等,年产鲜果7万千克,草莓种植已发展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但在生产中,草莓白粉病的发生较为突出,尤以大棚种植发病最重,在草莓整个生长季节对叶、花、果实构成全程危害。发病最为普遍时株发病率高达80%,减产损失达30%,成为秋冬茬草莓优质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为此,于2002~2003年在安顺西秀区东关草莓大棚基地对草莓白粉病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调查,同时探索实施无害化治理策略及应用技术。经调查和防治实践证明,充分利用保护地生态的可控性,合理应用无害化防治技术,能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危害。 1.病原及危害症状 草莓白粉病病原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体生于叶两面、叶柄、嫩枝及果实上,子囊果褐色。 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花、花梗及果实。叶片受侵初期在叶背及茎上呈现大小不一的暗污斑,随后在叶背病斑上产生白色粉状物。后期病斑呈红褐色,并向全株扩展,随病情的加重,叶片向上卷曲变形,呈汤匙状,叶质变脆,最后病叶逐渐枯焦。花蕾、花感病后,花瓣变为粉红色,花蕾畸变。早期受害,果实停止发育、硬化干枯;后期受害,果实着色差,其表面明显覆盖白粉,严重影响浆果品质及产量。 2.侵染循环及发病条件 病菌多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寄主上一代一代地完成周年循环。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到寄主叶片上,萌发产生芽管和吸器侵入,病菌分生孢子在生长季中繁殖迅速,5~7天后形成新的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进行再侵染。病害在整个生长季节不断重复发生、扩大蔓延。 在病原存在的前提下,病害能否流行取决于温湿度和寄主的长势。温度和湿度是影响草莓白粉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温度在15~25℃范围内,相对湿度高于80%时病害蔓延很快,表现为较典型的低温高湿型特征。在保护地的温湿度条件下,此病在11月至次年3月发病普遍,4月为高峰期。基肥不足,土壤缺水,植株生长衰弱;或浇水过多,氮肥过量,植株徒长均有利于病害发生。 安顺市早春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温棚内温度相对稳定适宜,通风不良,湿度过高,棚室内壁及叶面有较多结露形成,极利于病原物的萌发和侵入。 3.无害化防治技术 3.1选用抗病良种,假植培育壮苗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白粉病最经济和有效的办法。实践表明,鬼努甘、童子1号等浅休眠品种具有耐低温和弱光,抗白粉病的良好特性,适宜大棚促成栽培。章姬虽较易感病,但因其着果一致,畸果率低,在加强病害防治措施的条件下仍不失为黔中区域适宜栽培的品种。 假植是实现培育壮健植株,增强抗病能力,促使草莓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在定植前约25天,将具有2~3片展开叶的子苗带土假植于营养钵内,浇水遮阴,追施薄肥,待新叶展开后,打掉底叶,再行定植。此项措施可显著促进草莓根系的发育,壮大新茎,增强植株群体抗逆能力。 3.2加强棚室管理,实施健身栽培 在定植前10天,按2000千克/667平方米有机肥对配100千克生石灰均匀与土拌合,整畦理沟,灌水盖膜,利用有机肥腐熟和盖膜产生的高温酵热清洁土壤,消灭菌源,丰富土壤肥力,以保证植株生长健壮,增加群体抗逆能力。及时整理植株,在草莓生长期间,应及时摘除衰老底叶、弱叶和病果,保持棚室整洁通透,雨后及时排水通风换气,控制湿度。适量疏除次花蕾、花序顶果及弱势侧芽,确保养分集中,着果整齐。通过上述培管措施优化棚室生态环境,强化自然控害性能,同时,及时剪(拔)除带病的匍匐茎及带病植株,并清除田边腐枝烂叶,一起带到棚外烧毁。严禁将病残叶丢弃在园地四周,避免病菌借雨水和气流进行再侵染。 3.4调节温湿度,增强棚室通透 在病害发生高峰期的4~5月,开启棚室气口动态调节温度和湿度,控制发病环境,通过适时放风使白天棚温控制在25℃左右,夜间控制在15℃为宜。结合防寒保温,在冬前覆盖地膜和花前加盖中棚,能有效控制土壤水分的散失和棚膜内壁结露形成,从而降低棚室湿度,增强通风透光性,减少病害发生。 3.4轮作 保护地种植草莓最好实行轮作,可减少病虫源,以减轻病虫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