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种植技术
-
农户种黄瓜最怕烂蔓(又称烂茎)。烂蔓就是指黄瓜开始大量结瓜时,如果碰上高温高湿天气,短短的几天内,瓜蔓便会整垄整片地萎蔫,并且在茎蔓上有明显的病斑。黄瓜蔓枯病是由子囊菌亚门真菌引起的,不但为害茎蔓,也为害叶片和果实等部位。茎被害时,靠近节部呈现油渍状病斑,椭圆形或棱形,灰白色、稍凹陷,分泌出琥珀色胶流物。干燥时病部干缩纵裂,表面散生大量小黑点。潮湿时病斑扩展较快,绕茎一圈就使上半部植株萎蔫枯死,病部腐烂。叶子上的病斑近圆形,有时呈“V”字形或半圆形,淡褐色至黄褐色,病斑上有许多小黑点。果实多在幼瓜期花器感...阅读详情
-
症状:主要为害幼瓜、叶片和茎。病菌多从开败的雌花侵入,使花瓣腐烂,并长出灰褐色的霉层,然后向幼瓜扩展,使脐部呈水渍状,幼瓜迅速变软、萎缩、腐烂,表面长满灰褐色霉层。烂花、烂瓜落在茎叶上,引起茎叶发病,在叶片上形成浅灰褐色的大病斑,边缘明显;在茎上发病,造成数节腐烂,瓜蔓折断,植株枯死。防治:大棚、温室采用高畦栽培和滴灌栽培法,生长前期及发病后,适当控制浇水,适时晚放风,降低湿度,减少棚顶及叶面结露和叶缘吐水。清洁棚面尘土,增强光照。发病初期可选用50%农利灵水分散剂1000倍液、50%凯泽水分散粒剂150...阅读详情
-
露地春黄瓜栽培应选用较耐低温、雌花节位低、瓜码密、早熟、节成性好的春黄瓜类型,各地区因消费习惯不同,其主栽品种各异,北方地区喜欢密刺类型黄瓜,常用品种有津研1、2、3、4号,津杂l号、2号,宁阳大刺,津春4号,郑黄2号,鲁春26,龙杂黄3号,叶三,北京大刺,汶上黄瓜,金早生等。...阅读详情
-
黄瓜花打顶又叫“花抱头”或“顶花”,是棚室黄瓜上常见的一种生理障害,其主要症状是:生长点附近的节间缩短,没有心叶形成而出现雌雄杂合的花簇,呈“花抱头”状;“花打顶”多发生在结果初期,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根据多年试验观察,黄瓜花打顶通常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发育失调型。前期温度低,且昼夜温差大,植株因营养生长受到抑制而生殖生长过快,很容易出现“花打顶”。(2)伤根型。棚内高温干旱,尤其是土壤干旱时,由于肥料过多、水分不足而导致烧根,或者土壤过湿,但气温和地温偏低,造成沤根,都容易形成“花打顶”。(3)生...阅读详情
-
一、品种选择选用既耐热又耐寒、耐弱光、长势强、抗病力强的品种,如:北京101、京研迷你2号、戴多星、裕优3号,此外津杂1号、津杂2号、农大秋棚1号、农大秋棚2号、中农11、京旭2号、夏丰l号、长春密刺、新泰密刺等。二、育苗一般8月中下旬至9月初播种,9月中下旬定植,1O月中下旬始收,12月下旬至来年1月份拉秧;应严格掌握播种期。播种过早,采收上市早而且中前期产量高,但市场价格偏低,而生长后期容易早衰低产,产值上不去;播种过晚,定植后温度偏低;影响发根和发棵,黄瓜生产性能差。这茬黄瓜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育苗...阅读详情
-
4月上旬 春季栽培、越冬栽培及冷拱棚栽培,防治霜霉病、炭疽病和白粉病等。黄瓜全生育期可感白粉病,在叶面或叶背产生白色圆形霉状物粉斑点,从下部叶片开始染病,逐渐向上发展,严重感染后叶面会有一层白色霉层,发病后期感病部位白色霉层呈灰褐色,叶片发黄坏死。以上三病可选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68%金雷水分散粒剂6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70%品润干悬浮剂600倍液、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大生可湿性粉?00倍液、农利灵600倍液、72%克抗灵、霜疫清可湿性粉剂70...阅读详情
-
进入2月份外界天气逐渐变暖,温度日渐提高。温室内黄瓜开始旺盛生长,浇水、施肥次数增多。此期突然的低温极易造成冷害或冻害。此期冻害、冷害发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植株的抗寒力下降。由于植株旺盛的生长,加上人为管理中水、肥的增加,使植株的抗寒力显著下降。所以有的冬天未冻死,春天反而冻死了的反常现象,其原因就在于此。二是温度的下降,我国北方2月份仍有较大的寒流,所造成的低温,足以使温室内黄瓜产生冻害、冷害。多数的冻害、冷害产生的气象条件是:连续5-7天的阴雨天,日照不足,温室温度不高,突然的低温来临,即造成冻害和...阅读详情
-
主要症状瓜中部或顶部异常膨大。发病原因虽然已经授粉,但受精不完全时,可能形成大肚瓜。此外,低温季节温室栽培时,不经受精而通过单性结实形成的大肚瓜,多是由于植株生长势衰弱,营养不良,干物质积累少,特别是缺钾等原因造成的。同一条瓜在膨大过程中,前期与后期缺水,而中期水分充足,也易形成大肚瓜。防治方法保证水肥充足而均匀地供应,尤其要确保钾肥的供应,以维持旺盛的植株长势。...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