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黑根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症状】豌豆黑根病主要为害茎基部。茎基和主根染病,病部初呈水渍状,逐渐变软,初轻微变色,后呈黑褐色,病组织附近根减少,根毛易脱落,造成植株大量枯死。
【病因】病原物为鞭毛菌亚门的真菌根腐丝囊霉。藏卵器亚球形或近球形,顶生于通常较短的分枝上,壁的内表面呈波纹状,卵孢子椭圆形或亚球形,近无色至深黄色,雄器顶生,多弯曲常分枝。菌丝分枝不太繁茂,游动孢子囊由营养菌丝一端产生隔膜直接形成,成熟后释放出几十至几百个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先成群休止,休止时球形,不久即分散,多先生一乳头,从乳头处再释放出若干长有二根鞭毛的游动孢子,有时游动孢子休止后可直接萌发,长出芽管。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可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以藏卵器和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翌春土壤中水分充足时,产生孢子囊,孢子囊释放出大量游动孢子,发芽后穿透幼苗子叶下轴或根部外皮层侵入,经潜育即发病。该病发生与土壤水分关系密切,病菌在20℃左右生长良好,土壤温度低,出苗缓慢,有利于病菌侵入则易发病,排水不良、土壤粘重及反季节栽培发病重。
【防治方法】
在田周围挖沟造渠,以便时水迅速排出,防止大田湿度提高。畦要宽要高,多发病地块应轮作。多施有机肥,播种期不要提前,收获后,应将植株残体集中烧毁。
(1)床土消毒,床土应选用无病新土,如用旧园土,有带菌可能,应进行苗床土壤消毒。方法:每平方米苗床施用50%拌种双粉剂7克,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9克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克对细土4~5千克拌匀,施药前先把苗床底水打好,且一次浇透,一般17~20厘米深,水渗下后,取1/3充分拌匀的药土撒在畦面上,播种后再把其余2/3药土覆盖在种子上面,即上覆下垫。如覆土厚度不够可补撒堰土使其达到适宜厚度,这样种子夹在药土中间,防效明显,残效月余。(2)加强苗床管理,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做苗床,播前一次灌足底水,出苗后尽量不浇水,必须浇水时一定选择晴天喷洒,不宜大水漫灌。(3)育苗畦(床)及时放风、降湿,即使阴天也要适时适量放风排湿,严防幼苗徒长染病。(4)发病初期喷洒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每m喷淋对好的药液2~3升,或15%恶霉灵(土菌消)水剂450倍液,每m 3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