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技术
-
在水稻生产中,水稻的田间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此问题做一个浅要的分析。一、插秧后的田间管理水稻移栽后,由于根系受伤,吸收水肥能力降低,地上部停止生长,叶色变黄,直到新根发生后才开始继续生长。1、查苗补苗。插秧后往往有缺穴现象。须及时检查补苗,以保证应有的密度和基本苗数。2、看苗灌水。大苗播秧后可以灌深一些水,经两三天后,落浅到一寸左右。小苗移栽,灌浅水1寸左右。3、追返青肥。当新根长出2-3寸时,可追施返青肥、以促进新叶出生快,分蘖早。迫肥时灌浅1寸左右,每亩追施硫铵2千克左右。4、防治潜叶蝇危害。随...阅读详情
-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较汕优63长2-3天。株叶形态好,剑叶略长而挺直,叶鞘、叶耳无色,一般株高115厘米,穗大粒多,属大穗型品种,千粒重26.4克左右。米质优,加工品质和蒸煮品质好,具有浓郁清香味,获四川省“稻香杯”优质米称号。产量高,国家生产试验较汕优63增产6.32%,丰产栽培亩产可达800公斤以上,稳产性好,适应性强。适宜在我国南方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栽培要点:参照汕优63栽培。注意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后期补施粒肥,断水不宜过早。根据当地病、虫发生情况,注意防治病、虫害。...阅读详情
-
品种来源:T98A×R61-3-5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21.3天,比对照汕优46迟熟3.4天。株高108.1厘米,茎秆粗壮,株型适中,长势繁茂,剑叶长。每亩有效穗数16.9万穗,穗长24.7厘米,每穗总粒数165.9粒,结实率73.8%,千粒重25.0克。抗性:稻瘟病9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9.9%,长宽比3.2,垩白率19%,垩白度2.3%,胶稠度6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6%。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阅读详情
-
4月17日电湖南省农业部门近期对121个南方水稻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筛选、选送,经农业部检测,有23个品种成为优质水稻新品。这些新品包括岳优360、岳优9113、三香优789、湘晚籼16号、宜S晚2号等进入大面积推广的品种。据悉,这23个优质稻新品适口性好,食味上佳,兼有产量、抗性优势。...阅读详情
-
一、进入作业地段前的操作。进入地段前应平稳地接合脱粒离合器,使收获机缓慢运转。然后将收割台、拨禾轮等置于工作位置。此后根据作物长势选择适宜的挡位,最后将发动机置于额定转速下再开始正式作业。发动机没有达到额定转速不能进行作业,以免产生堵塞故障。二、转弯时的操作:在地头转向时应升起割台,而后仍然要用大油门保持发动机在额定转速运转。为了降低前进速度,则应用变低挡的方法降速,而不能用减小油门的方法降速,否则将给输送、脱粒等部分造成故障或堵塞。三、大风天的作业操作:大风天收获作业机组的运行方向应避开顺风行进;清选机...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