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种植技术

  • 怎么样种植茯苓
    2022-11-10
    茯苓系常用大宗中药材,可食用亦可入药。根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资料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品年销售量达1000万公斤。其栽培方法如下:一、选地整地茯苓种植场地宜选择排水良好的东、南、西向的10~25°的山坡为宜。土壤以黄砂土为好,粘土、砂砾土不宜种植,且不宜连作。选好地后,深翻时要除净杂物,有白蚁危害的地区需用杀白蚁药进行土壤消毒。在茯苓接种前10天再翻地1次,打碎土块,彻底除净杂物。二、备料茯苓菌生长要依赖松木提供养分,因此,栽培茯苓要以松树为材料。在生产上主要分为干段木栽培和树蔸栽培两种。1.干段木备料法选择直...阅读详情
  • 茯苓椿象
    2022-11-10
    椿象属于半翅目扁蝽科,为害茯苓的主要椿象为茯苓喙扁椿象学名为MezirapariaicolaLiu,在我国湖北、广西茯苓产区发生较普遍。为害特点椿象以刺吸式口器危害子实体,吸取子实体的汁液。导致菌肉呈海绵状,子实体的外部症状不明显。降低子实体品质及产量。形态特征椿象体形较大,体扁平,黑色或灰黑色,触角粗短,由4节组成;足的跗带2节;翅窄小,腹部两侧外露。发生规律尚不清楚。防治方法(1)可人工捕捉。(2)化学防治在菇房四周用80%敌敌畏1000倍液或40%辛硫磷1000倍液喷雾。常用药剂敌敌畏、辛硫磷。...阅读详情
  • 如何采挖野生茯苓?
    2022-11-10
    在野生环境中自然生长发育、非人工栽培种植的茯苓,则为野生茯苓。野生茯苓一般生活在较老的松树林,或人工载种茯苓场附近的松林中,一年四季均可进行寻找采集。 生长有野生茯苓树桩周围的松树,有明显的枯萎或衰败迹象。有的树桩靠近地面处有白色或淡棕色的菌丝,揭开树根皮,可见黄白色浆液渗出。有的树桩烂后有黑褐色的横线裂纹。长有野生茯苓的树桩周围地面,常有白色或淡棕色的菌丝或菌丝膜状物。小雨后该地面干燥较快,并有不长草的地方和不规则的裂隙(俗称龟裂级),敲打此处地面会发出空响声。此时用探试器插入地下再拔出,若发现其上部有...阅读详情
  • 茯苓(tuckahoe)
    2022-11-10
    多孔菌科卧孔菌属茯苓种,学名Poriacocos(Schw.)Wolf,一年生或多年生真菌。古名茯灵、茯兔。别名松薯、松苓、松柏芋等。以菌核入药。中国已有400多年栽培历史,主产云南、湖北、安徽、河南、广西、广东、福建等省(自治区)。菌核为其菌丝组成的休眠体,呈球形、扁球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粗瘤状皱缩,淡灰棕色或棕褐色。鲜时质软,干后变硬。菌核体内靠皮部分淡棕色,内部白色,粉粒状。子实体平伏地产生在菌核表面,形如蜂窝,厚0.3-1cm。初为白色,后变淡棕色,孢子6-11×3.5μ,长椭圆形或近圆柱...阅读详情
  • 茯苓纯菌种的培养
    2022-11-10
    (1)母种的培养培养基的配制:多采用马铃薯一琼脂培养基,其配方是马铃薯250克,蔗糖50克,琼脂20克,尿素3克,水1000毫升;按常规方法配制,调节PH值到6-7,分装试管内,包扎,灭菌,使其成斜面培养基。纯菌种的分离与接种:选择新鲜、皮薄、肉白、质紧、有香味的成熟茯苓菌核作菌种,先用清水洗净,然后移入接种箱内;月75%的酒精冲洗,再用蒸馏水或冷开水冲洗数次,用滤纸吸干,用小刀切开,挑起中央白色茯苓肉一小块,放到培养基斜面上,然后放入25-30度的恒温箱或培养箱中培养5-7天,待白色菌丝长满斜面时,即为...阅读详情
  • 病害 茯苓根霉菌
    2022-11-10
    根霉菌学名为Rhizopusstolonifer,又叫黑根霉菌、旬枝根霉、黑色面包霉,属接合菌亚门,毛霉目,根霉属。是茯苓、灵芝、银耳、蘑菇等食用菌在菌种生产和栽培中的常见污染杂菌,分布范围广,适应性强。为害严重。症状培养基和培养料受害后,菌丝生长受到抑制,只有平贴基物表面匍匐生长菌丝,发生后期,在基物上形成许多圆球形的小颗粒体,发生初期为灰白色或黄白色,根霉分解淀粉能力强,待成熟后基质中呈黑色颗粒状霉层。病原属于接合菌亚门真菌,主要是黑根霉,也有米根霉和华根霉。根霉菌丝无色透明,无隔膜,不长气生菌丝,只...阅读详情
  • 怎样加工茯苓?
