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种植技术
-
黄瓜生长发育对矿物质营养吸收的要求:黄瓜生长发育中对矿物质营养的吸收量较多,其中以钾最多,氮次之,再次是钙、磷、镁等。黄瓜在生长发育初期,吸收较多的氮。播种后20至40天之间,磷的效果格外显著。随着茎蔓的生长,钾的吸收量猛增。当氮肥不足时,植株生长变弱,叶片变薄、变黄、变小,下部叶片老化,幼叶停止生长。磷肥不足时,影响根系发育,造成植株地上部分幼叶变细小、僵硬,植株矮化。钾肥不足时,影响光合作用的运输,根系和果实发育受抑制,植株矮化,节间变短,叶片黄化,果实发育不良,生长缓慢,有时会产生大肚瓜,造成品质...阅读详情
-
造成黄瓜“花打顶”的原因:温室内主要由于温度长期偏低、土壤干旱等原因,黄瓜龙头(生长点)不能正常伸长,节间变短,而使多个节间的雌花、雄花簇生在一起,聚成花疙瘩,顶梢由花芽封顶,形成了“花打顶”的现象。黄瓜“花打顶”主要是由于棚内低温或土壤缺水造成的。解决的方法是增加温室内的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5至30摄氏度,夜间15摄氏度左右。使黄瓜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如土壤缺水,可适当浇水。因低温造成的重度“花打顶”现象,采取提高温度的方法来补救。...阅读详情
-
在北纬39.5°附近寒冷地区进行高效节能日光温室黄瓜冬季高产栽培是一项较难掌握的技术。此项技术通过选择合理的建棚角度来提高光能利用率,采用无滴膜增温,并提高透光率,利用空心墙及双苫双膜保温,确保植株低温期生长所需求的温度,促进黄瓜植株低温期的正常生长发育。除此之外,为获得高产,还应准确把握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水分,即在黄瓜不同生长阶段如何正确灌水。一、定植期灌水定植前必须造好底墒。按土壤性质,营造不同含水量,沙壤土为12%,壤土14%,粘土18%。定植采取水稳苗,保证缓苗期水分供应。使秧苗顺利完成缓苗、...阅读详情
-
黄瓜属喜温性蔬菜。叶片生长的适宜温度白天为25至28摄氏度,夜间12至15摄氏度。结瓜期适宜温度白天25至32摄氏度,夜间15摄氏度左右。温度降到10至12摄氏度以下,植株生理活动失调,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温度低于5摄氏度以下难以适应,持续2至3天,植株会受寒害。遇0摄氏度以下的低温时,随即冻死。但黄瓜不同生长时期的耐寒能力差异较大,苗期的耐寒能力最强,结瓜期最弱。但苗期经过低温锻炼的植株,结果期的抗寒能力有所增强,可忍耐短期3摄氏度以下、0摄氏度以上的低温。因此,大棚早春栽培黄瓜时,苗期应进行抗寒炼苗。...阅读详情
-
黄瓜化瓜的原因:一、坐瓜多:黄瓜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供应不足,使部分瓜造成营养缺乏而化瓜。解决的办法是适当的疏花、疏瓜。二、温度低、光照弱:冬季由于温度低光照弱,黄瓜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制造有机物少而造成化瓜。解决的方法是提高温室内的温度,增强光照强度。三、夜温太低:黄瓜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白天储存在叶片内,上半夜将叶片内的有机物质运输到瓜中。由于上半夜温度低,阻碍了光和产物的运输,幼瓜得不到营养而造成化瓜。解决的方法是:加强增温、保温措施。提高夜间温度,使上半夜温度达到16至20摄氏度,加快...阅读详情
-
该品种由天津黄瓜研究所育成。植株紧凑,长势强;叶色深绿;主蔓结瓜为主,雌花节率40%以上;瓜条顺直,长35厘米左右,瓜色深绿,有光泽,瘤显著密生白刺。单瓜重量200~250克。丰产性好,早期产量高,亩产可达5500千克。抗枯萎病、霜霉病和白粉病,适合早春大棚栽培。...阅读详情
-
黄瓜播种后出苗幼苗“戴帽”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瓜苗出土后带着瓜壳,使两片子叶不能展开,对瓜苗生长不利。种子出土后“戴帽”是由于覆土太浅、压力不够、种子播种不当等原因造成的。解决的方法是:用人工及早帮助摘掉。...阅读详情
-
我市雨量充沛,基本上能满足黄瓜对水分的需要。一般定植后即浇足“定根水”,缓苗期不浇水,以利促根控秧。结果盛期若遇干旱可结合施肥浇水1~2次。需特别注意的是雨后一定要做好清沟排水工作。黄瓜产量高,结果期集中,需肥量大。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多次追肥。开花结果前一般不进行追肥。结果期开始,每采收2次追肥1次。每亩可施尿素10公斤,氯化钾10公斤。由于黄瓜对高浓度肥料反应敏感,所以一定要勤施、薄施。...阅读详情
-
该品种由天津黄瓜研究所育成。植株生长势强;叶片大而厚,茎粗壮;主蔓结瓜为主,侧枝也具有结瓜能力;主蔓第一雌花着生在第四节位左右,雌花节率30%以上;瓜条顺直,长棒状,长35厘米左右,瓜皮绿色,有光泽,瘤显著,密生白刺,果肉淡绿色、质脆、味甜。单瓜重量220克左右。丰产性好,采收期长达6个月左右。对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的抗性强,适合早春大棚栽培。...阅读详情
-
温度管理:黄瓜春季大棚栽培的温度管理,前期以保温防寒为主,中后期以降温防病为主。为创造高温高湿的条件,缩短缓苗期,一般定植后闷棚5~7天,棚内不超过35℃不放风(如果棚内长时间超过35℃,可适当放风)。有内棚覆盖的,应在晴天上午揭开内层膜,尽量争取阳光照射,提高棚内气温与土温。缓苗后,控制25~30℃的棚温,时间每天在8小时以上。当棚温升至25℃时可开始放风,尽量避免棚内出现35℃以上的高温和夜间10℃以下的低温。阴天日照不足,应在中午温度高时进行短时间放风。...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