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植技术
-
新安县高级农艺师郭根接到国家农业部通知,他培育的小麦新品种“洛新998”获得新品种保护权。据了解,“洛新998”具有矮秆、抗病、早熟、优质、半冬性、超高产的特点。2006年至2007年度,参加省级小麦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亩成穗38万头,亩产650公斤以上。之后,该品种又被省推荐参加2007年至2008年度国家级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获得成功,被列入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单。今年58岁的郭根是高级农艺师,2003年始,他每年投入3万多元进行小麦新品种开发、研究,历经3年,终于培育成功“洛新998”。...阅读详情
-
开春后,小麦处于返青至拔节期,此期是小麦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丛矮病、黄矮病等的危害盛期,也是麦蜘蛛、地下害虫和杂草的危害盛期。因此开春后要做好小麦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加强健身栽培,预防病虫草害要把栽培措施与控制病虫害有机地结合起来,适期划锄、追肥和浇水等,以提高小麦对多种病害的抗御能力。适期划锄还可铲除杂草。大力推行化学除草对秋冬季不能开展化学除草的,要抓住春季2月下旬至3月中旬小麦返青后的防治适期,及时开展化学除草。以双子叶杂草危害为主的麦田可选用5.8%麦喜乳油每亩10毫升或20%使它隆乳油每亩50...阅读详情
-
小麦进入返青期后,由感温阶段进入感光阶段,麦苗的抗寒性显著降低,一旦遇到倒春寒,植株极易遭受冻害。为此,下面结合早春麦田管理,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防冻方法。划锄在土壤返浆时进行顶凌划锄,可以松土、保墒、增温、除草,增强麦苗的御寒能力。据观测,一般划锄后7~10天,白天5厘米土层内平均地温提高0.5℃~1℃,对促进根系发育和养分转化十分有利。因此,不论弱苗、旺苗还是壮苗,都要在返青期间抓紧划锄;对于有旺长趋势的麦田,还可以适当深锄,以抑制春季分蘖。划锄时,要注意掌握浅锄、细锄,边锄边把坷垃推散;若在划锄前先进...阅读详情
-
目前,发现有些小麦品种在返青后出现叶片发黄、死苗现象。下面笔者就可能造成小麦叶片发黄、死苗的原因及其相应的处理措施作了个归纳。首先是去年我省小麦整体播种密度过大,造成小麦群体过大,影响到小麦光合作用,养分供应不足,导致叶片发黄。其次是遇到倒春寒,产生冻害。小麦受冻后,表现下部叶片发黄,同时造成小麦的抗病能力下降。三是肥水不足导致的叶片发黄。底肥不足,尤其氮肥不足时,麦苗瘦小、黄化。缺肥水导致的麦苗发黄不像冻害发黄来得那样快,且由于田间地力差异,发黄程度不均匀,有的地方发黄程度重、有的地方发黄程度轻。四是...阅读详情
-
由上海市宝山区生物技术中心选育的小麦新品种罗麦8号已于2006年2月经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2005年在本市多点试种示范,平均亩产400公斤左右,品质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籽粒容重820g/L,粗蛋白13.61%,出粉率70.3%,湿面筋29.5%,面团形成时间5min,面团稳定时间5.8min。相比其它品种,该品种矮杆抗倒,抗穗发芽、赤霉病、白粉病轻,生长清秀,后期熟相好,产量相对较高。...阅读详情
-
该品种较早熟,分蘖较少,有效分蘖率较高,株高82厘米左右。平均每亩穗数23.4万穗,穗粒数31.0粒,千粒重44.3克。抗倒伏、抗寒、抗青干能力较强。灌浆速度快,落黄好。高抗条锈病,中感至高感叶锈病,高感白粉病、黄矮病。容重784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5.1%,湿面筋含量33.0%,沉降值25.5毫升,吸水率58.2%,稳定时间0.7分钟。平均每亩产量达182.99公斤。...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