    2022-11-10
    茯苓的初加工也采用干制法,但具体操作与一般菇类有所不同。主要步骤如下:(1)发汗去掉茯苓所含水分,使其干燥缩身的过程称发汗。发好汗的茯苓,菌核内部组织紧密,切口光细。反之,组织疏松,切口粗糙。发汗的方法是先刷掉茯苓表面的泥沙和杂物,放于干燥凉爽室内,地面铺稻草,然后将茯苓逐层堆放,一般堆3~4层,上面再用草席或麻袋盖严,让其自然发汗,蒸发掉多余水分。每隔4~5天翻堆1次,经10~15天反复几次,待菌核表皮面上起皱纹,呈暗褐色即可结束,再置阴凉处晾至全干。(2)切片切片的顺序是“先皱后整”,“先小后大”。切...阅读详情
  • 茯苓栽培:培养料的准备
    2022-11-10
    1.树种选择常用树种有马尾松、黄山松、云南松、赤松、黑松等,以树龄15~20年、树径10~20厘米的中龄树这宜。2.树种处理松树属于常绿针叶树,休眠期不明显,常在秋末冬初时砍。松树砍倒后,剔去大的树枝,留树梢少量的枝条,可加快树体内抽水及干燥。然后在树干表面削皮留筋,一般间隔3厘米左右削去一道3厘米宽的树皮,以加快树干内油脂溢出和干燥,使接种后菌丝易成活。削皮留筋不应为4条,否则段木易成方形,入窖后与底土接触面过大、吸水过多,不利于茯苓菌的传引又易生板苓。所以削皮以3,5,7条为好。削皮后的松木作风干处理...阅读详情
  • 茯苓青霉病
    2022-11-10
    青霉病在食用菌栽培中发生普遍,是茯苓、灵芝等食用菌栽培中的重要病害,在子实体形成阶段也常发生。症状青霉病从采收后留在栽培床上的茯苓根侵入,逐渐侵染病体附近的健体,多从茯苓菌柄基部侵入,导致病部呈黄褐色腐烂,并由基部向上扩展。影响子实体的产量及食用价值。病原该病属于真菌性病害,Penicilliunsp.,是半知菌亚门。分生孢子梗呈扫帚状分枝,最末一层的分生孢子小梗的顶端尖细,呈瓶梗状,其上串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近圆形,无色,单细胞,直径3微米左右,只有在400倍的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清除。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阅读详情
  • 栽培茯苓的八大环节(下)
    2022-11-10
    一般经过70-80天,菌丝长好了,即可取出做“种引”。这个种引,叫做“木引”。接引长得好不好,可用下面的标准来衡量:如果料筒长满了菌丝,带淡黄色,而且结有小苓;料筒的上、下、里、外都成熟得均匀,带有香味和白绒,作种最好。纯黄色就太老了,全白色又太嫩了。所以要掌握好“火候”。5.选好、用好当年接种用的“肉引”。“肉引”最好是选用前茬的鲜茯苓,现挖、现选、现破、现窖。如果用经过贮存的茯苓做种引,必须注意不要选用在“发汗”时长了白霉的。根据英山县的经验,每100窖用引苓17.5千克。(鲜茯苓含水分多,要放在通风...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