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大叶黄杨在园林中常用作绿篱,耐干旱、耐修剪,对各种有毒气体及烟尘有很强抗性,但炭疽病和叶斑病的发生,会使植株提前落叶,甚至死亡,严重影响了大叶黄杨的观赏效果。两种病害经常混合发生,同一叶片有两种病斑,但可以兼防兼治。一、炭疽病1.症状 病害发生在叶片和嫩梢上,叶片病斑椭圆形或圆形,直径约3至12毫米。病斑边缘有较狭的深褐色隆起,中央灰白色,后期在灰白处形成较粗的圆形或椭圆形小黑点,排列稀疏,多在叶片正面,有时呈纹状排列。在嫩梢上病斑条状,灰白色,其上生黑色小点,可引起枝条枯死。此病常与大叶黄杨叶斑病混合发...阅读详情
-
春暖花开,昆虫开始活动。近日的科技下乡活动中,发现园区路边黄杨上有一种害虫“黄杨绢野螟”开始发生和为害。黄杨绢野螟是黄杨、瓜子黄杨、大叶黄杨、小叶黄杨、雀舌黄杨、匙叶黄杨、朝鲜黄杨、冬青等植物上常见害虫之一,在上海和其它省市都有发生。上海1年发生3~4代,时代重叠严重。通常春天3月开始活动,4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开始羽化,5月上旬第一代幼虫出现,6月上旬第一代开始化蛹,6月中旬第一代成虫羽化,6月下旬产卵,同时第二代幼虫开始出现,7月中旬化蛹,7月下旬第二代成虫出现;8月上旬产卵,同时第三代幼虫出现,...阅读详情
-
北海道黄杨为卫矛科卫矛属常绿阔叶小乔木。用丝棉木作砧木嫁接北海道黄杨,树姿挺拔、四季常青,入冬后成熟的果实开裂,露出红色假种皮,绿叶红果,观赏价值极高,是北方寒冷地区少有的常绿阔叶乔木。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土壤有机质含量0.8%以上的沙土、沙壤土、壤土、土均能很好生长。适应于pH值6至9、全盐含量2‰以内的土壤。高接高度1至1.8米,低接高度30至50厘米。行道树株行距3至6米,色块苗株行距20至30厘米,每平方米15至25株。定植前每株施腐熟基肥2至3公斤,在降雨量180至400毫米的地区每年灌水3至4次...阅读详情
-
腐病是大叶黄杨易感染的一种主要病害,严重时可造成全株枯死。受冬春季节特殊气候的影响,大叶黄杨返青不理想,会出现一些枯死枝,致使黄杨生长势减弱,从而降低了植株的抗病力。有些大叶黄杨容易发生茎腐病。尤其是一二年生枝条受害最严重,初期茎部变为褐色,叶片失绿,嫩梢下垂,叶片不脱落,后期茎部受害部位变黑,皮层皱缩,内皮组织腐烂,生有许多细小的黑色小菌核,同时受害部位迅速发展,病菌侵入木质部,导致全株枯死。一、发病原因引起大叶黄杨茎腐病的病原为半知菌纲的病菌,该病菌平时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夏季气温上升,土壤温度也随之...阅读详情
-
大叶黄杨的主要虫害是大叶黄杨尺蠖和天牛。一、大叶黄杨尺蠖的防治发生规律:大叶黄杨尺蠖以幼虫食叶为害,在湖南发生三代,越冬代成虫4月中旬羽化产卵,4月下旬开始为害,5月下旬陆续入土化蛹,6月中旬羽化,6月下旬第二代为害,8月上旬入土化蛹,8月中旬羽化,第三代8月下旬为害。为害最严重的是第一代和第二代。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季节为害最为严重,为害盛期2至3天可啃光全株的叶片,使植株成为秃头。在雨量充足的季节植株尚能长出叶片,如被害后遇上高温干旱则整株死亡,因此要及时防治。防治方法:A.冬季翻土,灭杀越冬虫蛹。...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