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种植技术
-
梅花生长过程中,如果发现叶片上分布着粘稠的蜜状物,并且略有发亮的感觉,便可断定它受到了蚜虫危害。蚜虫俗称蜜虫,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属于蚜科。蚜虫的种类很多,体色也不同,常见的有绿色、黄色或浅绿色、深青色等。蚜虫同时能排泄蜜露诱发煤污病,使植株长势衰弱。危害梅花的蚜虫主要有桃蚜、桃粉蚜、桃瘤蚜等。它们以若虫和成虫群集于嫩叶、新梢上,以刺吸式口器吸取寄主体内养分,从而导致被害部位皱缩畸形,严重时枝叶枯萎,花蕾脱落。蚜虫的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密切,一般温度在29℃以下,湿度在70%以下时,温度湿度越离,繁殖...阅读详情
-
一、技术介绍: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就开展了梅花鹿人工授精技术研究。对梅花鹿人工授精必须将精液输到子宫内,才能获得可接受的受胎率。由于梅花鹿子宫颈内有多个环状镶嵌的皱褶,使得应用开膣器法输精时输精枪的前端很难通过子宫颈。另外,梅花鹿盆腔口较小,一般技术人员很难进行直肠把握。所以,输精时,很难将精液输到位,因此梅花鹿人工授精受胎率一直较低。从1997年开始进行梅花鹿腹腔镜输精技术和同期发情技术研究。研制出鹿用同期发情用孕酮硅胶板阴道栓,确定了梅花鹿同期发情时促性腺激素最佳剂量、注射时间和最佳输精时间。结合...阅读详情
-
从离乳到当年年底的仔梅花鹿称为离乳幼梅花鹿。在8月中旬母鹿配种期到来之前,一次将当年产的仔鹿全部拨出,按仔鹿的性别、出生先后、体质强弱分成若干个离乳仔鹿群,每群以40~50只为宜。离乳仔鹿群应养在离母鹿较远的圈舍里;也可将仔鹿留在原圈,将母鹿拨出。仔鹿刚离乳时,常恋母鹿,鸣叫不安,食量大减,3~5天才能恢复正常。仔鹿在哺乳期内经过补饲虽然消化机能得到一定的锻炼,但初离乳时有些晚产的哺乳期短的仔鹿消化道缺乏锻炼,离乳初期不能很快适应新的饲料。因此,在饲料种类上应尽量供给哺乳期内仔鹿习惯采食的各种精粗饲料。饲...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