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植技术
-
春季是小麦管理的关键时期。由于去年小麦秋种受阴雨天气影响,晚播麦田面积较大,加之今冬偏冷,冬前有效积温偏少,造成今年苗情总体上群体偏小,个体发育偏弱,且地区间差异较大,突出分类管理尤为重要。为指导帮助各地农民朋友更好地加强春季麦田管理,现将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拟定的《二○○八年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介绍给读者朋友,请结合当地小麦生产实际,加强管理,力争今年全省小麦丰产丰收。一、小麦苗情今年全省小麦冬前苗情总体上群体偏小,个体发育偏弱。主要特点是,一类苗比例有所降低,二、三类苗比例有所增加;部分麦田杂草较多,...阅读详情
-
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年降雨量少,且主要集中在夏季,小麦生长季节多风少雨,耗水量大,高产麦田需水的70%~80%依靠灌溉补充,小麦一生中通常要灌水4~6次,总灌水量3000~3750立方米/公顷,许多地区主要靠超采地下水来维持,这不仅加剧水资源紧张,而且在充分灌溉下,麦收后腾出的土壤库容小,容纳不下夏季土壤养分的流失和对地下水的污染。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研究并推广应用的冬小麦节水省肥高产栽培技术效果显著,现介绍给大家:实现四大统一:节水、省肥、高产、简化抓好八项技术:土、墒、暄、肥、密、质、种、水...阅读详情
-
1、前期(出苗至越冬一段时间)正常情况,此期的主要任务是浇好封冻水。此水不仅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而且可促进分蘖,增加667米2穗数。封冻水适宜时间是在日均气温降至7~80C开始,到4~50C时结束。对弱苗田可结合浇水,每667米2追施尿素5~7千克,浇水后应抓住适墒进行划锄。2、中期(返青至挑旗一段时间)小麦返青后,高产田正常年份不宜施肥浇水,主要任务是划锄,提高地温,促苗早发,控制大量无效分蘖滋生,以减少土壤养分消耗。起身至拔节期是小麦肥水管理的重点时期,此期管理水平对小麦穗数、粒数和粒重均有重大影响,...阅读详情
-
适宜的种植模式是实现小麦花生两熟制双高产的基础。目前适合我省小麦套种花生两熟制双高产栽培的种植方式主要有:大垄宽幅麦套种、小垄宽幅麦套种花生和小麦30厘米等行距套种。1、大垄宽幅麦套种小麦畦宽90厘米,畦内起宽50厘米、高8~10厘米的垄,垄沟内播一条20厘米的小麦宽幅带。麦收前40~60天,在垄上覆膜套种2行花生,垄上行距30厘米左右,穴距15~18厘米,每667米2播8230~9880穴。此方式适合年积温较低、无霜期较长的鲁东地区。2、小垄宽幅麦套种秋种时,用不带犁铧的犁扶一小垄,垄距40厘米。垄沟内...阅读详情
-
小麦秋播时期,抓好小麦播前药剂拌种是防治小麦苗期病虫害,确保小麦全苗、苗壮的关键,对小麦病虫害防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广大农民应引起高度重视,遇到技术上的问题可向当地农业植保部门咨询。另外做好秋季麦田除草可大大减轻越年生杂草来年春季早期危害,同时有利于来年春季一次性除治当年生杂草。对小麦秋播拌种及麦田秋季杂草除治上可使用的药剂建议如下:1药剂拌种①防治金针虫、蝼蛄等地下害虫,用50%辛硫磷乳油0.5Kg加水40L,拌麦种400-500Kg,拌后堆闷6小时便可播种。②防治麦蚜、灰飞虱、叶蝉等传毒介体,用50...阅读详情
-
一、选择节水高产小麦品种一般节水高产的品种具有株高中等、穗型紧凑、穗层整齐、容穗量大、穗粒数稳、灌浆早而快的特征,如石麦15、石家庄8号等,也有如衡观35属于大穗低群体的特殊节水高产类型品种。二、精细整地提高秸秆还田质量:秸秆最好粉碎两遍,保证秸秆匀碎,无长段、不成堆。精细耕作松紧适度:做到耕层上虚下实,土面细平,无架空暗垄。长期旋耕地块应2~3年进行一次深耕,以利根系下扎。三、充足底墒避免抢墒播种可推迟春季灌水时间,同时保证出苗整齐。小麦节水高产栽培一般不浇蒙头水,浇蒙头水小麦出苗不齐,田面龟裂失墒严重...阅读详情
-
该品种较早熟,分蘖较少,有效分蘖率较高,株高82厘米左右。平均每亩穗数23.4万穗,穗粒数31.0粒,千粒重44.3克。抗倒伏、抗寒、抗青干能力较强。灌浆速度快,落黄好。高抗条锈病,中感至高感叶锈病,高感白粉病、黄矮病。容重784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5.1%,湿面筋含量33.0%,沉降值25.5毫升,吸水率58.2%,稳定时间0.7分钟。平均每亩产量达182.99公斤。...阅读详情
-
经常适度深耕,可打破犁底层,增加耕作层通透性,有利于作物根系的充分发育,是小麦花生两熟制重要增产措施。据试验,连年浅耕(<20厘米)的土壤深耕(25~30)后,可使小麦花生增产10%以上;但在一定年限内,深耕次数与增产量无明显正相关关系。例如,3年内进行1次、2次、3次深耕的3个处理,小麦花生两作全年混合产量相差不到2个百分点,表明每年重复深耕是没有必要的。试验和实践表明,每3~4年深耕1次,既可起到深耕的增产作用,又可降低生产成本和避免犁底层的出现。深耕一般在轮作周期第1年秋天小麦施肥后进行,深度...阅读详情
-
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年降雨量少,且主要集中在夏季,小麦生长季节多风少雨,耗水量大,高产麦田需水的70%~80%依靠灌溉补充,小麦一生中通常要灌水4~6次,总灌水量3000~3750立方米/公顷,许多地区主要靠超采地下水来维持,这不仅加剧水资源紧张,而且在充分灌溉下,麦收后腾出的土壤库容小,容纳不下夏季土壤养分的流失和对地下水的污染。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研究并推广应用的冬小麦节水省肥高产栽培技术效果显著,现介绍给大家:实现四大统一:节水、省肥、高产、简化抓好八项技术:土、墒、暄、肥、密、质、种、水...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