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植技术
-
很多农民都种了多年的小麦,按理说,对于小麦的苗势,管理都有了一定经验,但是随着农民对科学种田的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农民更多的渴望专家的知道意见。安徽省的农民尤其对此关心。“看似同样的管理措施,今年小麦苗情同往年相比好的多?越冬前和早春小麦田如何管理有利?针对这些农民朋友急需答案的问题,11月21日,记者专访了省小麦高产攻关专家组副组长、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胡承霖。记者:您常跑小麦大县,据您观察,当前小麦苗情具体表现怎样?胡承霖:最近我到小麦主产区跑了几趟,根据我的观察和调查,目前半冬性品种主茎已长到4至5叶1...阅读详情
-
界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人员于2007年十一月十九日对全市小麦苗情进行了调查。一、基本苗情从11月19日苗情调查来看,茎蘖超过55万占15%左右,最高茎蘖达80万以上;30―50万占60%左右;小于30万占25%左右。从叶片数看.,超过4片叶的占50%左右,3―4片叶的占49%,少于3片叶的占1%左右。二、存在问题:1、早播麦田基本苗偏高,有旺长的趋势。2、早播麦田,部分田块播种较深,地中茎拉的过长,次生根偏少,分蘖推迟。3、地下害虫为害和杂草严重。三、田管措施:1、查苗补苗,移稠补稀。疏稀疙瘩苗,补栽...阅读详情
-
(一)选择优良品种小麦籽粒品质、产量性状既受品种遗传控制,也受栽培措施的影响。究其关系:遗传是内因,栽培措施是外因。因此选择优良品种是实现冬小麦优质、高产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我院小麦优质、高产育种起步早,早期选育的烟农15、近期选育的烟优361、烟2801等品种不仅具有亩产600千克的潜力,而且品质指标也达到国家优质小麦标准。(二)精耕细耙、培肥土壤选地力水平在亩产500千克以上的麦田,耕层土壤有机质1.2%以上,全氮0.09%以上,水解氮70ppm,速磷25ppm,速钾90ppm。施用基肥标准:亩施有...阅读详情
-
当前小麦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苗小苗弱。今年由于受阴雨天气和秋作物晚熟的影响,大面积小麦播种偏晚,普遍比常年推迟播种10天以上,造成当前小麦整体比较弱小,这部分水地麦苗则处于四至五叶期,比往年少了一至两片叶,而且叶片小、次生根少。麦苗弱小,体内养分积累少,抗寒抗冻能力弱,冬春季容易遭受冻害。因此应加强冬前和冬季麦田管理,促弱苗、育壮苗,及早预防冻害,确保小麦安全越冬。今冬麦田管理措施如下:普遍中耕播种偏晚,积温不足,是造成今年麦苗弱小的主要原因。因此,应抓住冬前未封冻的有利时机,及早动手划锄松土,强化管理...阅读详情
-
一、品种介绍:内麦8号原代号内2938,2003年11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荐为全省重点推广品种。2003年5月就申请了国家品种权保护。2003年农业部检测结果,品质达到国家GB/T17320-1998《专用小麦品种品质》优质中筋小麦标准,抗病性特别强,免疫条锈病,免疫白粉病。该品种为优质中筋小麦,优质、高产、抗病,抗病性强可不用或少用农药,保证高效安全生产,可选为生产优质面条小麦的原料基地良种,进行定单生产。内麦9号原代号内4103,2004年10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阅读详情
-
一、品种介绍:高产、优质、抗病、广适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长期承担国家科技攻关、“863”等重点科研项目,中育8号是该项目的研究成果,该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以金囤种业为核心,通过育种联系单位与农场、原种场、种子公司等种子繁殖、经营联系单位开展广泛合作,种子管理部门的参与、监督、协调、管理,以品种为纽带,经济利益为依托,用“育、繁、推、产、供、销”一体化模式开展该项目的试验研究工作,实现加速推广应用中育8号的目的。2、实行品种的完善提高,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同步进行相互促进的方法,对...阅读详情
-
今年小麦播种较晚。根据晚播小麦冬前积温少、根少、苗小、苗弱、春季发育进程快等特别,应重点抓好以下技术关键:(1)适当加大播量,以密补晚。(2)增施肥料,以肥补晚。做到以底肥和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合使用尤其要注意增施磷肥,以促进根系发育,增加干物质积累,促进早熟。(3)实行科学管理,促壮苗多穗。晚播麦田相对长势较弱、群体偏小,在实现冬前壮苗,促蘖的基础上,应早浇水,增施返青肥,精细划锄、除草保墒,提高地温,促麦苗稳健生长,以保证穗数。后期要注意防止早衰,保证粒重。...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