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种植技术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百姓的菜篮子冬季装的和夏季一样多,近几年在反季节生产中,对越冬西葫芦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但在生产中西葫芦经常遭受病毒病的危害,一旦发病,轻则减产20~30%,重则减产90%以上,甚至造成全棚毁灭绝产,损失惨重。在本病的防治方法上,多数农民忽视了发病前的综合防治措施,待到发现病株后再用药剂防治,已是亡羊补牢。笔者根据西葫芦的生长特点和西葫芦病毒病的发病机理,从中总结出了一套越冬茬西葫芦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使病毒病的发病率降到5%以下。具体防治方法如下:一、清整棚地前茬作物收获后,...阅读详情
-
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早熟,播种后45天即可采收。植株直立,生长中等,低温下发育良好,雌花多,易坐果。瓜条匀称,长约18-20厘米,直径5厘米左右。果皮浅绿光亮,无绿色麻点,商品外观好。果肉厚,品质优,炒食清香鲜嫩,无南瓜异味。抗病性强,产量高。...阅读详情
-
①培育壮苗:适合露地栽培的优良品种有一窝猴、阿太、花叶西葫芦、长蔓西葫芦、灰采尼等。西葫芦主根生长快,而且断根后根系再生能力差,故以直播为主,也可采用保护地提早育苗。露地直播采收期晚,效益差;保护地育苗栽培可提早上市,效益好。实际生产中还是多以育苗移栽为主。播种前,先用清水选种,剔除漂浮在水面上的瘪粒,用55℃温水浸泡15分钟,并不断搅拌,然后冷却水温至30℃,浸泡4~6小时,捞出控水,再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30分钟或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15分钟。浸种消毒后捞出,晾晒至半干时,用湿纱布包好,放...阅读详情
-
1.西葫芦的特性。西葫芦根系强大,具有较强的吸水力和抗旱力。易因缺水引起落花、落果,土壤含水量在85%左右时,最适宜于西葫芦生长。西葫芦因其根系吸水吸肥力强,既耐土壤贫瘠,又耐土壤肥沃。但在肥沃沙壤土栽培,最易获高产。西葫芦对大量元素的吸收量以钾最多,氮次之,钙居中,磷和镁最少。西葫芦因原产于热带高原地区,所以它既喜温,又耐低温,对温度有较强的适应性。种子发芽适温为28-32℃,植株生长适度为18-28℃。苗期低温有利于促进花芽分化和雌花的形成。瓜果生长膨大的适宜温度10-20℃、32℃以上高温花器发育不...阅读详情
-
品种选择:宜选择早熟、短蔓类型的品种,如早青一代、潍早1号、灰采尼、奇山2号、纤手等品种。育苗一、苗床准备在大棚内建造苗床,苗床为平畦,宽1.2米、深10厘米。育苗用营养土可用肥沃大田土6份,腐熟圈肥4份,混合过筛。每立方米营养土加腐熟捣细的鸡粪15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草木灰10千克(或氮、磷、钾复合肥3千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克。充分混合均匀。将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入营养钵或纸袋中。装土后营养钵密排在苗床上。二、播种期越冬茬西葫芦播种期为10月上、中旬。三、种子处理每666.7平方米需种子400...阅读详情
-
症状:病毒病是西葫芦生产上发生最严重的病害。西葫芦病毒病由于毒源不同,症状表现也不相同,主要有黄化皱缩型、花叶型和两者兼有的混合型。黄化皱缩型从幼苗到成株均可发病,上部叶片先沿叶脉失绿,继而出现黄绿斑点,后整叶黄化,皱缩下卷,节间缩短,植株矮化,大部分不能结实或瓜小、畸形,瓜皮布满肉瘤,或密集隆起皱褶,食用价值降低。花叶型是新叶出现明脉及褪绿斑点后变成花叶,有深绿色疱斑,严重时顶叶畸形变成鸡爪状,叶色加深,植株矮化,不结实或果实畸形。混合型是黄化皱缩症状和花叶症状均有表现。发病条件:病毒病是病毒性病害。由...阅读详情