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夹竹桃丛枝病原物主要为害夹竹桃枝条,发病开始多发生在个别枝条上,表现腋芽和不定芽大量萌发,丛生许多细弱小枝,主梢生长停滞,小枝节间缩短,叶片变小,有不明显的花叶状。感病小枝又可抽出小枝,新抽小枝基部肿大,呈淡红色、常簇生成团,小枝愈来愈细弱,叶片也愈来愈小,外观似鸟巢,形成典型的丛枝症状。受害小枝大多直立,枝干有瘤状物。皮层腐烂条状脱浇落,成溃疡状,最后整株枯死。夹竹桃丛枝丛枝病是由类菌原体侵染引起的。这种类菌原体的形态为多态形,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53-700毫微米,以此侵染传播病害。夹竹桃丛枝病的类菌原...阅读详情
-
【其他中名】大节肿、叫出冬、九节肿、拘那夷、柳叶桃、水甘草【科属】夹竹桃科夹竹桃属【原产地】尼泊尔、印度、伊朗等地【植株性状】夹竹桃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5~6米。具乳汁。单叶轮生或对生,线状披针形,长10~25厘米,全缘,革质。【插条采收】收获部位为夹竹桃的头年生枝条。采收应在每年5~7月进行,为了获得理想的繁殖效果,应该剪截那些节间较短、生长充实的顶部枝条,此项操作最好结合整形进行。产品应该尽快预冷。【分级】所采收的插条应该在具品种典型特征、无病虫侵袭、能够正常繁殖之前提下进行分级:一级插条的长度为...阅读详情
-
夹竹桃叶三枚轮生,是典型的三杈分枝,每经修剪一次即由茎节上生出3个新枝。人们常利用它的这一分枝待性,进行整形修剪,使之成为每株主干上保留3个主枝,各主枝再留3个分枝,即人们俗称的“三权九顶”树形。盆栽夹竹桃成活后第一次修剪一般可根据植株高低和个人喜爱,选留主干30-40厘米打顶,促其萌发侧枝。待新技长至4-6厘米长时,选3个位置适当的粗壮枝条,其余抹除,此时应加强肥水管理。第二次修剪视植株生长情况,宜在7月进行,每个侧枝留10一15厘米打顶,在侧枝上各选留3个分枝,经过如此修剪,即成为人们喜爱的“三杈九顶...阅读详情
-
分布与为害夹竹桃蚜AphisneriiBoyerdeFonscolomde又名夹竹桃黄蚜。属同翅目,蚜科。分布于长春、沈阳、包头、太原、宁波、贵阳和乌鲁木齐等地。刺吸为害夹竹桃类植物的新梢和嫩叶,影响植株正常生长与开花。形态特征无翅雌蚜体长2毫米,体杏黄色,触角深褐色,足黑色,尾片舌状,有11-14根曲毛。有翅雌蚜卵圆形,头和胸部黑色,腹部有黑色斑纹,翅脉较粗。若蚜无翅,体似成蚜。生活习性一年发生10多代,以若、成蚜在新梢、枝条和皮裂缝中越冬。翌年5-6月数量大,繁殖快,整个嫩梢和幼叶上布满蚜虫,高温多雨...阅读详情
-
夹竹桃(Neriummdcum)又称柳叶桃,半年红。夹竹桃科,夹竹桃属。因其花似桃,叶似竹,所以得名。花色绮丽,或粉红,犹如桃花,丰润而艳丽;或纯白,皓洁如雪,晶莹照人,自古以来为人们所欣赏。各地都有栽培,是一种夏、秋开花并能抗污染的优良花灌木。(一)形态特征及品种常绿大型灌木,植株高度可达4米~5米,树冠开展,枝直立而光滑,丛生,嫩枝具棱,分枝力强,多呈三杈式生长。叶披针形,常3~4叶轮生,枝条中、下部多对生,厚革质,中脉明显,全缘,具短柄,枝叶内均有少量乳汁。聚伞花序顶生,花冠漏斗状,5裂,瓣上有皱,...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