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种植技术
-
板栗因其抗逆力强、耐贮运等特点,深受山区农民的青睐。但由于管理粗放,单产低、质量差,经济效益不高。如何使缺水、缺肥的贫瘠山地实现高产优质呢。一、加强栽培管理(一)定植随山就势按等高线开挖深宽各1米的鱼鳞坑或环山水平沟,作为定植穴(沟)。定植穴(沟)底层填以表土与有机肥的混合物,约填至50%,另适当加施一点复合肥,拌匀。最好春天刨好穴,经过雨季土壤熟化。有利秋栽苗木成活。我们调查表明,现有的“小老树”,多是因栽植穴小,有碍根系生长所致。因此对山区最好应放炮扩穴;已经栽植的亦应对其栽植穴逐年加宽加大,改成梯田...阅读详情
-
又名八龙板栗,因外壳油感(蜡质层)突出而著名。该品种果型特大(平均单果重25-30克,最大重42.20克);色泽鲜美(外壳紫红、油感突出,有光泽);营养丰富(果实含淀粉49.80%-65.90%,蛋白质9.20%-11.80%,脂肪3.80%-4.70%,均达到或高于全国水平);适应性强(耐旱涝、耐瘠薄、耐高温、耐低温、抗病虫害);早实性好(定植1-2年始果,4-6年可进入盛果期,株产≥10-20千克);是山地开发、移民开发、退耕还林的理想树种和林果兼用的“双料“林木。...阅读详情
-
选用成熟、饱满、无病虫害的栗苞,用板栗复合保鲜剂百腐敌(长沙矿冶研究院生产,邮编:410012,电话:0731-8657066)稀释液浸泡后摊放1~2天,保持栗苞最佳入贮含水率放入简易库(室),室温贮藏。贮藏库要求阴凉通风,栗苞入贮后加强对湿度、温度、防鼠等管理,特别是水分管理,前期通气排湿、散热,中期保湿,后期防干、防发芽,保持适宜的贮藏环境。入贮3~4个月脱出坚果上市,鲜果率可保持92%以上。贮藏后坚果的营养成分与刚采收时相似,色、香、味均佳,特别是外观较其他方法贮藏的栗果艳丽,市场售价高。板栗带苞贮...阅读详情
-
一、科学追肥。科学追肥可促进树体健壮,增强抗性和延长板栗树结果年限,也是获得高产、稳产、优质果实的重要措施。8月下旬,板栗果实进入灌浆期。这期间如能满足栗树的养分需要,不仅能有效地促进栗粒增大、果肉饱满和提高品质,而且可增强叶片光合效能,增加树体养分积累。此时施肥以速效性的三元复合肥为最理想,一般亩施20~25公斤,放射状浅沟追施。 二、中耕除草。秋季对板栗园进行中耕除草,具有疏松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水分蒸发等作用。因而群众有秋季锄遍园,栗实长得欢”的说法。 三、及时灌水。板栗需水量较大...阅读详情
-
板栗早期丰产的主要技术措施是什么?板栗过去采用实生繁殖,良莠不齐,结果晚,产量低,近年推广嫁接繁殖,并选育了一批优良品种,为板栗早果丰产创造了条件。(1)品种和繁殖:目前推广的板栗丰产良种,有京山红毛早、燕红、石丰、金丰、海丰和红光等。板栗嫁接繁殖一般采用共砧。首先要做好砧木、栗种采收和贮备。作为繁殖用的栗种要求充分成熟(栗包开裂、果皮变褐)再来收(分期收打或拣拾落粒),栗种采后贮存要掌握好低温(0~4℃)、保湿和通风,一般采用湿沙混种后露地窖藏,早春当窖温升至6~9℃时,胚根萌发即可播种。播前一次施足底...阅读详情
-
就中国板栗品种而言,我国板栗品种可划分为6个地方品种群,即东北品种群、华北品种群、西北品种群、长江流域品种群、东南品种群、西南品种群。1)东北品种群该品种群主要分布于辽宁和吉林南部。该品种群特点:大部分为日本栗系统的丹东栗,其余为中国板栗。丹东栗的涩皮不易剥离,肉质差,抗病虫能力弱,但产量较高。2)华北品种群该品种群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和江苏北部的黄河故道地区。该品种群的主要特点:坚果小而整齐,重10克以内者较多;坚果肉质优良,含糖量超过20%的品种(系)约占44%,其余的含糖量12%-18%...阅读详情
-
板栗红蜘蛛称针叶小爪螨,为害板栗叶片,使叶片褪绿成黄白色小斑点,严重时叶枯焦变褐色,造成减产。以冬卵着生在1―4年生枝背面的叶痕、粗皮缝隙及分枝处越冬,次年4月下旬至5月初开始孵化,此时正值板栗芽萌动期,5月中旬幼螨爬上新叶为害,红蜘蛛一年发生4―9代,以第二代至第五代螨期为害最重,时间一般在6―7月间,适宜温度为24―25摄氏度,高温干旱年份发生早而重,阳坡栗园发生早且重于阴坡栗园。防治方法:5月份刮树干粗皮5―10厘米周圈,对露出的嫩皮可用40%的氧化乐果乳油2―5倍液涂在树干上,然后用塑料膜包扎。...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