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种植技术
-
园丰6号黄瓜是我们老边区柳树镇蔬菜技术推广站从山西省夏县蔬菜科研所引进的早熟品种。通过几年来种植,表现为早熟性好、产量高、品质佳、抗病性强,深受市场欢迎。一、特征特性。早熟杂交种,植株长势强,第3片叶左右着生第一雌花,主蔓结瓜为主,侧枝生长较强。瓜码密,瓜条生长速度快,瓜条顺直棒形,瓜色深绿富有光泽,刺密白色,瓜长32厘米左右。把短,口感好。耐高温,喜肥水,抗病性好,特别抗霜霉病,667m2产量可达6500千克。适合春季大棚及春、夏露地栽培。二、栽培技术要点1、施足底肥。园丰6号黄瓜喜肥水,667m2施腐...阅读详情
-
冬春茬是日光温室黄瓜的主要茬口之一,生产上常出现死苗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死苗?应采取什么对策呢?1.肥害:一是施用未充分腐熟的肥料,二是施肥浓度过大。对策:有机肥必须经过高温堆沤腐熟,一般夏季需50天以上,冬季需100天以上,可施用酵素菌加快腐熟。在有机肥施用量大的情况下,定植时不施或少施化肥,化肥多以三元复合肥为主,少施用单一氮肥。追肥需距苗10厘米以上,追肥后浇水。2.连阴后骤晴:在连阴或雨雪天后骤晴,会造成原本缺水的黄瓜急性萎蔫,如时间较长,补救措施不及时,易造成死苗。对策:阴雨或大雪后骤晴,要逐渐...阅读详情
-
黄瓜在自然条件下,开雄花多,这样既浪费养分,又影响产量。增加黄瓜雌花是提高黄瓜产量的重要途径。具体办法如下:喷乙烯利当黄瓜长出第1片真叶后,可用每公斤120毫克的乙烯利水溶液喷洒黄瓜植株,喷洒用量达到叶片湿润即可,1周后再喷1次。喷乙烯利不仅能增加雌花数量,还可以抑制植株徒长。喷萘乙酸钠盐在黄瓜长出3片真叶后,用每公斤100毫克的萘乙酸钠盐水溶液喷洒黄瓜植株,可使雌花数量增加3倍,并能控制雄花过旺。喷三碘苯甲酸和顺丁二酸联氨在黄瓜幼苗期,用每公斤250毫克的三碘苯甲酸水溶液和每公斤250毫克的顺丁二酸联氨...阅读详情
-
⑴种子处理:播种前,将种子放在-8℃的环境中冷冻8小时,可以在10℃的低温条件下发芽,有利于提高秧苗抗寒能力和提早成熟。⑵据原苏联农科院报导:黄瓜种子在播种前用雪水或冰水搓洗浸泡4-8小时,能增产30%左右,抗寒性明显增强。⑶据日本蔬菜技术有关材料介绍:种子浸种后,萌动前将种子放在冰箱0-2℃冷冻3-4小时,可提早成熟并增产25%左右。⑷萌动开始至2片真叶前,棚内夜晚低温8-12℃;秧苗晚上不生长发育,白天25-30℃,持续7-12天,增产可达20%以上,且雌花分化多,丰产性好,抗寒力明显增加强,可在5℃...阅读详情
-
春茬西瓜、秋茬苦瓜,一直是青州市何官镇一带拱棚的主要种植模式。但这两茬之间有一个较长的空茬期,近年来,当地菜农在夏季又种上了黄瓜,充分利用了拱棚的时间和空间,效益明显提高。今天咱就将这种模式向大家介绍一下。春西瓜:拱棚春茬可种植冠龙、京欣等西瓜,选留二茬瓜,亩产能达到5000-8000斤,因五一前后西瓜上市量较少,价格较好,亩收入能在8000元以上。管理要点:这茬西瓜定植较早,因此温度管理非常重要。西瓜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30-33℃。严格控制温度是春大棚西瓜栽培成功的关键。移栽后5-7天,大棚门和通风口...阅读详情
-
这是细菌性叶枯病。从为害小叶脉开始,严重的成密网状,可致叶变黄,逐步从下向上发展,多由种子种苗带病所致,阴天多或浇水后易大发生。应喷用铜制剂和链霉素防治,可以喷用加瑞农600倍或DT500倍混链霉素3000倍液,每5-7天喷用一次,连用2-3次,喷时以喷叶背面为主。...阅读详情
-
黄瓜蔓枯病是一种对春播保护地黄瓜为害较重的病害,也为害多种葫芦科作物。症状特点:叶片病斑形状多样,以近圆形的为多,也有从叶缘始向内发展,病斑呈V字形的。病斑浅褐色,有不太明显的轮纹,病部上有许多小黑点(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后期病部易破裂。茎部染病,一般由茎基部向上发展,以茎节处受害最常见。病斑浅白色,长圆形、梭形或长条状,后期病部干燥、纵裂。纵裂处往往有琥珀色胶状物溢出,病部有许多小黑点。病原:Mycosphaerellamelonis(Pass)chiuetwalker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其无性世代称西...阅读详情
-
春寒料峭、咋暖还寒,加上易遭受阴冷天气,使春茬黄瓜在栽培过程中经常出现黄瓜幼苗茎基部或嫁接口处腐烂、流胶的现象,造成黄瓜缺苗断垄。其发生主要受低温弱光高湿影响后,植株体内充水,遭受病菌侵染。其主要被害症状是茎基部水渍状,表皮完好,内部腐烂,维管束不变色,在茎裂口处有胶状物流出。多发生于嫁接口以上黄瓜子叶下部。侵染病害主要有疫病、蔓枯病等,并伴随细菌性病害混合发生。其防治措施如下:防止低温危害:保证嫁接后及幼苗期最低气温不低于13℃,昼夜温差在15℃左右;定植时地温不低于15℃。这样基本可预防嫁接黄瓜茎基...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